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烈士”稱號的由來和演變
- 歷史趣味閱讀(中小學生趣味閱讀)
- 王海林主編
- 466字
- 2021-05-28 14:21:21
“烈士”一詞,最早見于商代。伊尹說:“大夫知人事,烈士去其私。”春秋末期,孔子也用過烈士一詞:“白刃交于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古代所謂烈士,雖有“謂以身殉道,而不屈者”之說,但一般常指臨危不懼的節義之士,是活著的人。如三國時,曹操的《龜雖壽》詩中說:“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指人雖老但仍有抱負,有才干。元、明、清時,對戰死的軍人,稱“陣亡”或“戰歿”將士,而不稱烈士。
抗...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