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 菜根譚新讀
- 胡元斌 郭艷紅編著
- 958字
- 2021-05-25 14:35:12
學者有段兢業的心思,又要有段瀟灑的趣味。若一味斂束清苦,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
欹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名根未拔者,縱輕千乘甘一瓢,總墮塵情;客氣未融者,雖澤四海利萬世,終為剩技。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
注釋
做學問的人既要思考細密,又要行為謹慎,同時又要有瀟灑脫俗情趣。假若一味過極端清苦的生活,就像只有秋天沒有春天,這怎能培育萬物的成長呢?
真正廉潔的人決不揚名顯廉,反之就不是廉潔而是貪圖名利了;同樣,真正的巧妙不在于技巧、方法,而在于順其自然,依圓就方,巧奪天工。
傾斜的容器盛滿水時便會傾倒,只有入口的蓄錢缶沒有盛錢才能保持完整。因此有德行的人寧可處于一無所有的境況,而不去處于萬物富足的境況;寧可保持欠缺,不去追求圓滿。
一個人假如不拋棄功利思想,即使能輕視富貴榮華而甘愿過清苦的生活,最終還是無法逃避名利的誘惑;一個受外力影響而不能在內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澤能廣被天下遺留千秋萬世,最后的結局也不過是一種多余的伎倆。
心里光明磊落,即使身處黑暗也像站在晴空之下;人念邪惡,即使生活在光天化日,也像被魔鬼纏身一樣惶惶不可終日。
故事
孟子見齊宣王
春秋時期,齊宣王執政的時候,孟子周游到齊國。他看到當時的齊國國內社會很不安寧,老百姓饑寒交迫,可齊宣王卻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于是孟子就請求面見齊宣王。
齊宣王同意召見孟子。一見面,孟子就問齊宣王:“如果您手下的一位大臣,把他的妻子兒女托付給朋友照顧,自己去周游列國。等他出游回來,發現自己的妻子兒女受凍挨餓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那位朋友竟不顧信義到如此程度。請問齊王,對這樣的朋友,您會怎么看待他呢?”
齊宣王毫不遲疑地說:“當然要和他斷絕往來!”
孟子又接著問:“假如一個國家,管理刑罰的長官不能管理好他的部下,您說,應該如何處治他呢?”
齊宣王說:“那還用問,罷他的官唄!”
孟子緊接著又問:“一個長官管理不好他的部下要罷官。那么,假如一個國家的政務處理得不好,老百姓挨餓受窮,那么該怎么辦呢?”
齊宣王一聽明白了這不是要讓我這個國君承擔責任嗎?他自知理虧,無言以對,就把話題扯到別的事情上去了。孟子見他這副樣子,覺得再勸說也沒有用,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