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舞蹈的起源和發展
- 舞蹈比賽組織活動讀本
- 張建成主編
- 679字
- 2021-05-26 17:00:34
舞蹈比賽活動的指導
舞蹈的起源
舞蹈是八大藝術之一,是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的人體的運動表達藝術,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古時代,它就充當原始人類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是隨著人類的生產勞動而產生的。動作和節奏與勞動密切相關,不管是哪一種勞動,人的手腳總是要活動的,手用以拍打,腳用以踩踏,在某種動作連續重復過程中,就產生了有規律的節奏,再伴以呼喊或打擊石塊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現了。
舞蹈的發展
到了封建社會,宮廷舞蹈大規模地發展。中國的漢魏和隋唐時代是宮廷舞蹈發展的兩個高峰。宮廷內設有專門管理收集樂舞的樂府、太常寺、梨園等機構,訓練和培養宮廷樂舞演員和樂員。在歐洲,古希臘、羅馬的宮廷舞蹈原來也是很興盛的,自西羅馬滅亡后,整個歐洲為教權所統治,娛樂性舞蹈被中世紀教會認為是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帶有世俗性質的民間舞蹈仍獨立于宗教舞蹈之外而發展,直到文藝復興以后,宮廷舞蹈才重新恢復。
17世紀后的西方宮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質為主的娛樂舞蹈,皇帝也一樣參加跳舞。這種舞蹈向民間吸收了若干種舞蹈形式,由舞師加以改造和傳授,以適應宮廷中的社交儀式,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20世紀初,現代舞在西方興起,這種舞蹈形式最初是受浪漫主義思潮影響產生的,后來又在現代主義的思想影響下產生出許多舞蹈派別。它總的傾向是反對傳統的藝術觀念,提倡創新、自由,建立了一套它們自己的表演體系和理論體系。現代舞在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較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