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充書鋪讀書立志
- 勵志是個加油站(少年中國夢)
- 李丹丹編著
- 694字
- 2021-05-31 09:42:50
王充是我國東漢初年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時代,父親就去世了。王充竭盡全力奉養母親,后來到了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當時著名的學者班彪做老師。
他喜歡廣泛地閱讀,善于抓關鍵問題,因而進步很快。
王充讀書非常專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很強,所以,只要讀上一遍,就能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甚至能夠背誦某些精彩的章節。
但是,他的家庭窮困,買不起很多書。為了滿足如饑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當時的洛陽街上有不少書鋪,王充便決定把書鋪當做他的“圖書館”。
每天吃過早飯后,他就帶上干糧,到書鋪里去閱讀出售的書籍。
不分春夏秋冬,不論晴天雨天,他讀了一冊又一冊書,跑了一家又一家書鋪。
就這樣,他終于讀遍了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掌握了書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貧苦,因而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認識,是以勞苦人民的生活、勞動實踐為基本出發點的。
他在讀遍了諸子百家的主要著作之后,對于某些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唯心主義的說教深感不滿,下決心給予嚴厲的批判。
于是,他便集中精力獨立思考,著手寫書。
為了不耽誤時間、不打斷思路,他在住宅的門上、窗上、爐子上、柱子上甚至廁所里,都安放了筆、紙,想一點兒,寫一點兒,走到哪里,寫到哪里。
經過長時期的努力,他終于寫成了充滿批判精神、閃耀著唯物主義光輝的《論衡》。
《論衡》共85篇,20多萬字,書中解釋了萬物的異同,解釋了人們心中的疑惑。它是我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
夢想小啟迪
王充讀書立志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有遠大的志向,他那不屈服于貧窮的精神和非凡的毅力更讓人佩服。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是不是更應該好好學習,練好本領,將來報效祖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