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銀行風險與規避法律實務應用全書作者名: 張金鎖本章字數: 6653字更新時間: 2021-05-17 10:54:00
第十四節 資金證明
案例15:出具虛假資金證明,具有過錯承擔賠償責任
摘要:銀行出具存款證明書,供申辦企業驗資。驗資報告出具后,銀行又將該款項按存款人的意圖轉走,屬于故意提供虛假的資金證明的行為。該行為侵犯了與申辦企業進行正當交易并對其依法享有債權的市場主體的合法權利。
1996年3月26日,杭州中新工貿總公司商業分公司(以下簡稱中新公司)與杭州大學實驗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杭大信用社)簽訂一份借款合同,約定杭大信用社借給中新公司3300萬元,借款用途為“臨時周轉”,借款期限2天。當日,杭大信用社將上述借款劃到中新公司賬戶上,中新公司即將其中1800萬元和1500萬元分別轉給了浙江省鄉鎮企業發展公司(以下簡稱鄉企公司)和杭州景達貿易公司(以下簡稱景達公司)。該兩公司亦于當日,以“往來款”名義,將兩筆款項轉到了金都公司在杭大信用社開立的驗資專戶上。同日,杭大信用社為金都公司驗資而出具了兩份《銀行存款證明書》,一份證明書載明:茲有股東景達公司在本行開設的臨時賬號7708243020401中存入資金1500萬元,作為金都公司開辦的注冊資本,待該企業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后,由本行負責將上述資金全部劃入該新辦企業的正式銀行賬戶。在另一份證明書上,除將“股東景達公司”改成“股東鄉企公司”“1500萬元”改為“1800萬元”之外,其他記載內容與第一份存款證明書相同。杭大信用社還出具了證明1500萬元和1800萬元劃入金都公司驗資專戶的進賬單。據此浙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證明設立金都公司的3300萬元的注冊資金已全部到位。同日,杭大信用社應景達公司和鄉企公司的要求,以退驗資款名義,用內部特種轉賬傳票,將金都公司驗資專戶上3300萬元驗資款劃回中新公司的賬戶,接著又將該款從中新公司的賬戶劃回該社自己的賬戶。同年5月23日,經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金都公司成立并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1995年5月至12月間,景達公司在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市分行(后變更為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營業部,以下簡稱農行浙江營業部)透支借款共計3884萬元。1996年10月21日,農行浙江營業部與景達公司、金都公司簽訂一份保證擔保借款協議,約定:景達公司在1996年11月30日至1997年12月31日期間分8次償還借款3884萬元,金都公司在此償還期間內對景達公司的還款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保證。因景達公司未按期歸還,金都公司亦未盡保證義務。農行浙江營業部遂訴至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該院判令景達公司償還3784萬元借款,金都公司對景達公司的還款承擔連帶責任。但在該案執行過程中,因被執行人景達公司、金都公司已無財產可供執行,且已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該院裁定此案終結執行。
1999年8月12日,農行浙江營業部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起訴杭州市商業銀行,后又追加西湖支行為被告,提出西湖支行的前身杭大信用社向金都公司出具了虛假的驗資證明,請求該院判令被告承擔3300萬元的賠償責任,并承擔訴訟費用。該案訴訟過程中,農行浙江營業部將其本案債權轉讓給了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杭州辦事處。
◎裁判要旨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在《銀行存款證明書》中,杭大信用社不僅明確證實3300萬元的驗資款已經到位,而且還承諾待金都公司領取法人營業執照后,由其負責將上述資金劃入正式的銀行賬戶。然而,杭大信用社違反該承諾,在3300萬元驗資款進入金都公司驗資專戶的第二天就又將其轉出,并最終劃回到自己的賬戶。在沒有取得有關部門出具的撤銷該公司注冊申請通知(或證明)的情況下,這種劃轉企業驗資賬戶內注冊資金的做法,違反了國家有關驗資專戶管理的規定。杭大信用社明知其出具了存款證明卻又將款項轉走的做法,違背了金融機構的職責和信譽要求,屬于故意提供虛假的資金證明的行為。該行為侵犯了與金都公司進行正當交易并對其依法享有債權的市場主體的合法權利。依照《民法通則》及本院《關于驗資單位對多個案件債權人損失應如何承擔責任的批復》之相關規定,杭州市商業銀行及西湖支行應當在原杭大信用社出具的3300萬元虛假資金范圍內,向杭州辦事處承擔賠償責任。因農行浙江營業部3784萬元債權是在金都公司成立之前發生的,且是由景達公司利用該行核發的金穗信用卡透支造成;1996年10月21日農行浙江營業部與景達公司、金都公司簽訂的保證擔保借款協議實質是對該透支用款的確認,而不是實際發放貸款。金都公司在農行浙江營業部3784萬元債務已經發生且不能有效追索的情況下為景達公司提供擔保,而最終無能力承保,農行浙江營業部喪失了及時向景達公司追款的有利時機。故杭大信用社應根據金都公司該過錯的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農行浙江營業部因管理不善,對該筆款項的損失亦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判決:杭州市商業銀行、杭州市商業銀行西湖支行應向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杭州辦事處賠償因原杭大信用社出具虛假資金證明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1320萬元。[61]
◎法條鏈接
1.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公司登記注冊入資賬戶管理的通知》一、公司登記注冊時,因驗資需要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應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并填寫開戶申請書,送交蓋有存款人印章的印鑒卡片,銀行審核無誤后,憑以開立公司登記注冊入資的專用存款賬戶。
二、公司成立后,應向銀行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正本)和人民銀行當地分行核發的開戶許可證,將專用存款賬戶的資金全額劃轉到其在銀行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銀行應及時辦理轉賬,并撤銷該專用存款賬戶。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為企業出具虛假驗資證明如何處理的復函》德陽市會計師事務所為德陽市東方企業貿易公司出具虛假驗資證明,并在證明中明確承諾“以上貨幣資金及固定資產業經逐項驗證屬實,如有虛假,由我單位負責承擔證明金額內的賠償責任”。因德陽市東方企業貿易公司注冊時,事實上并無資金和財產,因此德陽市會計師事務所應依其承諾對德陽市東方企業貿易公司的全部債務在其證明金額內承擔賠償責任。在山西太原南郊化工廠訴德陽市東方企業貿易公司購銷合同貨款糾紛案中,山西太原南郊化工廠申請追加德陽市會計師事務所為訴訟當事人,并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符合法律規定。經審理判定德陽市東方企業貿易公司承擔債務后,所清償債務的不足部分由德陽市會計師事務所在其證明金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即使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虛假驗資證明無特別注明,給委托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亦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驗資單位對多個案件債權人損失應如何承擔責任的批復》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出具不實的驗資報告或者虛假的資金證明,公司資不抵債的,該驗資單位應當對公司債務在驗資報告不實部分或者虛假資金證明金額以內,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會計師事務所為企業出具虛假驗資證明應如何承擔責任問題的批復》一、會計師事務所系國家批準的依法獨立承擔注冊會計師業務的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為企業出具驗資證明,屬于依據委托合同實施的民事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在1994年1月1日之前為企業出具虛假驗資證明,給委托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會計師事務所與案件的合同當事人雖然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但鑒于其出具虛假驗資證明的行為,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在民事責任的承擔上,應當先由債務人負責清償,不足部分,再由會計師事務所在其證明金額的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金融機構為企業出具不實或者虛假驗資報告資金證明如何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通知》一、出資人未出資或者未足額出資,但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不實、虛假的驗資報告或者資金證明,相關當事人使用該報告或者證明,與該企業進行經濟往來而受到損失的,應當由該企業承擔民事責任。對于該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由出資人在出資不實或者虛假資金額范圍內承擔責任。
二、對前項所述情況,企業、出資人的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仍不能清償債務的,由金融機構在驗資不實部分或者虛假資金證明金額范圍內,根據過錯大小承擔責任,此種民事責任不屬于擔保責任。
三、未經審理,不得將金融機構追加為被執行人。
四、企業登記時出資人未足額出資但后來補足的,或者債權人索賠所依據的合同無效的,免除驗資金融機構的賠償責任。
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二十四條 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及其直接責任人違反證券法第一百六十一條和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虛假陳述,給投資人造成損失的,就其負有責任的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有證據證明無過錯的,應予免責。
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四條 會計師事務所因在審計業務活動中對外出具不實報告給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其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第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在報告中注明“本報告僅供年檢使用”“本報告僅供工商登記使用”等類似內容的,不能作為其免責的事由。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院過去發布的有關會計師事務所民事責任的相關規定,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不再適用。
◎重要提示
一、注冊資金性質
注冊資金是公司向社會公示的責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業的償債能力,構成對債權人一般擔保,也是相對方判斷是否與之交易的標準之一。出具資金證明是公司成立的重要一環,是中介機構出具驗資報告和公司登記的前提。如銀行出具虛假的資金證明,將有可能使一個無能力承擔民事責任的本不該成立的企業被登記,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債權人之所以與企業進行交易,往往是基于對該企業注冊資金的信賴,而虛假的資金證明、驗資報告,則使得債權人的信賴落空,并使其基于該合理信賴所進行的交易蒙受損失。所以,在借款合同、買賣合同等糾紛中,債權人的債權損失與驗資單位虛假驗資之間應具有因果關系。注冊資金屬于專用存款,應專款專用。注冊資金一旦進入專用賬戶,并經銀行出具資金證明后,該款項所有權的處分權能便受到了限制。非依有關法律文件,如營業執照、開戶許可證、申請注冊公司撤銷通知等,任何人都不得對該款項進行隨意處置。否則,當公司資不抵債時,銀行就要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二、虛假資金證明責任的法律適用
在上述司法解釋中,雖然直接涉及金融機構驗資責任的是法釋[1997]10號與法發[2002]21號,但由于金融機構虛假資金證明責任與中介機構虛假驗資責任并無本質區別,所以其他司法解釋仍然是處理金融機構虛假資金證明責任糾紛時的參照依據。
虛假驗資責任一般是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金融機構或者有關部門,在公司設立或上市等環節因出具不實的驗資報告或者資金證明,而向合理信賴并使用該報告或證明的利害關系人所應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在民商事審判中,單純的虛假驗資糾紛并不多見,一般多為債權人在借款合同或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將驗資單位列為被告一并追究其虛假驗資責任的情形。金融機構由于其信譽良好,資金雄厚,在其向企業出具驗資報告或者資金證明的情況下,往往成為債權人實現債權的重要目標。在司法實務中,當公司資不抵債時,債權人已把公司成立時的資金證明和驗資報告是否真實作為審查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訴求銀行或驗資部門承擔賠償責任已成為債權人實現債權的途徑之一。
三、虛假驗資責任的順位
根據法發[2002]21號通知的規定,在責任承擔的順位上應首先由債務企業承擔民事責任;該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由出資人在出資不實或者虛假出資金額范圍內承擔責任;企業、出資人的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仍不能清償債務的,由金融機構在驗資不實部分或者虛假資金證明金額范圍內,根據過錯大小承擔責任。審判實踐中,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擔保責任時的順位問題。一般來說,一般保證人及抵押人、質押人承擔責任的范圍是主債務人不能償還的部分。因瑕疵出資人對主債務人財產負有補充責任,以恢復主債務人應有的償債能力,其責任承擔在實質上是主債務人責任的重要組成,所以在責任順位上應先于擔保人和驗資單位。一般保證人及抵押人、質押人則應在出資人之后,驗資單位之前承擔責任。至于連帶責任保證人,其與主債務人同屬第一順序的債務人,其責任承擔應在出資人、驗資單位之前。
◎風險規避
一、責任順位的抗辯
由于出具虛假資金證明的賠償責任為補充賠償責任,即只有公司資不抵債時,就未能清償部分在虛假資金證明金額以內承擔責任。因此,金融機構承擔虛假驗資責任的前提是,債權人已對債務人企業及出資人主張債權,并且經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債權仍得不到實現。債權人在未追究出資人出資不實責任的情況下,不能直接要求金融機構承擔虛假驗資責任。
銀行遇到此類案件時,應加大對債務人的資產調查力度,以了解是否存在轉移、隱匿財產,債權未受清償或不實出資人未能補足其出資等情況,只有在上述情況得到落實,仍不能對債權人進行全部清償的情況下,銀行才應承擔責任。
二、訴訟時效的抗辯
目前在我國立法對虛假驗資責任的訴訟時效沒有作出特別規定的情況下,虛假驗資責任仍應適用普通訴訟時效之規定。大秦公司訴玉秦公司、工行咸陽分行借款合同糾紛案:陜西高院認為,債權人追究驗資單位虛假驗資責任的訴訟時效,應從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不能償還其債務時起算。[62]
三、因果關系的抗辯
虛假出資證明責任系過錯責任,出具虛假出資證明與債權人之間的損失應具有因果關系,即債權人的損失是基于對虛假出資證明的合理信賴或使用而形成的。否則,金融機構不承擔責任。深圳市商業銀行寶安支行與湖南長煉興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民鑫事業有限公司、廣東金匯源投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西北亞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吳忠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國安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返還資金保證合同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2007)民二終字第26號民事判決書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的主要問題是寶安支行是否應當就金匯源公司對興長公司的擔保債務承擔出具虛假資金證明的賠償責任。2004年1月1日,興長公司與民鑫公司、金匯源公司就民鑫公司拖欠的興長公司保證金本金1.3億元簽訂了還款協議書,金匯源公司對該筆款項的償還提供了擔保。金匯源公司于同年1月5日在工商登記中將公司注冊資本由原5000萬元變更為3億元。一審庭審中有關當事人提交了同年2月6日加蓋有寶安支行公章的銀行詢證函,該詢證函載明2月6日金匯源公司在寶安支行的0282100346110賬號內由金匯源公司的股東西北亞奧公司、吳忠儀表公司和青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共計繳入了2.5億元投資款,但后經有關法院查詢,上述資金證明虛假,金匯源公司追加的注冊資金并未實際繳付到位。寶安支行是否應當承擔出具虛假資金證明的賠償責任,應當視其是否出具了上述加蓋其公章的虛假資金證明,以及興長公司有關金匯源公司提供擔保所造成的損失是否基于對寶安支行出具的虛假資金證明的合理信賴或者使用所造成。即本案中寶安支行是否存在侵權行為,以及興長公司的損失發生與寶安支行的侵權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是認定寶安支行是否應當對金匯源公司的兩個瑕疵出資股東即西北亞奧公司和吳忠儀表公司不能承擔瑕疵出資責任時,在虛假驗資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關鍵。鑒于興長公司與金匯源公司簽訂保證合同時,加蓋有寶安支行的銀行詢證函尚未出具,興長公司并非基于對該銀行詢證函上載明的追加出資內容的信賴而簽訂的保證合同,其有關金匯源公司因追加出資不實所造成的擔保責任不能完全實現的損失與加蓋有寶安支行的銀行詢證函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興長公司與金匯源公司簽訂保證合同時,雖然金匯源公司的章程和股東會決議對追加出資已經做出決議和記載,但章程的記載與股東會決議的通過與寶安支行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沒有任何關系,興長公司應是基于對金匯源公司的信賴簽訂的保證合同,而非基于對加蓋寶安支行公章的資金證明的信賴,因此,興長公司關于寶安支行應當對西北亞奧公司和吳忠儀表公司瑕疵出資責任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關于寶安支行出具資金證明系補充驗資行為,即使出具在保證合同簽訂之后仍應視為對其予以使用的認定不當,本院予以糾正。寶安支行關于興長公司與金匯源公司簽訂保證合同與加蓋有寶安支行公章的資金證明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其在本案中不應承擔出具虛假出資證明責任的上訴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對于加蓋有寶安支行公章的資金證明是否系寶安支行出具、公章是否虛假等,因不影響本院認定寶安支行不承擔興長公司的本案債務,故本院不再予以審查。如果上述資金證明確系寶安支行出具,其雖然不承擔本案債務,但并不能當然免除其他有關出具該虛假資金證明的賠償責任。[63]
- 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的法律規制
-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法律法規全書(含典型案例及文書范本)(2018年版)
- 憲政與行政法治評論(第七卷)
- 行政規則的司法審查強度:基于法律效力的區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含草案說明)(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法典:注釋法典(2018年版)
- 圖解立案證據定罪量刑標準與法律適用(第3分冊)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含草案說明)(2018年版)
- 行政訴訟法要點解答
- 行政立法原理與實務
- 論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兼論行政行為構成中的意識要件
- 交通事故法律適用全書(第五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含草案說明)(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