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WUBALU WEIZHEN JINXIBEI
1937年11月,太原淪陷以后,毛澤東立即指示第一二零師在晉西北要長期堅持游擊戰爭,作為堅持華北游擊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中央指示,第一二零師師首長賀龍、關向應命令第三五八旅,進到陽曲、交城、文水、汾陽地區活動。
按照師首長的部署,第三五八旅旅直和第七一五團以古交、河口為中心,在太原西北的黃寨、向陽店、東社、白家莊地區活動,并派出游擊隊到太原東山和壽陽縣境內活動;第七一六團在文水、汾陽地區活動。
進入敵后之后,經過積極工作,在短短的時間里第三五八旅就初步打開了局面,部隊所到之處,群眾就涌躍要求參軍,要求武裝的抗日團體組織起來了,散兵游勇也要求收編。
在很短的時間內,第三五八旅將收編的一個散兵組成的營和新組的汾陽孝義游擊隊4個連編入第七一六團,補充宋支隊走后遺缺的第二營,其他部隊也得到補充和發展,第七一五團和第七一六團都擴成每團3個營,每營4個連,還有一個機槍連,每連170多人。
這期間,第三五八旅除了第七一五團、第七一六團人員得到補充外,一個新的團——第我七一四團,也在逐漸組建之中。
1937年9月,第一二零師從開赴寧武縣城外河南村,師部設在省立第五中學。受時任第一二零師政治部民運部部長羅貴波委托,第三五八旅民運科長顏隆茂,及彭德大、范秋官等八路軍干部、戰士,活動于寧武城鄉,宣傳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斗爭,并著手組建第七一四團。
經過3個多月的工作,寧二區組織了義勇軍3個大隊,有500余人,200多只槍,數十頭騾馬。
同時,顏隆茂、范秋官在寧武縣城和寧三區一帶也組織了一支有400余人的義勇軍,統一由彭德大率領。
這個彭德大是個老紅軍了。他于1930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戰爆發后,他任八路軍第一二零師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團第一營教導員。不久,赴山西崞縣、平原一帶組織抗日游擊隊,任忻崞獨立團政治委員。
在彭德大等人的帶領下,第七一四團的組建工作進行的很快。1937年11月,新組建的部隊從寧武出發,到東馬坊駐扎一個月以后,于12月開赴崞縣,并正式組建了第七一四團。
后來,在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團和第七一六團開赴冀中作戰時,第七一四團仍留駐晉西北堅持抗戰。這支由寧武孕育而生的英勇的隊伍在晉西北的廣闊土地上與敵人進行了艱苦的戰斗,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為全國的抗戰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部隊擴大以后,加之戰局的變化,第三五八旅有了一個短暫的休整時間。1938年1月,第三五八旅主力旅直駐北小店鎮,第七一四團駐樓板寨,第七一五團駐掃峪、凌井,第七一六團駐古交、河口。
戰局的變化,決定了第三五八旅休整的時間不可能太長。2月1日,日軍分兩路進攻古交、河口地區。一路800多人,由太原出發經西銘村、斜道,向河口進攻;一路600多人,由交城經姜莊頭、李家莊,向古交進攻。
面對敵人的進攻,我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團在第一一五師陳士榘率領的晉西支隊一部配合之下,在敵軍攻占河口、古交以后,進行猛烈反擊,消滅了敵人百余名,敵軍倉皇撤回太原和交城。
進攻失敗之后,頑固的華北日軍又糾集了占領平遙、汾陽、邯鄲的三路人馬,向臨汾進攻,企圖迅速全部奪取山西。
閻錫山見同蒲路敵人兵力空虛,想趁機反攻太原。為了限制太原敵人的機動,配合國民黨軍隊防守臨汾。第一二零師師首長賀龍和關向應奉軍委命令,從嵐縣來到忻縣西南的莊磨鎮,指揮第一二零師主力,趁日軍兵力南調,破擊同蒲路北段。
按照師部部署,第三五八旅主力也集結在莊磨鎮以南地區,進行戰斗準備,只留第七一六團第一營在太原外圍單獨活動。
1938年的1月31日,我國農歷大年初一,是抗日戰爭爆發后的第一個春節。若是往年早就熱鬧起來了,可是今年卻冷冷清清。日本侵略軍的暴行,使本來就生活在貧困線上的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而一二零師各部隊因戰斗任務擔子在肩,也沒有心思過年。
正值隆冬的晉西北,雪寒地凍,風沙遮天。身著單薄軍裝的八路軍指戰員在這樣的惡劣天氣里組織大部隊作戰,困難重重。況且,日軍為了維護同蒲路暢通,已經投入了較多的兵力。同時,師司令部接到情報說,有2000多日軍新從陽曲開到原平,有攻擊在崞縣以西的三五九旅跡象。
實施作戰行動必須情況明了。賀龍與蕭克商定,部隊進入同蒲路側翼先不組織攻擊,大部隊蔭蔽,小部隊做群眾工作,派出偵察員察明敵情。六七天時間,日軍的活動情況終于搞清楚了:崞縣、原平、忻縣一線日軍主力已南調陽曲、太原。目前,這一帶敵人兵力并不太多,各個據點里的日軍只合百十來人,最多的也只有四五百人。原來得到有2000日軍開到原平的情報是失實的……
情況明了之后,賀龍急電在忻縣蓬寺溝的師野戰司令部的蕭克、關向應,提議立即向忻縣以南、陽曲以北地區發動攻勢,“占據其一二據點,消滅其一部,并引誘敵之增援,在運動中消滅其增援部隊”。賀龍指出,這次作戰的基本目的是襲占忻縣以南的平社車站,破壞鐵路,并相機襲擊忻縣關城鎮、石嶺關、青龍鎮之敵。
在前線的蕭克、關向應贊成賀龍的作戰意圖。他們迅速將一二零師兩個旅的主力集結于忻縣至陽曲以西地區,作好打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準備。
從2月18日起,一二零師展開了頗有聲勢的同蒲鐵路北段破襲戰,對敵人發起攻擊。
第三五八旅七一五團首先在忻縣黃嶺村伏擊了從平社往高村的火車,斃傷日軍50多人。由于受地形限制,部隊不能展開;又有平社的敵人增援,不得不盡快撤出戰斗,故未能全殲敵人。
22日凌晨,三五九旅七一七團襲擊平社車站。團長劉轉連指揮攻擊部隊利用黎明前的黑暗,秘密接近車站,用手榴彈給鬼子來了一個突然襲擊,殲滅敵人60余人。由于有的營動作不堅決,戰至拂曉,未能解決戰斗,乃主動撤離戰場。
坐鎮嵐縣的賀龍,聽了七一七團襲擊平社車站戰斗經過情況的報告,第二天,趕來師野戰司令部前線指揮部。
23日當晚,賀龍出現在七一七團,和他們一道總結戰斗經驗。賀龍鼓勵七一七團指戰員再接再厲,重攻平社,堅決把車站拿下來。他說:“現在天天傳八路軍打勝仗、就是看不到活的俘虜。你們這回再攻平社車站,少繳幾支槍不要緊、一定給我抓幾個活的鬼子回來。”
戰土們說:“這些個日本鬼子,喊他繳槍不殺,他不懂,到他跟前,還沒抓住他就先自殺了!”又有戰士插上話說:“……就是抓住了活的,他也耍死狗不走,不如給他一槍算了!”
賀龍說:“我就不相信鬼子就那么厲害,抓不住他。你們就抓幾個活的回來看看。抓住了鬼子要是不走,你就抬起他定,怕他不來?”賀龍師長的話,引得戰士們一片笑聲。
當天夜里,王震指揮三五九旅再次襲擊平社,還是七一七團擔任主攻。日軍退往忻縣,七一七團隨即占領平社車站。24日晚,他們一鼓作氣,攻占關城鎮,捉了十來個俘虜。有的真是被捆起來抬下戰場的。
為了打通鐵路運輸,敵人又從太原和忻縣各出動1000多人,從南北兩個方向向平社車站進攻。為此,賀龍師長命令第三五八旅擔任打擊太原方向的敵人,第三五九旅對付忻縣方向的敵人。
當時,太原的敵人乘裝甲列車沿鐵路線北上,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團第三營在河莊和敵人遭遇,敵軍下車攻擊,第三營一邊還擊,一邊退到田莊的高地上,會同第二營堅決阻擊這路敵人,和敵人打成對峙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五八旅旅部決心打退這路敵人,并爭取消滅其一部分。為此,旅長張宗遜令第七一六團準備從正面向敵人突擊,第七一五團從側翼截擊,全旅隱蔽地進入攻擊位置。
黃昏來臨后,全旅發起總攻,指戰員們勇猛地向敵人沖鋒,很快就將敵人全線擊潰。
遇到第三五八旅的猛烈進攻,敵人狼狽不堪,亂成一團,只有一部分人來得及爬上裝甲列車,裝甲列車不等敵官兵全上完就趕忙開走,其他敵人只能徒步逃跑。
第七一六團緊緊尾隨敵人追擊,第七一五團則平行追擊,一直追過東西河莊、北白村,到達高村車站。
逃跑的敵人在高村車站守敵掩護下,跑進高村依托村落還擊,第三五八旅才停止追擊。
天亮以后,旅部派部隊打掃戰場,搜索零星殘敵。這次戰斗共擊斃擊傷日軍400多人,生俘兩人,擊毀火車一列,繳獲武器物資一部。
就在八路軍在同蒲路北段進行破襲時,日軍為了打通同蒲鐵路,首先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發動全面圍攻。
當時,日軍第二十六師團黑田旅團的千田聯隊和竹內聯隊8000余人,會同偽蒙軍李守信部3000余人,分三路由朔縣、井坪鎮、偏關南犯。
面對強勢敵人的進攻,駐守這一地區的國民黨騎兵不戰而逃到黃河以西,使日軍很快占領了奇嵐、保德、五寨、河曲、偏關、神池、寧武等七個縣城。
同時,南邊太原方向的敵人也配合著向西進犯,占領離石,進到黃河東岸的軍渡、磧口,隔河炮擊我陜甘寧邊區八路軍留守兵團的河防陣地。
南北兩個方向的敵人都指向黃河,大有要進犯我陜甘寧邊區之意。
當時,在晉西北地區有晉綏軍傅作義等部4個軍,除第三十五軍對進攻日軍稍作抵抗外,其余各軍均先后撤退。
而我軍方面,活動在晉西北的八路軍第一二零師主力,在賀龍師長率領下,正在同蒲鐵路忻縣至陽曲段展開破襲戰。得到日軍圍攻晉西北根據地的消息后,賀龍師長立即命令第三五八旅由同蒲路的忻縣地域趕回離石地區,第三五九旅由平社地區趕回岢嵐。
第三五八旅接到命令后,張宗遜旅長率領部隊立即出發,冒著嚴寒風雪,日夜急行軍,很快回到預定地區。
這時,敵情開始發生變化。3月3日,當師前指回到嵐縣,各部正在向指定地點開進時,占領磧口的日軍已于2日撤離黃河渡口,配合離石日軍向北進犯。日軍一部渡過黃河占領陜西省府谷縣,后于3日退回保德,由義井南下的日軍進占五寨和岢嵐。
在這種情況下,賀龍師長判斷:日軍是對陜甘寧邊區實行佯攻,其主攻目標仍是企圖攻占我晉西北根據地;南面的敵人只起配合作用,北邊的三路敵人才是主力。
為此,第一二零師作出了如下部署:第三五九旅在當地游擊隊的配合下圍困岢嵐城日軍,第三五八旅進至岢嵐以北地區,截斷岢嵐至五寨的交通,并打擊增援的日軍;當岢嵐日軍北撤時,集中兩個旅的主力相機殲滅該股日軍。
此外,以警備第六團和動委會游擊支隊襲擾保德及三岔堡日軍;獨立第一支隊及騎兵營活動于神池至義井間的交通線上;第七一九團進到寧化堡附近襲擾寧武日軍;第七一八團監視原平、忻口日軍;第七一四團在北小店及陽曲邊山活動;雁北支隊在平魯、朔縣之間活動,配合主力作戰。
進占岢嵐日軍第二十六師團第十一聯隊1000余人,被第三五九旅圍困在城內,交通聯絡中斷,糧彈無法補給,水源斷絕,被迫于10日15時棄城北逃。第三五九旅跟蹤追擊。
北逃日軍于10日晚至三井鎮固守待援。第三五九旅野戰三井,敵人眼看待援沒有希望,便狼狽逃往五寨。
五寨地處晉西北根據地的中心,這個釘子是一定要拔掉的。這時,有人又主張造梯爬城,實行強攻,賀龍堅持說明五寨城墻堅固,我們炮火不強,不具備強攻條件,而且敵人困獸猶斗,所以仍然采取圍點打援。
為此,賀龍師長命令第三五九旅一部和游擊隊圍困五寨,另一部集結于五寨以北三岔堡之間;而第三五八旅趕到五寨東北神池與義井鎮之間;這樣就可截斷五寨周圍交通,迫使五寨敵人撤退,以便在運動中殲滅他。
3月17日17時,第三五八旅進至義井以南的虎北村、山口村時與由神池出動的日軍1000余人遭遇。激戰后,日軍傷亡300余人后退入義井鎮。
18日,義井日軍向第三五八旅反撲,又被該旅擊退。同日,三岔堡日軍出動200余人企圖增援五寨,中途被第七一七團擊潰后逃回三岔。
至此,五寨城內日軍完全孤立。
在此期間,第一二零師其他各部積極活動,打擊日軍,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的作戰行動。日軍在處境日益不利的情況下,于20日全線撤退。
當日,偏關、河曲、保德和五寨的日軍均棄城向東撤退。保德日軍和三岔日軍會合后,于21日向神池撤退,在田家窳遭第七一七團的截擊,后逃入義井鎮。
3月22日,第三五八旅在神池西南的鳳凰山及其以東地區待機,國民黨騎一軍撥給一個山炮連配合作戰。五寨的敵人逃經鳳凰山,進入第七一六團的伏擊區,第七一六團指戰員立即發起沖擊,同敵人展開白刃戰,燒毀汽車10輛,斃敵300余人,殘敵不敢戀戰,連夜逃進神池城。
第七一六團跟蹤追到神池城下,敵人不敢久留,3月24日又逃往朔縣。鳳凰山戰斗中,第七一六團第二營營長黃子德犧牲。
收復神池以后,根據地里只剩寧武有日軍1000余人,寧武是同蒲路北段的重要車站,占領寧武的敵人妄圖長期固守,恢復太原到大同的交通。
為此,第一二零師師首長決心乘勝收復寧武縣城,指揮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團、第三五九旅七一八團圍困寧武城,其余部隊集結在寧武西北的斗溝地區待機。
3月31日,朔縣的敵人步騎兵600余人,在5架飛機掩護下增援寧武。當敵人進到石湖村時,遭到我軍東西兩面夾擊,敵人前進不得。
當日夜間,第七一六團一部夜襲寧武城,敵人趁黑棄城向北撤退。至4月1日,寧武的敵人和石湖村的敵人在飛機的掩護下逃回朔縣。
至此,日軍攻占的晉西北7座縣城全被八路軍第一二零師收復,反圍攻戰役結束。
在這次戰斗中,八路軍殲滅日軍1500余人,繳獲山炮一門、步機槍200余支、汽車14輛、騾馬100余匹;收復了7座縣城,恢復鞏固了晉西北根據地。
此次反圍攻作戰,由于我軍貫徹集中主要兵力擊破敵之一路,而以次要兵力鉗制敵之其他各路,選擇深入腹地孤立突出的一路為主要攻擊目標,采取圍困戰,斷敵補給和水源,迫敵出逃,于運動中殲滅之等項原則,因而取得反圍攻的勝利。
同時,這次戰斗不僅沉重地打擊了日軍,增強了根據地軍民的抗戰信心,也豐富了部隊對日軍作戰的經驗,鍛煉了人民,為鞏固晉西北根據地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