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讓孩子愛勞動巧勞動的教育指導

  • 學生熱愛勞動教育
  •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 806字
  • 2021-05-28 14:46:27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對456名青年的生活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智力、家庭收入、種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時參加勞動的人比那些不勞動的人生活得更愉快。我國一位教育專家也對中國孩子進行過調查,同樣發現,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孩子,情緒較為穩定,心理問題較少,學習自覺性與責任感較強。

如果我們深入分析,不難看到,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即參加勞動,對其發展躬促進功能。所以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參加勞動但在這過程中,父母要注意幾個方面:

(1)做事要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己及人。孩子做事,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即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9歲的孩子,父母可讓他掃地,卻不能讓他拖地,因浸濕了的掃把太重,會超過孩子的體力,如強制他拖地,一會使孩子產生畏難情緒而不敢拖;二是會以為父母虐待他,以至產生怨恨情緒。

(2)做事要啟發自覺性,恰當鼓勵,持之以恒。啟發自覺性就是逐漸讓孩子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開始,一般都是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讓孩子去做,以后,家長不再提出具體要求,至于做什么,怎么做,則讓孩子自己去安排,家長只是適時點撥。在孩子做事過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

同時與鼓勵密切相關的是寬容。孩子做家務,難免笨手笨腳,難免做錯事,這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諒解與寬容。

做錯事,犯錯誤,家長要指出問題所在,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明確應該如何做。過于嚴厲的批評,瑣碎的撈叨。是極容易扼殺孩子勞動熱情的。

(3)做事要引導孩子多動腦,多體驗。“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這是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盲,做事也經相導孩子既動手又動腦,在動手中動腦。在做一件事之前,家長要引導孩子先想想準備怎么做,怎樣做才能又快又好。

孩子做事后,父母要和孩子一道體驗勞動成果,這可以增強孩子自豪感、成就感。如衣服洗干凈后,父母與孩子一起看看,說句“多漂亮”;房間打掃干凈后,父母一起去房間坐坐,臉上現出幸福的微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更樂意更自覺地去做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沁源县| 玉龙| 绍兴县| 晴隆县| 张家口市| 安顺市| 瓮安县| 沿河| 旅游| 鲁甸县| 西吉县| 平定县| 永昌县| 汝南县| 彰武县| 彰化县| 壤塘县| 屯门区| 名山县| 五家渠市| 紫云| 宁都县| 湟中县| 磐安县| 两当县| 尉氏县| 新晃| 肃南| 育儿| 嘉义市| 青神县| 曲水县| 东城区| 平乐县| 常德市| 安阳市| 新和县| 承德市| 德安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