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的邏輯:中學生高效學習策略體系
- 葉修
- 2245字
- 2021-05-17 15:54:08
自序
策略紅利
什么樣的中學生能夠取得好成績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在變化。
幾十年前,中國的教育開始緩慢地復蘇,大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焦慮程度都沒有現在這么高,很多中學生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有些老師也缺乏教育方法,甚至學科基本功都不深厚。整個教育市場上,配套措施不足,教輔資料稀缺。這個時候,能夠在學校取得好成績的往往是一些比較聰明、有天賦的中學生。我們將這段時間稱為“天賦紅利時代”。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部分區域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教育產品豐富起來了——主要是經濟發達地區。于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的重點中學開始凸顯教育優勢,因為學校的師資更好,中學生得到的教育服務更多。這個時候,好成績開始依賴外界資源了,如果一名中學生僅僅是有天賦,但缺乏優勢資源,那么他很有可能比不上另一名天賦稍弱但資源很強的中學生——天賦紅利弱化。在這個階段,一線城市和重點高中的中學生占盡優勢,此時可以稱為“資源紅利時代”。
作為對大城市資源優勢的應對,資源弱勢的小城市、縣城學校開始尋找自身困境的突破口。幾經嘗試以后,他們發現,中學生的努力程度是一個可以繼續挖掘的成績增長點。此時,整個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焦慮程度均處于逐步上升的趨勢,但分布結構暫不均衡。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學生尚未進入焦慮階段,努力程度稍弱;經濟弱勢地區的中學生則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壓力,有動力,也有機會通過更多的努力來彌補外界資源的差距。于是軍事化管理、高壓教育、題海戰術等在學校開始流行,而最早進入極限努力模式的學校和中學生,也確實獲得了努力的紅利,將勤能補拙的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此種代表是縣城中學模式,如毛坦廠中學。這個時期,可以稱為“努力紅利時代”。
隨后社會進一步發展,各階層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到今天,大部分中學生已經高度重視教育。小城市、普通中學的中學生可以勤奮地一天學習14小時,而享有教育資源優勢的大城市、重點高中的中學生也會刻苦地一天學習13小時以上——兩者之間已經沒有太大差距了。這時,努力紅利弱化。
在此期間,整個中國社會開始了大規模的互聯網建設,教育資源在互聯網上逐漸增多,于是資源紅利也弱化了。
小結一下,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我們已經走過了3個時代——天賦紅利時代、資源紅利時代、努力紅利時代。天賦不可復制,資源可以部分復制,努力則很容易復制,而容易復制的努力與可部分復制的資源已經被大規模復制,成了大部分中學生的學習基礎裝備。于是,一群角力的中學生相互張望著,不知道自己還能靠什么力量取得競爭優勢。
他們需要新的紅利。
新的紅利只能是策略紅利。
學習策略,指的是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通過調整思考方式、學習理念、學習習慣、學習行為和學習輔助,我們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如果你掌握了別人所不具備的高效學習策略,那么你相較于別人便有了優勢。
有人會感到奇怪,“學習方法”這個概念不是早就有了嗎?市面上也有很多關于學習方法的培訓課程和書籍,人人都可以買到,比如“××超級學習法”“××全腦學習法”等。既然已經很廣泛地存在了,那它還有紅利可言嗎?策略紅利還存在嗎?
答案是,還存在。因為國內市面上目前流行的學習方法,大多比較初級,并不構成真正的策略紅利。
策略紅利是中國教育領域的一個價值洼地。學習策略對學習的重要性不必多言,盡人皆知,原本早就應該流傳開來了,但由于特殊的原因,那些真正有效的策略并不常見。比如,盡管歐美教育系統已經做了大量針對學習策略的研究,但因為歐美教育模式與中國有巨大差別,所以他們的研究對我們的中學生并不怎么適用。比如,雖然中國本土也有不少學習策略的研究者,但各自有各自的問題——有的脫離一線教學實踐,只注重發論文、評職稱;有的則缺乏宏觀視野和深層理論根基。于是,真正對中國中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反而少有人掌握與推廣。
本書要做的,就是把這個空缺補上,向因學習而感到迷茫的中學生釋放新一輪的紅利——策略紅利。
本書將給出一套較為完整的學習策略體系,幫助中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提高總體的學習效率。這套策略體系包括幾條重要的學習理念,如學習中心論、學習的哲學等;包括幾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如結構化思維、流程思維、信息循環等;還有幾種重要的綜合性方法,如記憶策略、時間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等。
這些學習策略有些源于我對教育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有些源于我對其他學科領域經典理論的遷移應用,有些則源于我的大量實踐操作經驗。這套策略體系由我十余年的學習、研究、實踐積累而成,已經在很多中學生身上實踐過,幫助他們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現在,我將這套策略體系寫成本書,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中學生。如果你對學習有類似下面的疑問,那本書一樣能夠幫到你:
? 我和同桌都在認真學習,為什么他學得比我好,難道是智商的差距?
? 為什么我對做過的數學題印象很淺,感覺好像總有做不完的新題?
? 老師講課時明明都聽得懂,為什么自己做題時就不會?
? 錯題本有用嗎,我們需要整理錯題本嗎?
? 怎樣復習才最有效?
? 瑣碎的知識點總是記不住怎么辦?
? 聽課效率低該怎么辦?
? 每天的時間該怎么安排才合理?
? 如果老師的講課風格不適合我該怎么辦?
? 為什么我總是學習狀態很差,無精打采?
……
有了學習策略的幫助,中學生們不僅能夠取得新的競爭優勢,還能夠從“努力學習而沒有效果”的苦海中解脫出來,驅散焦慮、迷茫、恐懼的情緒。如果你恰好是一名追尋高效學習方法的中學生,或許本書將帶你踏上一片新大陸。
祝你閱讀愉快。

掃描二維碼,關注學習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