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博文回來了,博榮和振遠也調了沐休在家,何楊氏和三舅舅也在京城,小福星何家苗苗的滿月酒比洗三時辦得熱鬧許多,琇瑩的氣色也好轉了許多。
來的客人很多,不僅趙繼宏帶著新婚的妻子親自來了,還帶來了謝學士的賀禮。
就是博文的翰林院的同年、工部新結識的同僚、博榮的侍衛朋友們,也大多都表示了祝賀,有的是人親自來了,有的派了管家送來了賀禮。
“大姐,你看,博文和博榮這哥倆,在京城算是站穩了腳跟了?!笨粗鵁崆榈恼写艂兊牟┪暮筒s,三舅舅心里也是由衷的高興。
博文和博榮混的越好,以后對振遠的幫助也能越大。對于博文和博榮對振遠的感情,三舅舅是從來也沒有懷疑過,他現在無比的佩服自己,當時把振遠留在父母家,和博榮一起讀書的英明決策。
“唉,我也不求他們有多好,平平安安就好,你看文哥兒這段時間,多遭罪?!焙螚钍线€是心疼兒子。
“你也別急,我看振遠這孩子有主意,雖說現在只是當個小兵,聽博榮說,他表現很好,上司還想讓他當文書呢,他還不愿意?!焙螚钍吓c三舅舅感情也一直很好,她知道三舅舅的心結。
楊振遠還是在三月份初入伍了,因趙繼宏打了招呼,把他放在京畿大營里,而博榮也有兩個結拜兄弟在那里,雖說是今年新入職的,但多少也是個六品校尉,所以,也能幫著照看一些。
“唉,就看這小子的造化了,大姐,說起來,這振遠還真是拜博文博榮兩兄弟照顧了,就是振遠媳婦開的小店,也多虧有四郎在幫襯著。這份大情,弟弟我記一輩子!”
三舅舅想著自己一路跟著姐夫,從村里走出來,到府城的發展,一直到振遠兩口子到京城來發展,都是靠姐姐家孩子們的一路照應。
短短幾年,自家就遠遠超過了其他兄弟家了。雖說振遠現在只是個小兵,但他有秀才功名,也是老楊家第一個秀才呢。再說,如果過幾年能考上武舉,那就是妥妥的武官了,這么想著,三舅舅也是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咦,自家姊妹兄弟,說這客氣話,前幾年我家難的時候,還不是靠著你們照應著嗎?這賬算來算去,可算不清了?!焙螚钍闲忝废胫约乙宦纷邅淼钠D辛,也是感概萬分。
******
在苗苗辦完滿月酒后不久,何楊氏和三舅舅就回淮揚府了,同行的還有清妍和劉四郎。
因為,今年四月,清妍已經滿十五周歲了,清妍與四郎的婚期就定在五月底,四郎從年初就開始催著清妍回去了,他都有些等不及了。
時間已經進入四月,河道已經開河了,積攢了一個冬季的貨船、客船把涿州碼頭擠得滿滿當當的。
四郎指著熙熙攘攘的碼頭,對清妍說:“妍兒你看,這開海的消息還沒完全散出來,這里就這么熱鬧,等消息正式發布了,估計這里就更繁華了?!?
“咱們的貨棧大概還要多長時間?”
四郎在涿州荒地上的工地,年初就開始開工了,現在地基基本上已經建好了,因為是個建筑群,耗費的時間相對長。
“約莫著要到年底明年初了。這段時間農忙,春耕,工地上的人少,馬上碼頭上有開始忙了,估計人手還要緊張。妍兒,你說,咱們這客棧要是建起來了,是不是本朝的第一家啊?”
看了清妍的設計圖和對貨棧的規劃,四郎還是有很大興趣的。
“應該是吧,就是不知道有沒有足夠的貨源和商家,我覺得市場應該沒有問題,這里離京城很近,咱們又有吃住的地方。”
清妍對市場需求有信心,但不知道能不能有足夠的貨源,畢竟做倉儲式超市,關鍵是貨物要全。
“我覺得沒問題。我跟著船隊跑過,一個船隊,不僅是主家有十幾船的貨,就是那幾百個船員活計,每人都帶了不少貨了。到時候我去找下原來花家船隊的老人,他們有門路?!?
四郎說起來,眼睛都是亮亮的。清妍覺得,四郎還是很富有探險精神的,他對未知的的東西有極強的好奇心。
在碼頭等著上船的人很多。好在四郎找的是一艘官船,花了高價包了幾個二層的艙房,官船相對其他船只有特權,不需要排隊就率先出發了。
好像明白四郎急切的心里,官船一路暢通,很快就到達了淮揚府的碼頭。
到了淮揚府何家,四郎就跟師傅師娘商量成親的事宜了,因為離之前約定的婚期不到二十天了。
因為清妍和四郎成親過后就要回京城,何名禮就依著清妍的意思,就在府城簡單一些辦婚事。四郎還特意跟岳父岳母說,新房就放在清妍在桃花村蓋的宅子里。因為這院子也是名禮當年建的,知道清妍準備在這里成親后,里面的家具也都是名禮讓弟弟新打制的。
因為時間緊,家里的人還沒到,四郎還是拜托三舅舅幫忙辦理婚禮相關事宜。
而三舅舅也沒有推辭,一來這府城可是他的地盤,二來,四郎娶得又是他最喜歡的小丫頭,而四郎,通過這段時間在京城與四郎的相處,越是了解,三舅舅就越發喜歡劉四郎。
他現在終于明白,那么聰明的丫頭怎么會選擇這樣一個窮小子。
三舅舅現在覺得,大姐家的幾個男孩子,最合他心意得就是四郎了。博文雖然好,但一身書卷氣,讓他感覺距離很遠,博榮呢,那就還是個孩子,雖說現在是個六品侍衛了,但身上得孩子氣還是去不掉。
而四郎就不一樣了,家里家外一把手:在家里,小到燒飯熬粥抱苗苗,大到買人管家置辦產業,都安排的井井有條,還從不嫌麻煩。在外面,與衙門、朋友打交道,那也是八面玲瓏,就是博榮的一些侍衛和校尉朋友,現在與四郎,都相處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