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初步認識新世界

艱辛的外出求學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

孫中山遠離家鄉,首次奔赴異國。二十多天的航程中,他常常獨自佇立在甲板上,久久凝視著浩瀚無邊的大海。

第一次走出故土,外部世界的刺激,對孫中山后來從事政治活動也產生很大影響。

他在郵船上閑不住,這里跑跑,那里看看。隆隆的機房、巨大的鋼梁架都吸引著他,有時還扶著欄桿爬上頂層,看著黑煙滾滾的煙囪出神,有時又望著那海鷗紛飛的海面興奮不已:“新奇的事物真多啊,世界真大啊!”

這位求知好學的少年,只兩天工夫就和船上許多旅客、水手熟悉了,并在和他們接觸交談中受益不淺。

由于孫中山善于交往,雖在郵船上生活了二十多天,但并不感到時間太長。

船在大洋中航行。這天,海面上出現了成群的海鷗,它們鳴叫著、飛翔著,十分熱鬧。

孫中山聽水手說:“海鷗的出現,證明快到陸地了。”

許多人擁到甲板上向前觀望。孫中山眼尖,興奮地喊道:“檀香山,我看到了!”

船的前方漸漸地出現了一片陸地,地平線上已經望得見教堂的尖頂和大片的樹林。

媽媽高興說:“到檀香山了,快見到你阿哥了!”

輪船減低了速度,漸漸地靠近碼頭。媽媽和孫中山跟著旅客擁到船邊,尋看岸上前來迎接的親人。

檀香山的碼頭上十分熱鬧,身上衣著不同的人群,擠滿了整個碼頭。

孫眉也擠在前來迎接旅客的人群中,找尋著從未出過遠門的阿媽和阿弟。

“阿哥!”孫中山搶先跨上跳板,向孫眉撲去。孫眉也搶出兩步,把孫中山親熱地抱舉起來。

三周的海上航行后,孫中山與母親終于到達了檀香山,孫眉在碼頭上迎接他們,此時的孫中山還穿著長衫,頭上盤著辮子,戴著紅頂綢布瓜皮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剛從蒙昧的中國一個被山谷包圍的小村中走出來的少年。

檀香山,又稱夏威夷群島,由夏威夷即火奴魯魯、茂宜、瓦湖、考艾等四個大島以及其它16個小島組成。

群島地處太平洋中部,這里是航行于太平洋中船舶的補給站,過往的船只都要在這里補給淡水、糧食以及其它物資,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這里氣候溫和,景色秀美,盛產檀香木、糖、米、水果。

清朝嘉慶年間,夏威夷所產的檀香木就運到了廣州銷售,因此廣東人就知道了這個群島,便以其特產檀香木給它起了一個叫檀香山的中國名字。

這個群島原來是由波利尼西亞人居住的。夏威夷在波利尼西亞語中是“原始之家”的意思。

1776年,一位英國探險家航行到那里。此后,英國人就在那里傳教、經商,后來又設立了郵局。

孫中山到達夏威夷的時候,檀香山正處在美國的強大影響之下。自19世紀50年代起,美國就認定夏威夷是它向太平洋擴張勢力的跳板,因此決定要逐步吞并夏威夷。自南北戰爭之后,美國就極力向夏威夷擴張它的勢力。

孫中山到達檀香山的年代,檀香山還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正式的國名叫夏威夷王國,首府就設在歐瓦胡島上的火奴魯魯。

由于夏威夷相對靠近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所以在經濟和政治上,受到美國的影響,久而久之,夏威夷終于成為了美國的一個屬地。

當孫中山踏上夏威夷的土地的時候,美國的影響已經在火奴魯魯觸目可見。

第二天,孫眉陪著媽媽和弟弟,游覽了島上的街道和風光,看到了異國大地上的新奇景物。這里住著當地的土著人和移居來的白人、黑人,最多的還是腦后拖著長辮的中國人。

語言和對話也是五花八門,有華語、英語,還有聽不懂的當地人所講的土語。

對孫中山來說,檀香山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而奇異的色彩。

雖然那時的火奴魯魯區域比現在小得多,夏威夷雖然沒有現在的規模,處于早期開發的原始狀態,但依然建筑整齊、街道清潔,人們的生活井然有序,秩序良好。這給孫中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剛到這里的孫中山對郵局印象很深。路旁的一座帶有走廊,圍欄和門窗都漆成墨綠色的西式建筑,吸引住了孫中山的視線。

孫中山看見不時有藍眼睛、大鼻子的西洋人和當地的土著人,在這座建筑的門口進進出出,便奇怪地向人打聽。

有人告訴他,寫好信之后,只要在信封上寫上收信人的名字和地址,再貼上一張郵票,投進信箱里,這封信就可以跟著船被送到中國去。

而不必要等好長時間,直到找到回中國的僑民才能帶回去,這可以說是孫中山對現代文明的初次體驗。

雖然,后來世界上發行了不少印有他的頭像的郵票,但在那時這奇妙的郵局以及那奇妙的郵票,都還是一直生活在中國鄉下的孫中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

然而,最打動少年孫中山的,是這里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法治,以及當地人對法律和制度的尊重。

孫中山感慨地想著:當地人生活狀況是好的,為什么呢?因為那里有法律,正是翠亨村遭海盜劫掠者所說的中國所沒有的法律。

還在旅途中時,孫中山就了解到,英國人還有所謂的“星期天”,人們在工作了六天之后,可以休息一天。

到了檀香山之后,孫中山發現這里的人們也有星期天。每到星期天,各機關不上班,商店也關門,人們穿著整齊,往往是一家人一起到教堂去做禮拜。

學生們在這一天,也不用去上學,可以盡情游戲。比起國內的農民一年四季沒日沒夜天天勞作,學生每天都要上學來,這里的生活更有意思,這個星期天真是有它的價值。有了它,人們的生活變得弛張有度,這種安排很合理。

初到異國,一個月的時間雖不長,展現在孫中山面前的卻是一個精彩文明的世界。一切使他感到新奇:處處是花的世界,處處是綠的草坪,就連街道馬路,也是筆直寬闊。和平鴿在市中心草坪和廣場覓食,驅而不散。到處秩序井然,一片祥和。

人們尊重法律,法律規范著人們的行動。聯想到中國的千年封建,這里顯然是一個民主法制的國家。

進了商店,小姐們用語文明,態度和藹,使孫中山體驗到受人尊重的感覺。

到了學校,老師教得用心,學生學得專心。新鮮的科目設置,靈活的教學方法,井然的秩序,嚴明的校規,都深深地印在這位來自東方的一個制度陳朽、風氣循舊國家的少年腦海里。

“這座城市太美了,是人間的天堂!”孫中山的心靈在呼喚。

有比較才有鑒別,所見所聞使他產生了改良祖國的朦朧念頭,他在日記中寫道:“到檀香山,就傅西校,見其教法之善,遠勝吾鄉。故每課暇,輒與同國同學諸人,相談衷曲,而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之愿,于是生乎。”

一切都讓這個頭戴紅頂瓜皮小帽,身穿長衫,腦后拖著一條辮子的中國少年感到新奇。在孫中山眼里,這個番邦的首府到處生長著婆娑的棕櫚樹。

這一切仍然滿足不了孫中山旺盛的好奇心,一有空他則往大街上跑,撲入眼簾的新鮮事物令他興奮,也令他思索。

最令他感到迷惑不解的事是,在這里除了華僑以外,那些西裝筆挺的洋先生們的腦袋后面,沒有一個拖辮子的。

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如果一個男人沒有了辮子,那么他的腦袋也就長不牢了。而且男人辮子對一個人來說是那么的神圣,以致絕對不可侵犯,連摸一摸他人的辮子都會令人感到難以容忍。

另外一個令孫中山感到困惑不解的是,這里的女子除了和男人一樣出門工作,一樣上教堂。幾乎完全平等之外,她們竟然一個個都有一雙沒有裹過的大腳,而且還毫不遮掩,堂而皇之地穿雙皮鞋“噔噔噔”地走來走去,將一雙天足落落大方地暴露于大庭廣眾之下。

在中國,孫中山看到每一個女人都有一雙尖尖窄窄的小腳,尤其是想起妹妹秋綺纏腳的事,更是讓他感到心痛。

現在,孫中山看見檀香山的女子們一個個健步如飛,生氣勃勃,再想想家鄉的女子們那副弱不禁風的模樣,心里不由得想著給女子纏腳的風俗是不是太野蠻了?

孫中山在這個異國他邦看到的東西越多,心里的疑問也就隨之增加。

孫中山感到要是能夠進這里的洋學堂學習一番,肯定能夠增長不少見識,這樣才能將胸中的疑問消除掉一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海口市| 中方县| 赤峰市| 青冈县| 新野县| 新乡县| 云霄县| 忻州市| 汤阴县| 梁山县| 顺义区| 鄂州市| 韩城市| 福安市| 盈江县| 德化县| 玉龙| 邵东县| 阜康市| 定陶县| 白玉县| 泽库县| 墨竹工卡县| 同仁县| 邵东县| 建宁县| 茌平县| 大新县| 宁德市| 十堰市| 绵阳市| 木兰县| 册亨县| 南城县| 朝阳县| 葫芦岛市| 房山区| 扬中市| 海宁市|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