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理描寫的表現形式
- 心理描寫閱讀指導
-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 607字
- 2021-05-27 16:02:54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有一種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動的復雜多樣,決定了心理描寫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內心獨白
一般使用第一人稱。猶如電影中人物思考時的畫外音,是傾吐衷腸、透露“心曲”的一個重要手段。
(2)動作暗示
人的動作、行為總是受心理活動的支配,從行動中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世界,是心理描寫的又一表現形式;
(3)景物烘托
即繪景而顯情。作品中出現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滲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
(4)心理概述
又稱心理剖析,是作者對人物內心活動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稱。由于作者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剖析、評介,因此不但便于比較細膩地表現人物當時當地的思想活動,還可以有進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時間內的感情變化,內心斗爭,在行文中比較靈活方便。
心理描寫要成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征,使心理描寫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成為多方面展現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要興之所至,信筆寫去,游離了人物而空發議論、徒作感嘆,使心理描寫成為累贅。
心理描寫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觀臆造,不可無限制擴大。過于冗長繁瑣的心理描寫,非但達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會令人生厭。只有當它和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寫作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