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系鈴人,解鈴人
- 星幕傳
- 醬爆兔頭
- 6027字
- 2022-02-07 18:16:12
京師,皇宮,御書房。
承武帝微笑著將那章戰報放到龍書案上,隨即身子微微后仰,靠回鎏金椅。看得出來,老皇帝心情很好。
這幾天,戰報接踵而至,今天,已經是第四封了。
捷報頻傳。兩天前,兇神騰根伏誅,十萬攝魂教徒被朱雀翎全殲于靈竹道。昨天,賀蘭州在賀蘭明的主持下,掃蕩基本完成,州內邪教據點,十中已去其八。雖有剩余,但那些殘黨,已絕非州軍與洪武寺的對手。
而今日戰報上表,朱雀翎長驅直入,一日內,橫掃歡州東部。州內攝魂教徒紛紛授首。歡,賀蘭兩州,大局已定。
奉王令,朱雀翎會在徹底平定歡州之后,途徑賀蘭州,劍指位于西南邊角的達州,若攝魂教退,朱雀翎則進取。若攝魂教不退,朱雀翎即強攻。禁軍將長驅直入,一路攻伐,直至達州上方的孟州,然后陳兵孟州北境,牢牢的抵住寒州南部。
那是要害所在,只要朱雀翎到達那個位置,攝魂教將如鯁在喉,徹底進退兩難。
這一萬赤甲朱雀翎攻勢如火,戰力超群。輕重騎可隨意轉換。輕騎掃蕩疾行,重甲攻城復地。雖只萬騎,其行進效率,攻伐能力,卻遠勝十萬大軍。這是千刃軍所無法比擬的存在。
畢竟,這兩支軍隊在創立之初,就有著完全不同的方向。禁軍千刃軍,旨在守衛京都。所以偏重甲,注重防御以及陣列布置。
而朱雀翎是在極南之地磨煉出來的虎狼之師。因其數量有限,遠輸南蠻勇士,所以只能游擊,以速度建立戰術優勢。從而在戰場之上謀求可能。
戰場局勢千變萬化,朱雀翎經歷十年戰火,損耗了數十萬苗疆女子,才有了今日的戰力。
其對戰場局勢的判斷,各種裝備的應用,戰術,戰法的使用,可謂爐火純青。
輕甲急行軍,圍攻襲擾。重甲正面突進,強勢破陣。騎射,步戰,陣列戰,攻城戰無不精通.................
那是在沙場中摸爬滾打,用生命跟年歲積累出來的,遠非尋常軍隊可比。
所以突邊掣肘的是朱雀翎,而不是北線的千刃軍。因為,注重防御的千刃軍,在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如不出意料,朱雀翎將會在一個月內抵達既定地點,若沿途攝魂教避戰回撤,這個時間,可能還會來的更早。
而只要朱雀翎抵達孟州北部,哪怕其他方位的天朝兵力還沒有壓制寒州邊境,這個包圍網就等于已經形成了。
因為忌憚朱雀翎突然北上,就算包圍網還沒有壓縮過來,攝魂教也不敢分散兵力去破壞包圍網的形成。
南有朱雀翎,北有千刃軍。兩支最強的天朝軍隊,形成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鉗形攻勢。
試問,他攝魂教怎么敢動?他只能龜縮寒州自保。然后眼睜睜看著寒州東部四州的那些臨時軍隊,慢慢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然后匯聚到寒州東部。而只要那數十萬匯聚而成的大軍連成一片。
寒州六十萬攝魂教徒,將徹底成為困獸。到那個時候,就不是棗拉國跟攝魂教包夾西部邊軍了。攻守之勢也將徹底逆轉.............
而要形成這個局面,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毫無疑問,就是寒州南部的這個朱雀翎。
承武帝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徹底解開了朱雀翎的封印,讓朱雀翎滿編。
浦宗康作為兵部尚書,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盡管有些憂慮,但卻完全沒有絲毫異議。
形勢迫人,一切以大局為重。
內閣所有大臣在這件事上的看法都出奇的一致。
但是,他們忌憚蒼龍王。忌憚那個已然立國,實力雄厚的東海靈宮。
其戰力之強,武有十余宗師境以上的絕世高手,兵掌朱雀翎。財物輜重遠勝此時的中原天朝。再看勢力分布,此時此刻,天下誰人不知,那肅州青天宗,利州寒霜閣,皆是靈宮盟友?
雖不知其中緣由,但那寒霜閣這兩年的一應舉動,早已明示她們就是白星幕的門下。掌門寒霜子,那位天下第一美人,更是毫不避諱的出現在白星幕左右,甚至就那么光明正大的入住靈宮之內。
她萌動春心,已然成為白星幕的女人,亦或是她乃白星幕生母。對于種種流言蜚語,這位匯聚天下人目光的仙子,全然不在乎。不辟謠,不解釋。從始至終,一副包括老娘在內,整個寒霜閣都是白星幕的,隨你們怎么說的態度。
而更讓世人吃驚的是,寒霜閣這種超級門派依順白星幕也就罷了。如今,青天宗這個天下第一宗,竟然也表露出唯白星幕馬首是瞻的態度。
而且沒有絲毫掩飾....................
若說靈宮閣能憑一己之力對付天下武林,哪怕有寒霜閣助力,倒還不至于。但如若加上青天宗,那么,這個天平將會徹底傾斜。
更有西北古劍閣態度曖昧,劍圣穆行舟關門弟子陳玨敏,已是靈宮閣的六爺。
加上即將嫁于白星幕為妃的寧西獸王谷二小姐。要知道,寧西獸王谷的大小姐,早已成為靈宮二爺,錢多多的妻子。
也就是說,兩家為姻親。再有谷主萬越謙跟李天勤交好。有這些關系,要說他們不是鐵板一塊,那根本沒人信。
中原十大門派,靈宮閣獨占其四。試問,如果白星幕要反,天朝擋得住嗎?這一點,誰都不清楚,誰都說不準。
所以,內閣忌憚。他們知道現在的局勢根本沒辦法考慮這個,想要破局,天朝只能依靠蒼龍王。他們憂心的,其實是承武帝的態度。
他們不明白,為什么當今圣上,太子,會如此相信蒼龍王。他們怕的不是勢力如日中天的蒼龍王,他們怕的是承武帝對此沒有防范。
然而,帝王心思誰人能猜?又誰人敢猜?
可那小太監的突然上報,卻是叫一眾大臣心中五味雜陳。
“啟稟陛下,東海靈宮,鳳靈王后奏請面圣,儀仗車隊已至南城門外待招。”那小太監跪在地上,輕言輕語的說道。
承武帝神情不改,卻是露出一絲笑顏。微微的搖了搖頭后,淡淡說道:“宣。”
這一下,大臣們紛紛面面相覷。
大戰在即,蒼龍王手握無上權利,此乃為國。然而,一旦戰事平息,赤甲朱雀翎便成天朝的最大忌憚。
而鳳靈王后身懷王種,此時來京。誰都清楚,那是入京為質的。
莫非,一切都在承武帝的掌握之中?難怪圣上如此從容。
一眾大臣心中稍安,不禁佩服起承武帝的運籌帷幄。
然而,一個時辰后的祥云殿酒宴,二人見面的第一句話,卻是震驚了滿朝文武。
“兒臣見過父皇。”鳳靈王后,代曉錦云站于大殿之上,那清甜的嗓音透著無比的恭敬,隨即飄飄下擺。
她身懷六甲,不滿三月,正是胎兒最不穩定的時候。可錦云曉竟是大禮參拜,這一下,可嚇壞了在場眾人。
“吾兒身懷龍種,快快免禮。”承武帝一臉的寵愛,連忙阻止了她的跪伏動作。
龍種????雖然蒼龍王的封號是承武帝親自封的。那九龍五爪青龍紋的御賜蟒袍,也明確的定義了白星幕一人之下的無上身份。
但龍種一說,卻又是另一個意思了。普天之下,唯皇帝一人可當真龍天子。天下只有一條真龍,那就是他承武帝。而皇帝的子女,才能被稱為龍種。
承武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稱白星幕的孩子為龍種,等于是承認了白星幕為“龍”。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榮!這一下,所有人都要重新審視那九龍五爪青龍紋的含義了。
或許是因為如今朝廷仰賴蒼龍王平亂,故而承武帝有意為止吧。就在所有人都這么想的時候。
承武帝接下去的一句話,卻是將他們先前所想,全部打破了。
“吾兒赴京,怎么也不提前通報一聲。讓朕都沒個準備。”承武帝微微招手,示意鳳靈王后近前說話。
所有人都傻了,鳳靈王后入京,竟然不是承武帝的意思................
難道?是蒼龍王的安排?一股欽佩之意,瞬間在一眾大臣的心中油然而生。
如果這是真的。那是怎樣的默契?怎樣的格局?怎樣的智慧?
這就是蒼龍王嗎?好可怕的人啊................
“兒臣思念父皇已久,近來尤為強烈,冒然入京,還望父皇恕罪。”錦云曉滿臉柔情,在身邊婢女的攙扶下,慢慢的坐在了那把椅子上。
“哈哈哈哈,吾兒前來探望,朕心甚喜,何罪之有?”承武帝撫須笑道。
酒宴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期間,父女二人相談甚歡。話題內容全在表達思念,以及東海治理上,絲毫沒有提及西部戰局。
就像是一次尋常的省親,直至酒宴結束,除了鳳靈王后表示想在宮中小住,這一在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外,就再無其他特殊之處了。
皇宮外,一應車馬旅居,陸續離開。一眾大臣心中皆有思量。
其中,心思最重的,莫過于兵部尚書浦宗康。
“宗康還在憂慮?”吏部尚書張廂,微笑著近前說道。
浦宗康原先只是在自家車馬前撫須發呆,忽聞身后有人喚他,轉身苦笑道:“嗨,雅居啊,我只是一時心中五味雜陳,思緒混亂吶。”
“看不透?”張廂笑著問道。
浦宗康一撫頜下胡須,笑著點了點頭,長嘆道:“看不透啊.............”
接著,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他們的宅邸本在同個方向,往時若有大事,二人散朝后也會像現在這樣,并肩而行,一路探討。只叫車馬在身后,遠遠的跟著。
“你官拜兵部尚書,此事確該憂思。”張廂負手說道,他知道浦宗康憂慮甚深,所以陪他說說話。
浦宗康自知老友心思,故而直言不諱的說道。“既受皇恩,也是做臣子的本份。怎敢輕殆。遙想當初,京不語上奏圣上。說那年輕人雄才內斂,修為潛藏,為人忠義,玲瓏八方。日后必定會有無上成就。或是武林至強,或是主宰一方,或是忠臣良將,或是亂世虎狼。當時,我還覺得京不語是否過于夸大其詞,現在想想,所言非虛啊.................”
“哦?有這種事?”張廂悠然一笑。
浦宗康點了點頭:“彼時,蒼龍王還是素衣,來路不明又深得昭月公主歡心。京不語為防他另有所圖,又怕公主為情蒙眼。這才多次請奏。陛下準奏,派遣影衛南下。之后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天字臺魁首,救福臨,戰碧水。一朝成名了,哈哈哈哈。”張廂撫了撫下頜。
“觀蒼龍王近年之表象,實乃忠義之士。他多行俠義,幾救黎明與水火。靈宮閣更是護得定州安泰,保證了我朝錢倉。按道理,我不該疑他。可如今天下動蕩,我朝根基動搖,內憂外患。而蒼龍王一人之下,執掌朱雀翎,統御東海靈宮,主宰一方。有能力反是一回事,想不想反,又是另一回事了。誒!不光是我,滿朝文武都有此慮,包括你張廂,你敢說你沒擔心過?”浦宗康說道最后,情緒微有起伏。
張廂微笑點頭:“可陛下卻全無此慮。”
“正是啊!嗨!我擔心的就是這個...........”浦宗康皺眉說道。
“東海靈宮雖有定州一地。但其主要根基卻在海上。靈宮島蒼龍所在,海上天氣,海況,皆由神意。縱有百萬水師,亦是枉然。”張廂平靜的說道。
“近可覬覦中原,退可安居東海。可謂立于不敗之地。又手握重兵,能號令群雄。青天宗,寒霜閣,東海靈宮,呈三角地緣,勢力輻射整個中原東部。彼此又互為犄角。更有古劍閣,寧西獸王谷雄霸西北武林。最可怕的是,其手下門人皆唯他馬首是瞻。人心如此穩固,試問何事不可圖之?”這些憂慮,浦宗康其實藏在心中很久了,今日或許是個機緣,他算是一并說了了事。
張廂還是點了點頭:“人言,閣中女子,皆奉蒼龍王為日月,我本不信。后妃姬妾還則罷了,女奴婢子即使入籍,古今又有幾人會真心侍以夫綱?今日,我觀靈宮隨行之人。凡靈宮女子,上至王后,下至婢女,皆畫遠山,薄施檀暈。侍主之忠貞,叫人驚嘆吶...............”
所謂遠山,意為遠山眉,是一種女子眉形。遠山眉,眉如煙云,浮映遠山。此眉通常為丈夫在外的女子所畫,有望無所及,翹首以盼之意。表達的是對情郎的思念。但遠山眉也并非這類女子的專屬。畢竟,這種眉形非常好看,而且比較通用,搭配各種眼型都很好看,頗受天下女子的喜愛。
而自白星幕遠戰西北開始,閣中女子自畫遠山,其意旨在表達思念,期盼他平安歸來。
“那些婢女雖舉止端莊,恭敬識禮。但神情清冷,不卑不亢。看得出來,頗以身屬靈宮而驕傲。然,蒼龍王只此一人,后妃皆為傾世之姿。那些婢子女奴又要如何博其傾心?就算偶有臨幸,又能寵幸幾人?不過寥寥數人罷了。可即便如此,那些婢子卻癡心依舊。莫不是拋卻自身幸福不要,立志要為其主守身一世?你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張廂感嘆道。
浦宗康見他說出其中緊要,立馬應承道:“說的是啊...............若要說蒼龍王容顏絕世,眾婢女為其所迷,那閣中男子又如何解釋?他那幾個八拜結交的兄弟莫不是也傾慕于那副皮囊?呵!一個人就算再如何長袖善舞,八面玲瓏,也不可能掌控人心到這種地步。所以,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這些人都是心甘情愿跟隨他的。而人心所向到了這種地步,除我朝歷代皇帝之外,蒼龍王堪稱古今第一人了!”
“人心所向,位高權重。進可取,退有余。不管從哪個方向來看,問天下誰人能取奉天而代之,唯蒼龍王爾。可如今平亂之事全都仰賴王爺一人,你就算有心防范,卻也怕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西部戰事恐生變數。所以,你苦惱。”張廂笑著說道。
“嗨,就算平亂大勝之后,我也沒有制衡之法。這才是最苦惱的地方啊,雅居。”浦宗康微拍著手掌,苦澀的說道。
張廂笑容依舊:“依我看,一應布置防范,該做的還是得做。盡量周全而已。剩下的,自看天命。再者說了,本就是鏡花水月的事情。蒼龍王只是有能力謀反,又不是一定謀反。你也莫要過于杞人憂天才好。而且,王后娘娘入住京師,恐怕也是蒼龍王的意思。為的,自然就是安你我之心。周全到如此地步,蒼龍王確實可敬,可畏了。”
“當世年輕一輩,蒼龍王可謂翹楚。哈哈哈,若他不反,自然可敬,若他反了,那就是可怕了............”浦宗康聊到這里,心中積郁盡散,確實輕松了不少。
“走走走,喝茶去。”浦宗康將雙手背負,爽朗的說道。
張廂笑著用手微微點指,本是多年老友,亦在同朝為官,浦宗康什么心性,他自然知曉。看他這般模樣,自是心結已開了............
坤和宮,慶元皇后,代曉靈玥一臉慈祥的拉著代曉錦云的手說道:“既然有了,就該待在靈宮養身子。千里迢迢,也不嫌辛苦。”
錦云曉微嘟小嘴,欣然說道:“才不辛苦呢,有道是解鈴還須系鈴人嘛,女婿系鈴,自然得女兒解鈴啦。女兒要是不來,就該這滿朝文武辛苦了。”
代曉靈玥聞言一嘆,微笑著搖了搖頭,隨即溫柔的親撫起錦云曉的俏臉:“朝中大臣多有憂慮,此乃人之常情。蒙蒙莫要嗔怪。”
錦云曉欣然道:“臣子憂國,此乃好事。女兒只有歡喜,哪會嗔怪。就算女兒不來,想必父皇也有安撫之法。只是,若女兒入京,父皇也好省些精神不是?”
承武帝仰頭一笑:“釜底抽薪,你這一住啊,算是徹底斷絕滿朝文武的憂慮了。朕知吾兒孝順,只是,權衡之下,父皇更希望你能為宗祀考慮。此乃蒼龍王嫡子。吾兒還需慎重...................”
也難怪承武帝會這般言語。
錦云曉是白星幕的正妻,她肚中的這位,既是嫡子,又是長子。這個孩子可以說是東海靈宮的未來,是重中之重。東海靈宮有靈氣加持,對尋常人都大有裨益,更何況是那正在成型的胎兒。皇宮舒適,可論起養胎,卻是無法與靈宮島比較的存在。所以,作為承武帝跟慶元皇后來說,為白星幕的孩子考慮,錦云曉其實是回島上養胎更為妥當。
然而,這一點,錦云曉又豈會不知?
可如今天朝動蕩,如果能讓朝廷百官安心,一旦免去猜忌,白星幕在西部行事也能徹底放開手腳。
他將老婆孩子送到承武帝這里,就是表明了他的態度。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能放心。
意思很明白,別的東西都別給老子想,現在先全心全意掃除攝魂教。
“哎喲,不就是千里路途嘛.............先前被我男人一鬧,現在東部太平的很。女兒那旅居父皇也知道,舒適的緊。一路走來毫無顛簸,哪會有什么不爽。且不說女兒有修為在身,體質遠非尋常女子可比。更有姑奶奶同行護持,寶寶安全的很呢。現在來都來了,父皇,母后,你們就別趕女兒走了。”錦云曉小手抓著代曉靈玥的手掌,似撒嬌般的來回晃著。
代曉靈玥看著自己的這個女兒,搖了搖頭,寵溺的說道:“從小就伶牙俐齒,母后說不過你。”隨即,她將目光看向了承武帝,似是在等他的意思。
承武帝看著錦云曉那雙充滿期盼的柳葉水眸,無奈的笑道:“罷了,看西部形勢估計也不過兩三個月的事情。反正大勝歸來,蒼龍王也要入京,屆時,叫他順路把你接回去也就是了........”
錦云曉聞言大喜,小嘴甜的免不了一通感恩,逗得皇帝皇后喜笑顏開。
“只是不知,那位,現在何處?”言語之后,慶元皇后淡淡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