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科學家列傳:壹
- 楊義先 鈕心忻
- 1444字
- 2021-05-12 10:05:05
前言
伙計,這套《中國古代科學家列傳》可不是千篇一律的科學家傳喲,更不是堆砌式的科學家故事集!
一方面,本套圖書以時間為軸線,按學科進行分類,根據中國古代頂級科學家的成果和整體特色,分別在天文學、數學、醫學、農學、地理學、博物學、物理、化學、技術等方面打造一個個生動活潑的里程碑,使讀者在穿越歷史的過程中僅僅通過閱讀這些內容就可以看清中國古代各學科的發展軌跡。另一方面,通過若干具體案例,適時回答一些與科技相關的問題,比如科研的動力從哪里來,科學流派有哪些,科學家的特質是什么,科技進步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如何,文化和政策因素會對科技產生什么影響,等等。當然,由于歷史資料太少,本套圖書實在無法包含某些著名科學家(比如邊岡等)。這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上述“軌跡”的清晰度。對此,我們只能表示萬分遺憾了,畢竟在科技方面,本套圖書屬于嚴肅著作,盡量不采用根據不夠充分的傳說。
與以往介紹科學家的書籍不同的是,本套圖書將更加忠實于歷史事實,比如并不回避科學家本人的某些負面內容,但同時盡量略去錯誤的“科學結論”,以免混淆視聽。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明確意識到:科學家也是人,而不是神;科學家并非高不可攀,人人都有成為科學家的潛力。本套圖書采用章回體小說的形式,把評書、相聲和喜劇等元素融入其中,一改過去此類圖書的呆板模式,把科學家描述成為正常人,而非不食人間煙火的異類和完美無瑕的榜樣。我們筆下的科學家都將是普通人能夠接近、學習甚至超越的凡人。
有人說科學是這樣的一門學問,它能使當代傻瓜超越上代天才,但是本套圖書絕不只是想讓“當代傻瓜”超越上代天才,而且想讓當代天才成為當代科學家,成為被“后代傻瓜”努力超越的天才。所以,我們的重點不在于介紹科學家們都干過什么,而是要深入分析他們是如何干的,有哪些研究方法和思路值得我們借鑒,有哪些成功的方面值得我們學習,以及有哪些失敗的教訓需要我們吸取,等等。換句話說,如果伽利略的名言“你無法教會別人任何東西,你只能幫助別人發現一些東西”正確的話,那么本套圖書其實主要想幫助你發現一些東西。當然,最好能幫助你發現科研成功的共性。
本套圖書特別注意把握嚴肅與活潑之間的界限。在具體的科學內容方面,我們將力求嚴謹,盡量不介紹過時的和有誤的科研成果,如果確有必要涉及這些內容,我們也會予以糾正。在科學家的生平事跡等其他非科學方面,我們將盡量寫得活潑、風趣、幽默,讓讀者可以盡情享受歡樂,在笑聲中輕松了解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的脈絡。
在人物選取方面,本套圖書既尊重同類書籍中出現的名單,比如各種版本的“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的故事”等,又特別重視歷史的連續性,避免留下太長時間的歷史空白;否則,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軌跡就會顯得不清晰,連貫性就會受到影響。
在介紹中國古代科學家首創的科學成果方面,我們摒棄了以往的許多慣用寫法,比如某位中國人發明了某物,而此物又在多少年后才由某位外國人發明,等等。我們希望大家能一視同仁地看待科技界的外國人和中國人,既不自卑也不自吹,要努力用實力構建我們的自信。別忘了,與全球頂級科學家相比,中國的墨子、張衡、沈括等一點兒也不弱。各位讀者朋友,你當然也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墨子、張衡或沈括嘛!伙計加油,我看好你喲!
我們在編寫本套圖書時爭取不引用任何一個公式和圖表,而且在介紹相關科技成果時采用嚴謹的科普語言,以使讀者朋友們既能輕松享受閱讀的樂趣,又能正確地認識科學。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楊義先 鈕心忻
2020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