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個人的美德

◎[中國]鄒韜奮

有一位老前輩在某機關里辦事,因為他的事務忙,那機關里替他備了一輛汽車,任他使用。有一天他對我說,他想念到中國有許多苦人,在餓寒中過可憐的日子,覺得非常難過,已把汽車取消,不再乘坐了。我問他什么用意,他說改造社會,要以身作則。他這樣做是要把自己的儉苦來感化別人的。我說我很懷疑這種“感化”的實效究竟有多少,因為許多“苦人”根本就坐不起汽車,用不著你去感化;至于上海灘上的富翁闊少,買辦官僚,決不會因為你老不坐汽車,他們也把汽車取消。就是我這樣出門只能乘乘電車,或有的地方沒有電車可乘,因為要趕快,不得不忍心坐上把人當牛馬的黃包車,也無法領略你老的“感化”作用。他聽了沒有話說。

就一般說,這位老前輩算是有著他的個人的美德,但他要想把這“個人的美德”的“感化”作用來“改造社會”,便發生我在上面所說的困難了。他真正要想改造社會,便應該努力促成一種社會環境,使白坐汽車的剝削者群無法存在,勞苦大眾在需要時都有汽車可坐,這才是根本的辦法;但是這種合理的社會環境是要靠集體的力量實際斗爭得來的,決不是像“取消汽車,不再乘坐”的“個人的美德”所“感化”而造成的。

有人羨稱列寧從革命時代到他握著政權以后,只有著一件陳舊破爛的呢大衣,連一件新大衣都沒有,嘆為絕無僅有的個人的美德,好像要想學列寧的人只須學他始終穿著一件破舊的大衣便行!其實列寧并非有意穿上一件破舊的大衣來“感化”什么人,他的偉大是在能領導大眾為著大眾革命,在努力革命中忘卻了自己的衣服享用,恰恰是無意中始終穿著一件破舊的大衣。倘若不注意他為解放大眾所積極進行的工作,而僅僅有意于什么個人美德的感化作用,那就等于上面那位老前輩的感化論了。無疑地列寧決不是要提倡穿著破舊的大衣,他所領導的革命成功之后,勞苦大眾不但無須穿著破舊的大衣,而且因社會主義建設的著著成功,大家還都得穿上新的好的大衣!

我在德國的時候,聽見有人不絕口地稱贊希特勒的儉德,說他薪俸都不要,把它歸還到國庫里。我覺得他的重要任務是所行的政策能否解決德國人民的經濟問題,是否有益于德國的大眾,倒不在乎他個人的薪俸的收下或歸還。老實說,像我們全靠一些薪俸來養家活命的人們,便無從領受這樣“個人的美德”的“感化”。

我們的意思,當然不是反對個人的美德,更不是說奢侈貪污之有裨于社會,不過鑒于有一班人夸大“個人的美德”對于改造社會的效用,反而忽略或有意模糊對于改造現實所需要的積極的斗爭。

(原載1936年2月26日《大眾生活》第1期第16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河东区| 彰化市| 绍兴县| 老河口市| 忻城县| 姚安县| 萨迦县| 晴隆县| 阿瓦提县| 呼玛县| 铁力市| 浑源县| 平遥县| 基隆市| 防城港市| 安阳县| 邵东县| 临邑县| 睢宁县| 丹阳市| 卢龙县| 久治县| 临颍县| 新巴尔虎右旗| 枣庄市| 缙云县| 镇原县| 拜泉县| 申扎县| 当阳市| 沁水县| 洪湖市| 沂源县| 上思县| 梓潼县| 兰西县| 崇仁县| 兰州市| 宜兴市|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