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適用指導與疑難注解
- 馮江
- 3850字
- 2021-05-12 17:35:00
前 言
無論是專業的法律人還是涉刑的當事人,都可能會有以下深切體會和苦惱:
(1)法律條文抽象難懂,或者內容泛泛而陳。如什么是極端主義,什么是會道門,怎樣為防衛過當,怎樣為情節嚴重等,必須結合法律解釋才能準確理解和適用。
(2)各種法律解釋和司法規定源出多門,有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解釋,也有最高法、最高檢的司法解釋,還有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門的司法文件,但這些法律規定沒有集中統一的查詢之處,相關專業網站或書籍的內容也鮮有集成,或者效力不明,珠目混雜。
(3)在正式的司法解釋之外,還有各種司法通知、規定、電話答復、會議紀要等規范性文件,無一例外都會對司法實務產生實質的影響,“兩高”也自稱其為“司法解釋性質文件”,讓人難以全面、及時掌握。
(4)司法解釋和規定有的嚴重滯后,有的卻頻頻更新,無法直觀地辨別其法律效力。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于1984年3月24日發布的《關于正在服刑的罪犯和被羈押的人的選舉權問題的聯合通知》至今仍然發揮著法律效力,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14年9月5日發布的《關于辦理鄰氯苯基環戊酮等三種制毒物品犯罪案件定罪量刑數量標準的通知》已經實際失效。
(5)眾多法律規定之間經常互相沖突,條文競合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縱使專業人士有時也難以適從。比如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綁架后殺害被綁架人的,《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關于相對刑事責任年齡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有關問題的答復》(高檢研發〔2003〕13號)認為應該認定為綁架罪;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6〕1號)則應該認定為故意殺人罪。[1]
(6)大量行政法律規定和部門規章,對刑事責任的認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對恐怖活動、間諜活動的認定,主要依據《反恐怖主義法》《反間諜法》的界定;再如交通肇事罪、虛報注冊資本罪等,都可能隨著《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司法》等行政法律規定的變化而影響其定罪和量刑。
(7)有的行政法規還會直接衍生出新的刑事責任行為。如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違反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的人身安全保護令,情節嚴重的,也可以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國際海運條例》(國務院令第666號)第五十一條規定:非法從事進出中國港口的國際海上運輸經營活動以及與國際海上運輸相關的輔助性經營活動,擾亂國際海上運輸市場秩序的,依照刑法關于非法經營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地方性的司法文件和規定,同樣影響著對相關案件的定罪和量刑,并且地域性差異明顯,甚至互相沖突。比如,《公安部關于對同性之間以錢財為媒介的性行為定性處理問題的批復》(公復字〔2001〕4號)規定:不特定的異性之間或者同性之間以金錢、財物為媒介發生不正當性關系的行為,包括口淫、手淫、雞奸等行為,都屬于賣淫嫖娼行為。但《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介紹、容留婦女賣淫案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2007年)認為:介紹、容留婦女為他人提供手淫服務的行為,不屬于刑法明文規定的犯罪行為。
正是基于上述切身的感觸,筆者對數千件涉刑司法文件進行了逐一的校審,辨析其時效性和適用性,歷時年余,數易其稿,終于完成了集條文注釋、相關規定、立案標準、量刑指導于一體的《刑法解釋與適用全書》(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5月),并借此機會強烈呼吁有關機構在制定新的法律、規定時,應該:[2]明確其適用范圍和有效期限,超過有效期限的,必須經修訂重頒才能繼續適用;②明確廢止或修改已經不適用的舊法律規定,而不能籠統地規定“若有沖突則以本規定為準”①;③對于未被宣布廢止的法律文件,若與上位法或新法規相沖突,法院不得據以判案,相關單位和公民也可以提請立法監督機構審查其合法性。
該書由于資料全面、內容新穎、辨析準確、注解詳細,并且編排科學、查閱方便,在市場上獲得了極大的歡迎,在業界也得到了高度的評價,這是對作者的認可和鼓勵,更體現了人們對刑法適用書籍的需求和期待。
在過去的兩年里,隨著社會的發展、轉型與變革,我國對《刑法》進行了第十一次修改,“兩高”和相關部委也更新了許多法律規定。比如,《公安部法制司對麻黃草收購有關問題的請示批復》(公法〔1998〕7號)曾在征求國家禁毒委辦公室、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意見后明確答復青海省公安廳:“㈠麻黃草既是生產麻黃素的主要原料,也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中草藥,不能視為毒品原植物。㈡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或規章,對跨省、區收購麻黃草沒有限制性規定;對于國家定點生產麻黃素的生產廠家能否委托單位或個人異地收購麻黃草也沒有限制性規定。”——但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國家對麻黃草的挖采、販購已經實行了嚴格的許可證制度,并規定對以制造毒品為目的的采挖、收購麻黃草的行為,無論涉案數量多少,都以制造毒品罪定罪處罰。等等。可見,一本好的法律書籍,必須常備常新,不斷修訂和完善,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生活,真正發揮法律適用指導的作用。
為此,本書針對刑事立法和司法情況的變化,在《刑法解釋與適用全書》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對已經廢止或實際失效的司法文件進行了全面梳理、仔細甄別和詳細標注,并根據讀者的建議,大量補充收錄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公安部以及其他相關部委針對刑法適用問題的相關意見和司法文件,同時增加了相關的行政處罰規定,以及“兩高”發布的指導性案例。
本書修訂后,正文順序依然與《刑法》一致(為便于闡述,個別條文的順序有調整);附錄中則收錄了刑法的歷次被修改情況、1979年刑法、已被廢止的刑事司法解釋,以及所有的指導性案例,以供讀者查閱。全書體例如下:
【××罪】在刑法條文的序號之后、正文之前,說明條文內容的要旨或對應的罪名;如果條文內容有修改或罪名有變化,則在腳注中說明。
【條文注釋】對刑法條文內容的基本釋義和必要說明,包括術語的釋義、構成犯罪的基本要素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置于條文的正文之下。注釋內容主要以立法解釋、司法解釋以及相關法律規定為依據,同時參考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寫的《刑法釋義》(法律出版社第5版)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刑法室編寫的《刑法解讀》(中國法制出版社第4版)的相關內容,并對書中的陳舊觀點進行了甄別和更新。
【配套規定】現行有效的、與刑法條文配套的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其他司法文件。原則上按發布的時間順序,將其相關規定拆解、分別嵌入至對應的條文下面,并標明其制定機關、發文字號、文件名稱、發布與施行時間等內容。
【立案標準】最高人民檢察院(或者聯合公安部或解放軍總政治部)制定的對各刑事案件進行立案偵查和追訴的標準。
【量刑指導】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對常見法定和酌定量刑情節的調節幅度和常見犯罪量刑的指導性意見(包括量刑的步驟和量刑情節的適用等)。
【指導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根據“兩高”分別發布的《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指導性案例對各級司法機關的審判和檢察工作都有指導作用。
另外,本書除了在常規內容上做了許多分類集成和闡述注釋等技術性工作,還做了以下三項艱難、繁瑣,而又必要、有意義的工作,這也是本書的特色所在:
1.對現行有效的數百件司法文件進行了仔細辨析,甄別其實際法律效力,同時研討、論證了各司法規定之間可能存在的沖突,并進行了專業的注解。
2.詳細標注了刑法條文的歷次修改情況,以及罪名和立案標準、量刑標準的變化情況,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適用刑法。
3.在條文注釋或配套規定中,嵌入了《反恐怖主義法》《反間諜法》《反家庭暴力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辦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等各種行政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同時標注其更新與廢止情況),以便讀者準確理解和把握刑事責任的認定。
本書由江西理工大學馮江和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葛曉燕擔任主編,河南科技學院申艷艷、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人民檢察院李贛逢和定南縣人民法院熊贛周任副主編,全書由中央軍委政法委員會常和主審。參加編寫的還有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鐘德武、上猶縣人民檢察院周曉冬、北京安朗律師事務所張生貴、陜西金鏑律師事務所舒慧、國防科技信息中心陳茂良、新法制報曾而禮等。法律書籍的編寫是一項復雜、謹慎的工作,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和幫助。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法律專業網站、知名博客、論壇和微信公眾號的關心和指導,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為給讀者呈獻一本優秀、實用的法律書籍,本書作者挑燈伴月,夜以繼日,對全書進行了反復修改,力求準確、全面、簡潔、便于查閱、理解和案例適用。但由于時間緊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并且各種司法性文件零散繁多、更新較快,書中內容雖經仔細審校,仍可能存在疏漏或紕誤,懇望讀者多多涵諒和指正。
另外,考慮到法律、法規的更新情況,本書讀者如果將購書發票掃描發送至本書作者郵箱,可以免費享受一年的法規更新服務,以感謝讀者的厚愛和支持。我們的聯系郵箱是:Knight.F@139.com
作者
2016年4月17日于贛州書香閣
[1]類似這樣的法規沖突情形,本書中有大量的研討和標注。
[2]2015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五次會議修訂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工作規定》(高檢發研〔2015〕13號,2015年12月31日印發,2016年1月12日起施行)。新《工作規定》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制定新的司法解釋,以往司法解釋不再適用或者部分不再適用的,應當在新的司法解釋中予以明確規定。但在此后發布的司法解釋中,類似的現象仍然比比皆是,未見明顯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