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做一個民元報人夢
- 元周記
- 楊早
- 1065字
- 2021-05-11 09:29:27
2012年春節,離民國元年整整一百年,我在長沙的苦寒中,搓著雙手,開始用鍵盤抄錄1912年的《申報》,每天抄100年前同月日的報紙,但凡有興趣的條目都全文照抄,或摘要。
抄寫對象是影印本電子掃描版,在13寸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上,要放大到能看清的程度,就必須反復左右拖動畫面。好在假期晚上沒什么事,一般等到全家人都看完電視去睡覺,我也差不多抄完這一日的舊聞。
如果我能穿越回抄報的第一天告訴自己:這項工作幾乎每天耗費三個鐘頭以上,看書觀影的時間大半讓渡,每月抄寫的字數超過十萬字。估計我立刻就放棄了。
可能是抄報抄得太多了,那些新聞、時評與廣告,每天往眼睛里撞。即使身體休眠,它們也還繼續在后臺運行,在腦海里做布朗運動。
運行著運動著,我就在夢里變成了一位民國元年的報人。
每天坐在報館里,一邊看時事新聞,一邊琢磨這都共和了,從本埠到全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都有哪些不同。
有時我也被派出去采訪。走在街上,來到會場,感覺滿街都是同行。
1912年,民國元年,是新聞大爆炸的一年。
僅僅1912年上半年,全國報紙由100多種猛增至500多種,北京的報紙,則從清末的十余種,驟增至90多種,首次從數量上超過了近代中國的報業中心上海。
這么多報紙,盡管濫竽充數的不少,但總體上對新聞、評論的需求量非常巨大,信息的價格也就水漲船高。這年頭當報人,還算是不錯的買賣。一般潤例是這樣的:
新聞無分國內國外,概別為特別普通二種:(甲)凡有關國內國際政治上諸大問題為特別新聞;(乙)普通新聞不拘何等事項……(甲)特別新聞每采登一則,大洋一元;(乙)普通新聞每采登一則,大洋三角……
還有,“……本館征文:一社說,須滿五百字,以一題為一篇,每篇洋三元。譯件,每三百字酬洋一元……小說,每千字酬洋三元,但須擔任全部責任,逐日寄來……”
這年頭,兩毛錢就能在小館子好好地撮一頓,糧食比前兩年漲價不少,但一石中等米也只賣五六塊大洋。采寫幾則新聞,編譯幾篇時評,就能成為中產,過上小康生活。
西方列強也都在觀察這個他們尚未承認的年輕共和國。中國記者寫的中英文稿件,《字林西報》《北華捷報》還有各大通訊社,也是收的。
一個夢接一個夢,抄報抄了一年,夢就做了一年,民國元年在我夢里流淌了一遍。就這樣,我在夢里體驗了一把民元辦報的感覺。
偶爾醒來,帶著夢中的迷惑,我也會搜索一下記得的名字或事件,將必要的信息附在舊年新聞之后。
于是有了這本《元周記》。
有些夢里做的專訪,寫的速記,甚至在夢里已經被排版出街的,也照著夢里的樣式,附在同月,算是一種“虛擬現場”。
讀完這本書,請你說說,我要是真的回到民國元年當記者,是不是也能混一碗飯吃?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