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時,天已經黑了,我身心俱疲地躺在床上胡思亂想,奔波了一整天卻落得如此悲哀的下場,人累心更累,中年女人找工作這么難嗎?工作沒找到不說,還被人奚落,羞辱,這種感覺真是前所未有,終生難忘。
老洪看著落寞的我,心里什么都明白了。
他嘆了一口氣,勸道:“沒事,這家不行,再找另外一家,花香鎮離山青鎮這么遠,不去就不去吧,有什么好煩的。”
“你以為只是重新找一家這么簡單嗎?你知不知道他們有多么嫌棄我的年紀?”白天面試的場景猶如魚刺插在喉嚨,有痛覺口卻難言:“前臺小妹妹居然叫我‘阿姨’,我還不到四十歲啊,居然成了長輩?那個小主管比我小十幾歲,一口一個‘大姐’叫得我直起雞皮疙瘩,我有這么老嗎?還有那個經理,口口聲聲’你這個年紀’, 其實他也有四十多歲啊,不就因為他是男人嗎?想想真不公平,為什么中年男人在社會上這么吃香,中年女人卻處處被人排斥?女人的年齡為何成了原罪?”
“你也不要太悲觀了,不見得所有的工廠都會嫌棄年紀大的,好好休息一下,機會還是有的。”
“唉,只能厚著臉皮再去碰機會了,我總不能坐在家里餓死吧。”
吸取第一次面試失敗的慘痛教訓,再次上網投簡歷時,我不再是盲目亂投,我專挑有相同行業的公司投簡歷,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有相同行業產品的經驗,有些招聘單位對于年齡的限制不會那么嚴格,畢竟有客戶資源比什么都重要。
如此投了幾天,在揪心的等待中,第五天的上午,我終于接到了附近一家公司的電話,通知我去面試外貿主管,他們工廠的產品是我熟悉的音頻配件。
為了避免重蹈前一家工廠嫌棄我年紀大的尷尬再次發生,我在電話里反復跟人事專員確認:“我今年三十八歲了,你們嫌棄我的年紀大嗎?”
“呵呵,這個應該不會吧?我們老板看了你的簡歷之后,讓我通知你來面試的,如果他在乎年齡就不會讓我通知你了。”小姑娘被我的直爽逗得哈哈大笑。
“哦,這樣啊,好吧,我下午過去面試。”聽到不在意年齡的公司,我的心情瞬間放松了許多,求職的焦慮,煩惱一下子減輕了不少。
吃午飯時,我跟老洪講了面試的事情,他提醒我稍微打扮一下,免得又被別人嫌棄年紀大。
說得也是,年紀無法改變,但是可以通過打扮讓形象有所提升。
我化了一點淡妝,抹了口紅,并穿上了高跟鞋,讓原本166CM的我顯得更為高挑,端莊。
這家公司離我家比較近,坐公車20分鐘,再步行5分鐘就到了工廠。
來到前臺處,我說明了來意,前臺小妹通知人事出來接待了我,人事也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孩,時尚的九零后,她客氣地說道:“你好!請將你的身份證給我看看。”
我連忙拿出身份證遞了過去,小姑娘接過身份證看了一眼,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沒心沒肺地說道:“咦,阿姨,你只比我媽小兩歲,呵呵呵…”
來面試之前,我對這份工作原本抱了很大的期待,因為我熟悉產品,加上這里離我家近,晚上我可以回家住,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面試還沒有開始,人事小姑娘的一句無心之言,再次傷害了我這個“中年婦女”脆弱的自尊,處在這個尷尬年紀的女人最忌諱被人說年紀大,特別是被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直喊“阿姨“,如今居然說我跟她媽媽的年紀差不多大,我除了尷尬地笑笑,還能說什么呢?
對于女人來說,不管多大年紀,都不喜歡被人拿年齡評頭論足,何況像我這樣尷尬年齡階段的中年女人更加敏感,誰知越怕鬼越有鬼,接連面試兩家公司,居然都被前臺小妹叫做“阿姨”,看來我真的是老了,只是我的內心不敢承認這個事實而已。
前臺小妹妹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我的窘態,熱情地說道: “阿姨,你跟我進去找老板面試吧。”
唉,不管我對這個“阿姨”的稱呼有多反感,在這個時候必須忍著,更何況她是一個職場小白,我這個老練的中年女人在她面前自然不能輕易流露情緒的波動,否則不只是被人拿年齡說三道四,還會被人歧視情商低,人品差。
我硬著頭皮跟在小姑娘的身后,穿過一間只有三人辦公的辦公區,來到最里間的“總經理”辦公室,一位年紀跟我相仿的中年男子坐在大班臺里對著電腦看什么。
“冷總,她來面試外貿主管。”人事小妹客氣地對中年男子說道。
“哦,好的,好的。”冷總抬頭看了我一眼,朝我禮貌地點了點頭,指了指墻角處的接待椅,客氣地說道:“先坐一會兒吧。”
這個冷總給我的第一印象比前幾天面試時遇到的“郝經理”態度好多了,至少他抬頭正眼看了我,而且臉上露出了笑容,說話也很客氣, 他的熱情一下子沖淡了我心里被小姑娘叫“阿姨”的不快。
“阿姨,你先坐會兒吧,冷總等會面試你。”人事小妹將我的簡歷放在茶幾上就出去了。
“好的,謝謝!”
冷總很快就從大班臺里走了出來,坐在我對面的沙發上,拿起我的簡歷開啟了套路的面試:“你從哪里過來的?”
“山青鎮。”
“哦,山青鎮離這兒很近啊。”
“是的,坐車二十多分鐘。”
“你以前做什么產品的?”
“消費電子。”
“熟悉音頻設備嗎?”
“熟悉,我做過幾年音頻周邊產品。”
面試的程序都差不多,冷總問了我的相關工作經驗后,他明確告訴我,他不懂英文,他們工廠成立只有半年時間,目前只有十幾人,沒有外貿團隊,他還沒有自己的客戶,目前在給幾家大廠做代工,由于工廠的各項開支很大,租金,工人工資,水電費,稅費等,給別人加工的利潤很薄,而且客戶回款的周期很長,他每個月都入不敷出,根本不夠支付各項開支,他聽別人說外貿生意都是現金交易,在沒有出貨之前就可以回款,因此他也想做外貿,希望能夠利用外貿上的收益來填補加工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