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生活老師對學生健康心理教育指導

有一個特殊的、新興的教育工作者群體——生活老師們,她們辛勤地工作,以母親般的細致、周到的關心和照顧,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家長們的信任;她們正確認識和積極發揮城市全寄宿制學校宿舍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遵循現代教育工作的客觀規律,針對城市全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特點,配合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使學校孩子們在陽光學校這所“美麗校園、學習樂園、文明家園、人才搖籃”愉快生活,勤奮學習,快樂成長。

(1)環境“育心”全寄宿制學校宿舍環境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同時又是學校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全寄宿制學校的孩子們每周有五天時間全寄宿在學校里;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在宿舍里度過。根據這一特點,學校要重視宿舍文化心理環境建設,積極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健康心理。

營造溫暖的集體環境,高雅的宿舍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發揮環境“育心”的作用,創設“細雨潤無聲”的“育心”環境。為了讓孩子們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中甜美入睡,心情愉快度過每一天,在宿舍里的墻壁上布置了各種圖案,有激勵上進、“心育”輔導的名言警句,有五彩繽紛的花草組成的心型家園聯系欄,有掛在綠樹叢中的評比表,有滑稽可笑的“動物之家”,有孩子們自己的繪畫、小手工作品,有溫馨可愛的師生生活照……讓每一堵墻壁成為“不說話的心理輔導老師”。

開展豐富宿舍活動,學校要堅持不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活動。在宿舍里,生活老師們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動之中,學生能在“講故事、講笑話、做游戲……”等愉悅舒心的活動中獲得心理踐行和發展。在這些活動中,增多了師生交往的機會,協作的機會;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信任、同情、責任感等社會性情操內容得到極大擴充;集體活動與學生個人感情相結合,對發展學生的自主心理、進取心理、相容心理、克服和矯治固執心理、孤獨心理、封閉心理大有裨益。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營造一種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讓宿舍真正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

(2)以心“育心”生活老師是宿舍管理、保育工作者。學校要對生活老師進行“愛心、細心、耐心”等職業素養培訓、教育,使她們重視生活管理全過程的管理、指導。生活老師們不僅是孩子們生活上的教師,還是與學生心與心溝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

沒有真摯的師愛,就沒有成功的心理教育。在宿舍里,孩子們渴望得到生活老師的關愛和呵護,因而老師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為人師表,要給予學生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愛,才能使師生心理相容,從而獲得教育的成功。城市寄宿制學校大多數孩子缺乏生活經驗,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生活老師周到細致的關心和照顧。在宿舍最顯眼處,有的生活老師貼上幾個大字“幼兒園是我家,老師像媽媽。”有的貼上“陽光是我家,我們都愛她。”等標語,時刻提醒自己,要像母親愛護孩子一樣愛護自己的學生,用溫暖的愛,塑造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在陽光大家庭里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平時的工作中,努力和諧相處,互相學習對方的管理經驗和長處;如果哪位老師有事忙不過來,馬上有人主動幫忙,讓班上的工作能順利進行。工作中,她們有童心母愛,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為學生最知心的朋友。不論孩子智商的高低,不論孩子的家庭條件的優劣,不論孩子是安靜聽話還是調皮,她們傾心關愛著每一個孩子:每天,她們以微笑的目光送孩子們進課堂;就餐時,微笑地關注著孩子們吃飽,吃好;就寢時,微笑著讓孩子們甜甜入夢鄉。

天氣變化時,她們會微笑著到教室給忘記穿衣服的孩子送衣服;有孩子生病了,她們會把孩子送去醫院,微笑著叮囑孩子們吃藥……在單調的生活管理事務中,她們用心詮釋著“愛”。她們快樂地工作著,她們以自己的快樂感染著學生,她們以自己模范的言傳身教影響學生,使老師成為學生傾心模仿的楷模,使老師的“感召作用”在學生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她們用自己的努力工作和愛心,去贏得孩子們的尊重和家長的信任,培養孩子們的健康心理。

(3)互相配合生活老師每天與孩子們接觸,生活在其中,是宿舍里孩子們主要的精神關懷者,相對于其他教師來說,能夠較容易地掌握孩子們的心理變化。

她們不但教育孩子們明白真善美,養成優良的生活習慣和獨立生存意識,而且及時觀察孩子們的心理狀況,與班主任配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與孩子們打交道,她們最主要是“勤”,對學生在生活、做人、交友等細微問題,“勤觀察、勤鼓勵、勤開導、勤教育”;為了做好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她們每天都與班主任聯系,及時互相交流孩子們的情況;為了更好的與家長溝通,她們抄下每位學生的聯系電話,萬一出現問題,能在第一時間與家長聯系;周末在接待家長時耐心聽取家長意見,認真回答家長提問,主動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同時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表現,與家長交流育兒方法,得到家長的配合與理解,建立了和諧親密的家校關系。

例如,發現學生與同學、家長、任課老師等人有誤會,發生了賭氣等不良心理因素問題時,通過一邊與學生談心,及時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主動協調好關系,一邊及時與班主任老師和家長密切聯系,把孩子的心理變化告訴班主任和家長,共同商討、共同配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通過“宿舍、班級、家庭”互相配合,提高健康心理教育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建始县| 驻马店市| 桐庐县| 体育| 噶尔县| 黑水县| 东辽县| 铜陵市| 高淳县| 临夏县| 大埔县| 吉木乃县| 东乡县| 安多县| 定南县| 涿鹿县| 胶州市| 阿巴嘎旗| 板桥市| 桦甸市| 德州市| 巴林右旗| 辉县市| 寻乌县| 新沂市| 江源县| 永修县| 衡阳县| 益阳市| 聂荣县| 华池县| 博湖县| 河北省| 壤塘县| 松滋市| 南靖县| 西平县| 天门市| 彝良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