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筆勾銷
書名: 處世的故事(中華成語故事全集)作者名: 周治主編本章字數: 618字更新時間: 2021-05-31 09:39:16
【釋義】銷:銷掉。用筆在書面材料上勾畫注銷,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
【出處】宋·朱烹《五朝名臣言行錄》。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他小時候家中很窮,兩歲時就死了父親。接著,他母親改嫁到長山縣朱家,他便跟著母親來到了朱家。
范仲淹小時候就很有志氣,長大后,辭別母親,外出求學。他夜以繼日地勤奮苦讀。冬天感到非常疲倦時,就用涼水洗臉;吃的東西不夠時,就喝粥充饑度日。經過刻苦學習,他在大中祥符(宋真宗年號)年間考中進士,歷任右司諫、吏部員外郎、知州、樞密副使等職。
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被宋仁宗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他和同時任命的韓琦和富弼等一起,進行了一場以改善吏治為中心的改革,歷史稱為“慶歷新政”。
他取來官員名冊,一個個地檢查他們的任職情況,凡是不稱職的官員,他都在名冊上一筆勾去,撤掉他們的職務。空出的職位,則從下一級能夠勝任的官員中委任。
富弼平時十分尊重范仲淹,對待他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他見范仲淹對這些不稱職的官員如此毫不留情,就說:
“你用筆一勾,就撤掉了他們的職務。他們一家人都要傷心得痛哭了!”
范仲淹聽了,回答說:
“他一家人哭,總比他們禍害千家萬戶,讓那些人家全部悲哭好得多吧!”
于是,他把那些不稱職的官員全部罷免了。
后來,由于新政遭到貴族官僚的強烈反對而夭折。范仲淹也被貶到陜西任四路宣撫使。這一年他寫下了《岳陽樓記》,其中流傳至今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反映了他一腔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