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輯一 《史記》:紀傳楷模,無韻《離騷》

司馬遷發憤著《史記》

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字子長,是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人。他的父親司馬談官居太史令,那是掌管天文歷算的差事,兼職整理史料、管理皇家圖籍,官位并不高。司馬遷自幼在家鄉龍門耕田放牛,后來隨父親到京城讀書。十歲起開始學習古文,老師孔安國、董仲舒,都是名重一時的大學者。

司馬遷

二十歲以后,司馬遷開始到各地游歷,考察了大禹治水的遺跡,又到汨羅(Mìluó)江邊憑吊過屈原,還在孔子的家鄉瞻仰了孔子的居室和禮器。在淮陰,他搜集韓信的傳說;在豐沛,他尋訪蕭何、樊噲等人的墳墓。他收集了大量鮮活的歷史資料,眼界胸襟也為之開闊。這一切,為他日后撰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早就想寫一部史書,把《春秋》以后的紛紜歷史記錄下來。他花了大量精力準備材料,可書只開了個頭,病魔就找上門來。在病榻上,司馬談把書稿和資料交給兒子,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完成自己的未竟之業。司馬遷含淚答應了,那一年他三十六歲。

司馬遷子承父業,當上太史令。他對撰寫史書興趣濃厚,早就躍躍欲試。如今又接觸了豐富的皇家藏書及各國史料,勁頭更足了。書稿一旦動筆,自然是文思泉涌、筆底生風。然而一場飛來橫禍,正等著他呢!

原來,當時漢朝正跟匈奴作戰。漢將李陵提兵五千深入沙漠追擊匈奴,遭到敵方八萬大軍的圍困。李陵率隊左沖右突,殺敵過萬,部下也死傷過半。堅持了八天,箭盡糧絕,援兵不到,只好投降。

武帝聞訊大怒,朝臣也紛紛落井下石。司馬遷卻另有見解,他說:李陵平日待人誠懇,又擅長帶兵打仗。這回以寡敵眾,殺敵不少;眼下投降出于不得已,說不定將來還會尋機報效呢。

不料此話說出來,如同火上潑油!——原來,李陵的失利,責任全在他的上司、貳師將軍李廣利身上。李廣利是個草包,根本不懂軍事,只憑著皇親國戚的身份(他是漢武帝的大舅哥),當上了大將軍。司馬遷替李陵說話,不就等于指責李廣利嗎?武帝暴跳如雷,下令將司馬遷處以宮刑,并把他關進監獄。

宮刑是一種極端污辱人格的殘酷刑罰。司馬遷受了宮刑,簡直不想活了!可是他轉念一想,自己一死倒容易,可是父親交代的著史重任,可就沒法子完成啦。為了這個偉大目標,就是屈辱再大,也要咬緊牙關活下去!

三年后,司馬遷遇赦出獄,從此他發憤著書,夜以繼日;前后十幾年,終于完成了這部史書巨著!

司馬遷創作《史記》,還有著更宏偉的目標,就是通過記述歷史,探究自然與人事的關聯,弄通古今變化的深層原因,形成自己的一套學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薄秷笕伟矔罚?/p>

當司馬遷奮筆疾書時,想必心中明白:這書不會給他帶來現世的利益和榮耀,弄不好還會給他招災惹禍。他早就打定主意,書寫好后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他堅信,人們遲早會認識到這書的價值!

這一天來得不算太晚。司馬遷去世后,《史記》的手稿被他的女兒帶往女婿家。若干年后,由他的外孫楊惲(?—前54)公之于世。——從那一刻起,《史記》的光芒映照史壇,兩千多年光焰不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闽清县| 德庆县| 松原市| 金华市| 中阳县| 射洪县| 通榆县| 江津市| 河津市| 墨脱县| 伊吾县| 永嘉县| 合山市| 聂荣县| 苏尼特左旗| 辉县市| 白玉县| 陕西省| 府谷县| 北辰区| 广西| 无极县| 隆尧县| 沽源县| 旅游| 泽库县| 体育| 南丹县| 营山县| 新兴县| 商洛市| 于田县| 南京市| 汨罗市| 岳池县| 香格里拉县| 金山区| 新昌县| 扎鲁特旗|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