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盡可能的團結這些人,仇萬山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信仰。
非是信仰什么神靈,這個世界上暫時并沒有真正的神靈誕生,但在妖族統治世界的時期存在一個傳說中的生物——圣靈。
傳說中不論是妖族、精靈、還是矮人,都是圣靈創造的,而圣靈似乎又從未被智慧生物觀測到。
在妖族統治的時期,圣靈就是妖族的信仰。
隨著妖族統治的崩塌,近年來已經很久沒有生物提及這一稱謂了。
仇萬山利用來自文明世界的知識積累,將自己包裝成圣靈的代言人,借雞生蛋自稱賢者。
號稱是傳播真理和拯救世界的救世主。
博聞強記的少年改編了一些神奇的故事套在自己身上,很快就將這些沒文化的土著迷得云山霧繞。
知識改變生活。
一個來自文明世界的“知識分子”,想要通過信仰迷惑土著,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尤其是在這一個愚昧的世界。對于神棍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片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信仰這玩意兒,許是自人類誕生那一天起,便存在了。
不論是前世的二十一世紀,還是今生的三十一世紀,不論科技發達與否,都從不曾斷絕。
就連很多聽起來可笑的奇葩宗教也能大行其道,甚至很多知識和閱歷都很豐富的“文化人”也投身其中。這都是宗教力量的體現。
仇萬山有十來個忠誠的下屬,然而教授他們這些神神道道的詞匯也是費了不小的力氣。
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超越時代的見識,讓他對于身邊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可以給出相對完美的解釋,現實世界里經過歷史沉淀的各種教義,都是手邊成熟的素材。
如此豐富。
仇某人還怕忽悠不了這些腦子里都是肌肉的原始人?
可惜時間有限,這些信徒都還沒有成為正式的角斗士,所以“賢者”的信仰也暫時沒辦法擴散開來。而正式角斗士們卻很少與新人交流,同時他們也瞧不起這些新人。
待到晉升考核的時候,新人們還不知道能活下來幾個,角斗士們早已習慣了生生死死,連第一個門檻都沒有跨過去的新人,并不值得他們付出感情,或者其他任何的東西。
仇萬山也對月末的考核心懷憂慮,到時候“賢者”還得赤膊拼命,想想也是心累。
沒什么好辦法,一對一的戰斗中能用的盤外招不多,尤其是他的精靈“靠山”好像也不太靠譜。
只好更加玩命的鍛煉自己。活下來,才是一切的前提,死了,一切皆休。
午夜夢回,仇萬山有時候會想起那個沉默倔強的女孩,他上輩子是個沒有情感的殺手,這輩子是個窮困自閉的孤兒,那女孩兒算得上是走進他心靈的第一個異性。
也不知她是否與自己一樣,也是一個玩家,一個超脫者。是否與自己一樣,也在思念著他。
仇萬山深深的希望自己的第一個異性伙伴,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是虛幻的什么玩意兒。
時間一天天過去,每天的訓練依然殘酷而又痛苦,體內和體外的傷痛,不斷折磨著他脆弱的神經。
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不付出哪有回報?想要成功,想要活著,都需要拼搏。
付出努力有可能得不到回報,但是不去付出,就肯定就沒有回報。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可惜,懶惰才是篆刻在基因里的本能,那是在蒙昧的時期,節約食物和熱量的需求帶來的,難以磨滅。
就像是冰河時期,那些“強大”的生命都滅絕了,只有更“節能”的生命繁衍下來。
然而想要成功,就必須克服這種本能,否則就只能沉淪,生活也就變成了生存。
角斗士們如果克服不了本能,那么就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些角斗士們都不是自愿來到這里拼命的,他們中很多人也曾經擁有相對風光的身份,甚至相對幸福的家庭、妻子、孩子……當踏進了角斗場,這一切就都化為泡影,只剩下殺戮和死亡。
仇萬山體內的殺手的人格似乎更加淡薄了,仿佛逐漸被少年的靈魂所侵染,然而少年的靈魂卻遠遠沒有殺手冰冷的心靈更加堅強。
也不知是好是壞。
這時期的人類,雖然只能以奴隸的身份生活,但是比之妖族統治的時期,還是強出萬倍。很多人可以在精靈和矮人的城市中,以普通市民的身份用辛勤的勞動喚來食物,和生存的機會。更多的人們聚集在部落里,耕耘,繁衍。
當然,他們共同的身份都是奴隸。
奴隸沒有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罷了,就像是《血色浪漫》里的臺詞一樣。
人類不再是某一個精靈或矮人的奴隸,就像是下等種族,卻也有生存的權利。
與二十世紀的社畜一般無二,如果再有點一技之長,甚至可以生活得不錯。
畢竟不論是精靈還是矮人,在人口數量方面都不能與人類相提并論,所以他們需要人類。為了更好的奴役,也會施舍給人類一點自由。
珍貴的自由。
即便是仇萬山生活的文明世界,其實本質并無不同。只不過資本家和管理者代替了精靈和矮人的貴族身份,而剝削的手段看起來更加文明了一些。
其實是一樣的。
不一樣的是成為角斗士的那一刻起,自由就變成了最珍貴的東西。
只不過人們對自由的定義不同罷了。
角斗士們的自由最單純,就是遠離殺戮和死亡。
一個最單純的愿望,卻最難實現。
仇萬山的所謂信仰,其實是在剝奪角斗士們最后的自由,那就是心靈上的自由。
但他不在乎,他是一個利己者。
先進的宗教信仰威力無窮,而愚昧,正是散播信仰的肥沃土壤。
新人們很少有人能夠忍受信仰的誘惑,除了一個人。
這一期的新人角斗士里,有一個特別的人,一個自愿放棄了自由成為角斗士的人,他叫莫吉托。
莫吉托是個聰明人,而一個聰明人怎么會把自己賣進朝不保夕的角斗場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那就長話短說,他是一個騙子。
作為一個成功的騙子,他不僅欺騙了大量的人類,而且還欺騙了矮人,甚至還有高貴的精靈。
這騙術手段在仇萬山超越時代的眼光看來并不算多么高明,然而即便是三十一世紀,也仍然有很多人被最低能的騙術捕獲。
舉個例子,大數據就是最大的騙術。
不是說大數據不好用,而是太好用了。好比藝術培訓公司在網絡上發布一張丑陋的作品,然后用這張丑陋的作品招收的學員。稍微有點審美的人都會將其無視,然而仍會有一部分人去咨詢甚至報名。
或許對比廣告的投放量來看,只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甚至更少,算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受眾。
但幾乎一定是會有人去咨詢的。
這其實就是一種篩選,用一張丑陋的作品,就將那些可能是極少數的,毫無審美甚至智商堪憂,又有對藝術追求的人吸引過來。
更大的可能是智商堪憂的家長,后著的數量大約是前者的一千倍。
畢竟下個蛋,然后讓蛋使勁飛,這比自己去飛要舒服多了,且理直氣壯的美其名曰叫“望子成龍”。
或者是望女成鳳。
總之類似的篩選無時無刻都在運作,為形形色色的商品和服務篩選出合適的受眾。
你可以說這是各取所需,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個驚天的騙局。
畢竟人們其實并不是真的需要這些——昂貴的,可有可無的,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商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