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教學的常規管理

  • 師者無敵
  •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 5573字
  • 2021-05-28 15:14:10

教學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學的常規管理就是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工作進行的日常管理。

教學管理中有哪些應該遵守的常規呢?

教師教的常規

教師教學過程的基本環節有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等。對這些基本環節應提出規格要求,才能保證教學質量。

(1)備課。備課是上課前的準備工作,應要求教師做到四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作業。教師應該寫教案或備課筆記,這是加強教學計劃性的具體表現。教案或教學筆記應反映四個方面的要求:①有明確的教學目的。②有主要的教學內容和重點、難點。③作業布置,包括對好、中、差三類學生的不同要求。④教學方法的設計。教案或教學筆記應體現教師在教學上的特色和風格,反對一味照抄教學參考資料。

(2)上課。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也是關鍵環節。上課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作業和輔導,如課堂未聽懂,知識缺陷多,作業不會做,進度跟不上,課外補課占去大量時間。因此,要強調課堂解決問題,要重視講練結合。學校領導和教師,都要明確一堂好課的標準。領導干部按照這個標準來檢查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按照這個標準來訓練自己的基本功。

(3)作業。布置適量的作業,是使學生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徑,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可過多過難。小學低年級不應布置課外作業,其他年級也應盡量少布置作業。中學教師布置作業,要考慮其他學科,要考慮學生的休息娛樂,一定要有全局觀念。可布置、可不布置的作業就不要布置。長期以來,學生學習負擔過重,主要是作業多、考試多。一門學科每天布置半小時作業,孤立起來看是不多的,但每門學科每天布置半小時作業,學生承擔的壓力就無法忍受。

(4)輔導。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因材施教的手段。課外輔導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自學,解答學生疑難問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消化教材。課外輔導要重在解決差生和優等生“吃不消”和“吃不飽”的問題。通過輔導,使差生逐步樹立學習信心,迎頭趕上,使優等生擴大知識面,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對中間狀態的學生,主要是指導學習方法。輔導只宜個別進行,不可采用集體講課辦法。有的教師利用課外輔導時間,給全班學生講課,實際上是加班加點,增加學生的負擔。

(5)考查。成績考試考查本身不是目的,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手段。要重視對學生的平時考查,通過課堂提問、作業批改、實驗實習等多種形式,檢查教學效果。平時考查應有成績記載。期中考試和學期考試,應在學校統一組織下,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出好試題,評好試卷,作好成績分析工作。考試次數要嚴格控制,試題難易要適當,不搞突然襲擊,不能只考死記硬背的東西。

學生學的常規

學生學習過程的基本環節有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等。對這些基本環節,也應提出規格要求,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1)預習。預習就是在教師講新課之前,提前自己學習新課。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課都要預習。哪些課要預習,哪些課不需要預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時間來掌握,一般說來,小學高年級的語文、算術,中學的語、數、外、理、化等課,要養成預習習慣。預習的方法和步驟是通讀、標疑、思考。即把要學的新課測覽一遍,把不懂的內容標上記號,對后面的習題進行初步思考。預習是為了提高聽課水平,培養自學能力。不要用預習來代替聽課。

(2)聽課。聽課是學生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是學好功課的關鍵。聽課要做到專心聽講,積極思考,重點筆記,踴躍答問。所謂專心聽講,就是聽課時要聚精會神、思想上不溜號,行為上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所謂積極思考,就是要開動腦筋,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思考其他同學的提問和答問,多問幾個為什么,并敢于提出問題。所謂重點筆記,就是要把教師講課的要點,教師特別強調的、結論性的論述,重點地記下來,或在書上加批注。所謂踴躍答問,就是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敢于積極給予回答。課堂回答教師的提問,是學生鍛煉思維能力,鍛煉即席發言能力,鍛煉口才的大好機會。作為學生要主動利用這種機會,鍛煉和發展這些能力。

(3)復習。復習是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渡環節。復習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教材,消化鞏固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復習要做到認真及時,把握重點,融會貫通,胸有計劃。所謂認真及時,就是當天的功課要當天復習,這樣才能減少遺忘;所謂把握重點,就是要把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弄清楚,把不懂的問題徹底弄懂,不留下知識缺陷;所謂融會貫通,就是不要孤立地死記知識,要把所學知識互相聯系起來,可用摘要、列提綱等辦法加以歸納,使之系統化;所謂胸有計劃,就是要照顧各科,不要偏科,還要把經常復習與階段復習結合起來。

(4)作業。作業是學生把課堂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途徑。對于教師來說,要盡可能做到課堂解決問題,作業要少,要適量,要有全局觀念;對于學生來說,要嚴肅認真地做作業,要有刻苦的學習精神。“題海戰術”和反對布置必要作業的觀點都是犯了走向極端化的錯誤。

(5)小結。小結是學生學完一章或一單元的學習任務后所作的總結。即回顧前一段的學習,哪些知識掌握得牢固,哪些地方存在著缺漏,有什么經驗,有什么教訓。小結的目的在于把前面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小結的形式應靈活多樣,可采用學生自己喜愛的形式,或寫成日記,或寫成周記,或寫成講演稿,或寫個發言提綱,只要能達到目的即可。對小學生,一般不必作此要求。

課堂常規

課堂常規就是課堂上要講的紀律,其中有要求學生遵守的,也有要求教師遵守的。

(1)課前準備的要求。

①上課預備鈴響后,學生即進入教室。

②備好各種學習用具,如課本、筆記本、語文和外語的字典、數學的圓規、三角板等。

③保持安靜。

(2)上課過程中的要求。

①上課鈴響后,教師應立即進入教室。教師登上講臺后,班長或值日生呼喊“起立”口令;教師答禮后,班長或值日生呼喊“坐下”口令。

②學生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發言先舉手,答問要起立,不隨便說話,不做小動作。

(3)下課及課間的要求。

①下課鈴響后,教師應及時下課,不拖堂;經班長或值日生呼喊“起立”口令,教師答禮后,學生才能離開教室。

②課間不得在教室或走廊追逐打鬧。

(4)課堂整潔的要求。

①要保持教室清潔,安排好值日工作,值日生要認真負責。

②不準隨意移動座位或隨便調換座位。

教學組織工作的常規

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有一系列教學組織工作。這些組織工作,也是我們應該堅持的常規。

(1)學期初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組織教師學習有關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討論學校工作計劃并訂好教研組的工作計劃;鉆研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安排好教學進度。

(2)學期中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根據教學大綱、教科書和教學進度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檢查;組織期中考試;分析前半學期的教學質量;作好期中教學小結,提出后半學期的要求和措施。

(3)學期末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組織和安排總復習和學期考試;進行質量分析;作好教學總結,對教學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安排下學期教師的教學任務,以便教師利用假期適當備課。

(4)寒暑假要做好的教學組織工作有:制訂新學期(學年)的教學工作計劃;組織教師休息或適當備課。

教務行政工作的常規

教務行政工作是教學工作開始前的準備工作,是保證正常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教務行政工作的主要內容有編班、編排課表、編排作息時間表和每周活動總表、學籍管理、圖書儀器管理、教務檔案資料的分類與保存、教務表冊的印制等,這些工作已形成常規,不可忽視。

(1)編班。現行教學班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做好編班工作,對于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培養優良班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合理的編班要以有利于教師教學、有利于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有利于班集體的形成為基本出發點,編班的一般原則有:

①每班要男女混合。

②人數相差無幾。小學每班40~45人,中學每班45~48人,男女生約各占一半。

③成績好差搭配。好中差均勻分配,不要編快慢班。

④每班配備骨干。不僅要配備干部,還要把在體、音、美方面有專長的學生合理分配。

⑤同一地區集中。如農村同一村莊、城市同一街道的學生,除個別有糾紛者外,應編在同一個班,以便開展校外活動和召開家長會。

⑥后進學生分散。頑童、后進生、留級生,應分散編到各班去,但也不宜平均分配。

班級一經編定,要保持相對穩定,不要輕易讓學生換班。

(2)編排課表。課堂教學是按固定的課表進行的。編排課表要有科學根據,要符合教育學、心理學和衛生學的要求,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常情況下,要兼顧到下列幾個問題:

①要注意到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編排課表最基本的要求是使學生在每一天都保持學習的高效率,應根據學習精力的變化曲線,合理安排。因此,凡是要多用腦筋、費精神的科目,最好排在上午一、二、三節。音樂、體育、圖畫、寫字、自習等可排在下午。盡量做到作業多的課排在自習課的前面一節,理科課程與文科課程交叉搭配排,作業多的課和作業少的課搭配排,文化課與音、體、美等課交叉搭配排。

②要合理使用教師的精力,使教師有很好的工作效果。編排課表時要考慮到教師能夠比較好地利用時間,便于教師有時間備課和批改作業,有時間參加教學研究活動,或進修提高。也要考慮到同科教師能互相聽課。同一進度教師的課,一般應把老教師的課排在前頭,便于新教師能先聽課而后講課。對一些有特殊困難的教師應盡可能給予照顧。

③要注意到教具、場地、教學儀器和其他設備的充分利用。如理化實驗室,體育的場地、設施、器材等要充分利用,課時安排不要沖突,以免影響教學質量。

④要將團隊活動和班會活動一并排入課表,使學生能有準備地參加這些活動,并搞好這些活動。

⑤編排課表時要注意聽取教師特別是教研組長的意見,課表一經正式排定,就不宜隨意變動,否則就會影響教學秩序。

(3)編排作息時間表和每周活動總表。作息時間表是全校的總調度表,規定了全校的上課、下課、用餐、娛樂、休息、睡眠的時間。應按季節的不同,及時調整。一般可編排三套作息時間表,即春秋令時間表,根據晝夜平分的特點來編排;夏令時間表,根據晝長夜短的特點來編排;冬令時間表,根據晝短夜長的特點來編排。

每周活動總表主要是合理安排每周的會議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每周五個下午,除上課、自習外,應將班會,團隊活動,教工的黨、團和工會活動,政治學習,學生的課外文藝活動、體育活動、學科活動、科技活動、大掃除等合理作出安排,并固定下來,使全校師生心中有數,知道什么時間干什么事、參加什么活動。

(4)教務檔案資料的分類與保存。為掌握學校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基本情況及有關數據,以便制訂工作計劃和向學生進行傳統教育,必須加強對教務檔案資料的管理。這些資料可按以下項目分類:

①上級文件。包括中央、省、地、市、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文件。

②請示報告。包括本校招生、基建、人事、設備購置、師生獎懲等方面向上級寫的報告的底稿。

③規章制度。包括各種規則、制度、工作條例、獎懲辦法。

④計劃總結。

⑤試題試卷。

⑥報表統計。

⑦外來資料。指兄弟學校、兄弟省市的交流資料。

⑧教師業務檔案。包括教師來校的時間,每學期所任課程、年級、節數、考勤記載、進修考核情況、公開課教案、評議記錄、在報章雜志上發表的論文目錄及自制重要教具名稱等。

(5)學籍管理。全校學生的學籍名冊,分班分年級印好后,要裝訂成冊,歸檔保管;要建立學生的學籍卡片(或叫學籍表),記載學生每個學期、學年的學籍內容,按班級編號,裝訂成冊,妥善保管;學生自一年級入學至畢業的學習成績,要準確地登記在統一的學籍卡上;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畢業登記表,要分班、分級歸檔保管;學生轉學、休學、復學、退學、肄業、畢業等證件的存根要分期、分年保管;學生證、校徽號碼登記簿,要裝訂成冊;歷屆學生的去向情況要及時登記。

(6)教務表冊的印制。學校經常使用的教務表冊,有以下幾類。

①教學類:包括教學進度表、教科書調查表、各班周課表、教師任課表、全校總課程表、教室日志等。

②考勤類:包括教師、學生的請假單,教師、學生的缺課記錄,教師請假統計表等。

③成績類:包括學生成績表、年組成績表、各科記分冊、學生成績通知單、成績登記表、成績統計表等。

④證明類:包括畢業證書、轉學證書、肄業證書。

⑤記載類:包括歷屆教職員生人數統計,歷屆畢業生名冊,歷屆休學、退學、轉學學生名冊,歷年各級學生成績不及格人數、留級人數統計表,歷年最優生及三好生名冊等。

⑥注冊類:包括注冊登記表、學籍表(卡)。

⑦圖書儀器類:包括購書薄,借書證,儀器、標本、器械、藥品總登記簿等。

(7)圖書、儀器管理。圖書和儀器是學校不可缺少的教學資料和教學工具,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重大作用。圖書、儀器管理,也應建立常規。中學應設專職人員負責,小學則由教師或行政人員兼管。圖書室(館)、實驗室屬教導處管轄。

圖書室(館)的任務主要是購書、保管和流通三大方面,同時要健全圖書借閱和賠償制度。購書環節主要是要做到所購圖書要適用,不可濫購一氣。圖書的保管,主要是做好圖書登記、編目、分類、上架等工作,并注意防蛀、防潮。圖書的流通,要從方便師生出發,建立合理的借閱制度,作好新書介紹工作。為保護圖書,要建立賠償制度,并嚴格執行。

教學儀器是加強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的物質條件,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實驗室的任務是配合教學,整理和裝置必需的教學儀器,以便師生能順利地進行教學實驗。一般中學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分別設置物理、化學、生物等實驗室,小學應設置自然常識實驗室。儀器的購置,要根據教學需要和經濟條件,逐步充實;儀器的存放,要依據教科書的體系,科學分類。對于易燃、有毒等危險藥品和貴重儀器,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每次實驗之后,要及時清理。每學期要定期清查,發現破損,要及時修整、補充,如有遺失,要及時查究。管理人員要和教師一道,共同研究建立與健全儀器管理、使用和操作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川县| 南丰县| 河东区| 虹口区| 太湖县| 拉萨市| 临洮县| 巴南区| 同仁县| 伊宁县| 岳池县| 灌阳县| 泰宁县| 高平市| 昆明市| 大竹县| 佛教| 临夏县| 新沂市| 凤庆县| 霞浦县| 丹巴县| 鄂托克前旗| 盐山县| 双牌县| 峨山| 海兴县| 钟祥市| 炎陵县| 浮梁县| 横山县| 黄石市| 沿河| 绩溪县| 嵊州市| 班玛县| 炉霍县| 五家渠市| 南川市| 永清县|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