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善于舍棄”才會“善于整理”
果斷舍棄,和不用的物品說再見
和不必要的物品說再見,有很多方法。最簡單的就是“舍棄”,比預想中難的是“送給別人”,耗費精力和時間的是“轉賣或出讓”。
“舍棄”往往給人浪費的印象,但只要我們做好決定,便能立即行動,從這一點來看,舍棄是可以大力推動整理的積極行為。學會舍棄之后,身邊的物品數量就會隨之減少,自然就容易整理了。和孩子一起挑戰一下,努力成為善于舍棄的家庭吧。
成為舍棄達人之路1
首先練習舍棄物品。并不是隨便亂扔即可。逐漸處理明確的無用品,也就是容易舍棄的物品,以此實際體驗“扔掉后變得清爽”的感覺。從下述物品開始體驗吧。
? 看完的雜志和報紙
? 一年沒穿過的衣服
? 去年的資料(重新評估過一次后)
? 過時的包袋、小物件
? 不再喜歡的玩具、玩偶
? 過多的文具
? 陳舊的傘
? 意義不明的裝飾品、禮品等

體會“清爽”的心情,如果能夠從此對舍棄變得積極,就是大獲成功。
成為舍棄達人之路2
不再抵觸舍棄后,就來練習辨別物品的必要性吧。以整理一格抽屜為例,與每件物品正面相對。最初的時候判斷很花時間,會疲倦,所以用5分鐘即可。以“這一年至少用過一次”“一次也沒有用過”為判斷標準,盡量在短時間內判斷出要與不要。不過,有著重要回憶的物品不在此范圍內。如果孩子情感豐富,他就會受回憶牽絆,哪一個也舍不得扔,導致無法進行下去。此時可以把這些物品收納到“考慮中的盒子”中放置一段時間。
反復進行這樣的練習,總有一天能瞬間判斷出一件物品對自己來說是否必要。
和孩子一起從判斷是否“舍棄”這個簡單的行為開始練習,也許孩子會搶先變身成為舍棄達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