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業:藝福堂12年增長10000倍的電商奇跡
- 丑故事
- 7802字
- 2021-04-29 19:26:56
景天 找到內心的熱愛
金勇,安徽合肥人,藝福堂創始團隊成員,花名“景天”,現任藝福堂總經理。
---------
景天說,
在藝福堂12年,見證了藝福堂從一家草根淘寶店發展成為“互聯網+茶業”的現代新型企業,中國領先的茶業電商品牌,茶行業中的佼佼者。
內心的激情被點燃了
2006年,我從安徽科技學院中藥系畢業,簽了一家醫藥公司,去北京做藥品銷售。
2007年年底,大學同學李曉軍打電話給我,說他和女朋友方婷在杭州開淘寶店賣茶葉,讓我有空來看看。
電話里,李曉軍的聲音充滿激情。但我想:在互聯網上賣茶葉,會有人買嗎?
帶著疑問和好奇,我決定去杭州看看。照著地址,我找到杭州閘弄口旁一個很破的架子樓。
一個8平方米的房間里擠著七八個人,包裹、貨物堆得滿滿當當。
李曉軍的爸爸、哥哥都在,還有一個我們大學的女同學也在這兒上班。居然把班里的同學也拉來了,李曉軍這號召力真是大。還有幾個小工負責打包。一群人有說有笑的,正干得起勁。
白色的墻上印著綠色的大字:“金般品質,百年承諾,您的滿意,我的追求。”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東藝茶業的經營理念:讓更多的中國人喝上更多的中國茶。”
這夢想可不小,說不定真能實現了呢。他這個人,似乎生命中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成就這份茶葉事業。
他拉著我邊吃飯邊聊他的淘寶店,我聽得入神。阿里巴巴在杭州做得風生水起,淘寶網剛剛起步,互聯網電商的大潮即將到來……雖然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我也知道這是未來的趨勢。
和李曉軍擠在閣樓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我便獨自回北京了。他勸我來跟他一起干,我說得再想想。
回去之后,我的腦海里經常浮現出閘弄口小樓房里的那番景象。大家伙熱熱鬧鬧的,充滿激情和干勁,一起做一件事。
我感覺內心的激情被點燃了。2008年5月,我辭掉了北京的工作,加入藝福堂。
他的熱愛和同學不一樣
李曉軍在我們班是個“異類”。他對醫藥專業不怎么感興趣,反而對互聯網十分癡迷。
第一次見李曉軍是大學軍訓時,他長得憨厚老實,臉上總帶著笑容。可大家都在刻苦操練的時候,他不知用什么辦法很快就“鎖定”了我們班的一位漂亮女生,方婷。沒過多久,他們就在一起了。
考試前,李曉軍會去找學霸要筆記、劃重點,臨時抱佛腳,及格萬歲。只有我們這幫老實人,拿著厚厚的課本,一頁頁背到深夜。
李曉軍自學計算機知識,白天做圖書管理員,晚上在學校周邊網吧做“網管”,每天很晚才回到宿舍。
上課他要打一下瞌睡,只需5分鐘,醒來便精神十足。
教室里有個固定位置,永遠是他的。一進門,你總能看到他坐在那兒,捧著本與計算機相關的書,看得入迷。
李曉軍是我們班第一個有手機的,在他用之前,我都沒見過手機。
有一段時間,一上課,他就掏出手機按個不停。你感覺他在玩,其實他在學習,在應用。
李曉軍想的和別人不一樣,心里早早有了未來的方向,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一清二楚。
他們家是做茶葉的,他想通過互聯網把茶葉賣出去,賣到全國各地。
李曉軍太忙了,班里同學很少有和他來往密切的,但神奇的是,大家都覺得他人很不錯。
食堂的打飯阿姨,他也混得很熟絡。別人只能拿一個橘子,阿姨會給他三個,我到現在都搞不清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的女朋友和李曉軍的女朋友是同寢室的,我們倒是經常有見面的機會。
李曉軍最打動我的地方,就是他真誠、實在。
他雖然忙,但班級活動一定會準時出現。遇到問題,他會第一個站出來幫助解決,很靠譜。
扛起來的責任
我曾經這樣問過自己:到藝福堂,在網上賣茶葉,是我真正喜歡的嗎?
在這之前,大學的中藥專業不是我喜歡的,大學畢業以后的醫藥銷售工作也不是。從小到大,我都選了別人眼中的“好”,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從沒有認真思考過。
1982年,我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父親給我報的出生日期是3月12日,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這天。我對生日沒概念,也從來不過生日。
我是家里的老幺,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
童年很快樂,可以隨心所欲地玩。在村里和小伙伴一起玩彈珠、紙包,夏天去河里洗澡,順便偷個西瓜。我們在院墻上打洞,架上木棍做的槍,分成兩隊玩打仗,絕不輸現在的真人游戲。
我最喜歡跟著父母親去集市。凌晨3點,父母親拉著板車從家里出發,走一兩個小時去集市。板車上放著大包大包的花生,我就趴在花生上面。天還沒亮,四周黢黑黢黑的。
賣完花生,父親給我買了一個橘子。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橘子這種水果,吃了一口就喜歡上了。
村里沒有橘子,只能去集市上買。越吃不到,就越期待。光是想想橘子那酸甜多汁的味道,我就很開心。是啊,這也是一種熱愛。
七八歲,我開始負責家里的后勤工作。中午我從學校跑回家做飯,炒白菜,拌黃瓜,煮毛豆。父母從田里回來就有飯吃。
暑假是最忙的時節,我們叫“雙搶”。不僅要收稻子,還得把新的秧苗種下去。全家齊上陣,一整天下來,我被曬得腦袋發蒙。
父母的為人處事對我有很深的影響。
父親曾在鄉里做過稻谷加工,見過些世面,喜歡交朋友。每年春天,父親都會買一大鐵桶茶葉囤著。過年,親戚朋友來串門,家里每天都坐滿了人,父親給他們泡茶,一人一杯,這在別家是沒有的。
父親說:“自己可以吃虧,但不能從別人身上占便宜。要做好自己,通過奮斗去獲得財富。”
我小時候挺乖的,很少惹亂子。印象最深的一次挨打,是在10歲那年夏天。我和姐姐鬧矛盾,中午吃飯時,我坐在飯桌邊使勁哭。父親聽煩了,抄起腳下的解放鞋,在我屁股上狠狠抽了兩下。黃膠底打在身上,像鞭子抽似的,我眼淚瞬間就飆出來了,還不敢哭出聲。
父親是嚴厲的。我知道他對我有期待,希望我有朝一日能考個好大學,跳出農門,不再過這么辛苦的生活。
16歲時,父親送我去縣城讀高中。校門口有一條長長的巷子,我往里面走,父親往外走。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我很想哭。這是我第一次離家,也是我第一次經歷分別。
父親只能送我到這兒了,接下來的路,要靠我自己走。
一個月回一次家,解決補給問題。我從家里拿糧票到學校食堂換大米,再帶上幾罐咸菜。寢室里,幾個同學湊在一起,你一罐我一缸,大家換菜吃。
高二暑假,家里只有我和二姐。嫂子生孩子,爸媽得趕去醫院照料。眼看著幾畝地里的花生全成熟了,必須馬上挖出來。
8月底,日頭很烈,滾燙的空氣裹在身上,大顆大顆的汗珠直往下掉。雨后的第三個晴天,我和二姐開始挖花生。水泡松了土壤,我用手抓住花生的莖桿,用力一拔,一大串花生破土而出。
這一干就是十幾天,天蒙蒙亮,我和姐姐就背著竹筐去地里。成百上千株花生,就靠我們兩個人的兩雙手。一天下來,從指甲里到胳膊上,全是泥土,掌心還磨破了皮,刺疼。
趁著大太陽,我們把成捆的花生鋪在地上曬。曬干了后再一顆顆摘下來,剝出花生米,拿到集市上賣。賣花生的錢是我們家一年的主要收入來源。
9月初,我回到學校。干完活,人一放松,便發現右手不能動了。沒過幾天,右胳膊上長出了一個橘子大小的水泡,整只手都腫了,手指也動不了。
我跑去縣城醫院找表哥,他用剪刀把水泡剪開,等里面的黃膿水流干凈,再包上黃紗布。水泡一破,我的手指就能活動了。只是胳膊上留的大疤,跟了我這么多年。
填高考志愿時,我選了醫藥學。在家鄉,大家最羨慕的職業就是醫生和老師,覺得工作穩定,說出去有面子。
大學期間,我過得很忙碌。體育委員、生活委員、學校宣傳部部長、排球隊員……扛著一堆的角色和責任,每天有干不完的活。
大冬天,天蒙蒙亮,同學們還在溫暖的被窩里呼呼大睡,我就跑去宣傳部貼海報。周末,別人三五成群出去玩,我又得守在黑板前畫黑板報。
未來的路,很遙遠,很模糊,沒來得及考慮。日子忙忙碌碌,大學4年一晃而過。
很多年后,我知道,人生是有無限可能的,只要你敢去想,努力去做。
遙遠的目標:1個億
2008年5月,我辭去了北京的醫藥銷售工作,來杭州和李曉軍一起干。
他在白金海岸租了一個店鋪,用來展示茶葉和辦公。
那是一個套間,進門左邊是茶葉展示柜,前面放著一張大茶臺。右邊是個小辦公室,里面放著一張小長桌。屋子后面還有個房間,設了幾個工位,幾個年輕人對著電腦噼里啪啦地打字,他們是淘寶店客服。
店鋪里的廁所改成了小臥室,上下鋪,我就睡這兒。李曉軍貸款在店鋪后面買了一套房子,100多平方米,用來打包發貨。
他們家一直在做茶葉生意,淘寶店也沿用了之前的品牌名“東藝茶業”。
網店生意越來越好,缺人。我來這兒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李曉軍,還有他二哥一起去人才市場招聘。
我們還沒注冊公司,也沒資料,兩手空空走進杭州的人才市場瞎逛。看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湊,拉著大學生就問:“我們是一家賣茶葉的淘寶店,你愿不愿意來一起干?”
人家不相信,覺得我們啥也沒有,肯定是騙子。連問幾天,只招進來一個人。
開公司、注冊商標刻不容緩,李曉軍給茶葉品牌取名“藝福堂”,意為“百年福氣,茶藝滿堂”,還特意找朋友用毛筆書法設計了logo。
8月2日拿到商標后,我們決定選在奧運會開幕這一天正式開業。
8月8日一大早,李曉軍的岳父去買鞭炮,開車轉了一大圈,到蕭山才買到。
晚上,大家一起擠在李曉軍的小辦公室里,電視上正放著奧運會開幕式。我們幾個人蹲在地上包荷葉茶,邊干活,邊看電視。
沒什么特殊的儀式,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頓飯。借奧運會的光,這個日子顯得意義非凡。
吃飯時,李曉軍說:“我們給未來定個目標吧。”我建議:“那就定1個億!”大家邊鼓掌邊笑著喊:“好!”
這個目標當時看起來還很遙遠。
這群親密無間的戰友
9月,我們以公司的名義去人才市場招聘,這一回效果不一樣了,一下招來15個大學生。晚上,新來的小伙子們圍坐著,一人一臺電腦,進行打字比賽。
這是客服的必備技能,大家把訓練當游戲玩,爭個你死我活,滿屋子鬧哄哄的,笑聲此起彼伏。
在藝福堂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有一股干不完的勁。上午,我和李曉軍窩在辦公室里,想茶葉的營銷方案。一張小長桌,我們面對面坐,我拿個筆記本,想到什么就立馬寫下來。
下午,小伙伴們拉著打包好的包裹到小區門口,等快遞來收。嘩啦嘩啦,每天小區里都能聽到我們拉車的聲音,特別響。
過年前單子多,我也一起打包,裝茶葉、貼標簽、打包裹,什么都干。我開著李曉軍的銀色奇瑞商務車到處去拉貨,沒多久就把杭州繞熟了。
2007年,藝福堂的年銷售額才100多萬元,到2008年已經漲了4倍,漲到434萬元。
2009年是一個轉折點,我們的年銷售額突破了1000萬元。這一年,湘潭大學的張偉(天青)來了,他負責藝福堂網站的運營。2月,我們從營銷型電商轉成了加工企業,正式入駐天貓旗艦店。
企業不能只靠貿易,背后需要有強大的供應鏈支撐,做好實體和產品,才能讓消費者更信賴我們。事實證明,這個點子踩對了。
2009年7月,我們把客服和銷售搬到了拓森科技園二樓。辦公區域旁邊就是我們的生產線和冷庫。
搬家后第一次進原料,我們用車把所有原料貨品送到園區門口,一共幾百包。我們天真地覺得,反正就兩層樓,一包包搬進去沒問題。
一包兩包還行,大家都干勁滿滿,步子飛快。到10包,20包,十幾個大學生都累得不行了。
我也和他們一起扛,以前農活干得多,體力還跟得上。但年輕小伙們哪吃過這種苦,扛得臉都發白了,還是咬牙堅持。
從凌晨三四點一直干到上午10點多,6個小時,每個人都累得滿頭大汗,手腳發軟。
我帶他們去兩岸咖啡吃飯,一人點了碗35元錢的牛肉面,大家說說笑笑,沒有一個人喊累、抱怨。
2010年,公司業績又翻了1番多,團隊成員增加到五六十個人。拓森科技園一樓原本是中鐵集團租下的,他們搬走后,我們把辦公室也放到了這兒。
當時園區食堂還沒開,吃飯成了問題。每天中午,做飯的師傅在白金海岸燒好菜,我騎三輪車從拓森科技園去白金海岸把盛滿菜的三個大鐵桶拎到車上,再騎回來。一趟3公里,每天蹬半小時三輪車。
我們讓生產部的阿姨用電飯鍋在辦公室里煮飯,員工自己帶碗。一到飯點,阿姨站在鐵桶前負責打菜,大家一個個排隊盛。沒有專門吃飯的桌子,大伙就端著飯碗站著吃。
有個同事很有意思,他剛來公司,帶了個超級大碗。阿姨一看,都不知道怎么盛飯了。他笑著說這是女朋友買的,怕他中午吃不飽。
做電商的,都是夜貓子,晚睡晚起,經常下班已經是半夜十一二點。我和李曉軍拉加班的小伙伴去吃夜宵,最常去的是鳳起路的川味觀。大家圍著冒熱氣的火鍋,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吃得酣暢,聊得盡興。
2011年,我們開始策劃子品牌的發展,“以美”由向日葵負責,“雅集”由無器負責,“茶都”由衛洲負責,開始了多品牌運作。
創業初期,同事之間沒有明顯的層級之分,也不管你是什么“總”。大家無話不談,簡單純粹,碰上再難的事,只要大伙兒一條心,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我們就是一群親密無間的戰友,每天都在打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為了有更好的發展、更廣闊的未來,我們來不及回頭看,只顧一路狂奔。
不管不顧的投入
我每天只睡5個小時,睜開眼睛就是工作,沒時間顧及其他的。
2008年10月2日,李曉軍和方婷在蕪湖結婚。我們大學班里46個人,去了35個。第二年5月2日,我也和太太結婚了,我們決定把家安在杭州。
太太畢業后在江蘇做醫藥銷售,她很支持我來杭州創業,啥也沒說就跟著過來了。她家是安徽宿州的,條件很好,嫁給我這個窮小子,委屈她了。
結婚操辦得很簡單,都是太太一個人忙前忙后,置辦婚禮用品、挑選酒席場地都是她。整個過程,我就花了5000元錢,他們家連彩禮都沒要,還倒貼了我們很多肉、菜和禮品。
結婚當天,姐姐給我找了一輛奧迪做婚車,李曉軍的銀色奇瑞商務車跟在婚車后面攝像。
接親路程200多公里,奧迪車的空調是壞的,車里又悶又熱。太太的表妹受不了了,中途下車跑去坐后面的奇瑞車。
杭州的婚房也是租的,在白金海岸10幢。一個房間自己住,一個房間放茶葉,客廳就是銷售場地。這一住就是五六年,大女兒也在這里出生。
工作繁忙,我經常不著家。太太很理解我,也支持我。
我有時候投入起來,就什么都不管不顧了。
2013年10月,小兒子出生。我白天工作,晚上在醫院陪護。太太出院后沒過幾天,我就感冒了,全身沒力氣,一直覺得心慌。
我去家附近的濱江婦幼保健醫院做了一個心電圖,醫生一看,說心臟有問題,但說不準病情,讓我去大醫院檢查。當天晚上,我下樓去超市買東西,一路上越走越難受。
晚上10點,我躺在床上,胸口悶得喘不過氣來,我打電話給李曉軍的司機,麻煩他開車送我去浙二醫院。
掛急診、做心電圖后,醫生一看,說我是心臟房室傳遞阻滯,需要馬上進重癥監護室。病房里,四周都是一頭白發的老年人,只有我一個年輕病人。父親幫我辦完各種住院手續后,便回家休息了。
我一個人在黑夜里看著天花板,心里很亂,一個個念頭冒出來,手心都是汗。太太剛生完二胎,孩子們還這么小,如果我出了事,他們該怎么辦……
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主任醫師來查房。他看了我的病歷單說,你可能是心肌炎,但找不出病因,癥狀不是很明顯。
“你平時工作很辛苦吧,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前幾天有個20多歲的小伙子,就是得這個病走的……”主任看著病歷說。
“再留院觀察幾天,不行就做手術裝起搏器。進口的五六年換一次,國產的要更頻繁些……”
那就等等再說吧,我還這么年輕,孩子又小,做了手術的話,那后半生都是個病人了。
在重癥監護室住了兩天,我轉到普通病房,一周后,我感覺身體恢復了一些。
公司在黃山的項目就要開始,11月9日的奠基儀式需要我參加。咬了咬牙,我辦了出院手續。
出差時,我走幾步就一身汗,沒幾分鐘,襯衣便濕透了。飯只能一口一口慢慢吃,每吞咽一次,全身都疼。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動不動就一陣眩暈。好不容易堅持到奠基儀式結束。
回家休養了一段時間,情況慢慢好轉。這次之后,我意識到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要拼才會贏,但也不能不管不顧。
在家人心中,我一直是個很上進的人,但我確實是個不怎么稱職的丈夫。有時候脾氣急了,還會沖太太發火。
太太的生日,我也常常忘記。有次回到家,兒子跑過來說,爸爸,今天是媽媽的生日,你啥都沒干。
結婚10周年紀念日,我也忘了。這天,我們全家去上海,晚上我看到太太在朋友圈發了一張一家四口在黃浦江邊的合影,上面寫著“十年收獲”。我才突然想起這天是結婚10周年紀念日……
太太很賢惠,一直少有抱怨,只是覺得我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憑著一股熱情和對同學的信任,我加入了藝福堂,開始了網上賣茶葉的行當。這是我內心真正熱愛的事業,所以一做就是12年。
除了業務和業績,我應該更關注人的發展。我要變得更淡定,更有決策力,更有執行效率,要幫助每一位“藝家人”收獲更好的自己。
打造越來越好的成長環境
就在前幾天,我們結束了2019年“雙十一”的戰斗。這一年的“雙十一”很不一樣。
每年“雙十一”,李曉軍、我,所有高管都會到工廠現場,穿上藝福堂的紅色衛衣,和一線員工一起挑貨、打包。
工廠里一排排擺滿產品的貨架,大大小小的紙箱堆得看不到頂。以前系統不完善,前后端分離,每到“雙十一”,就得全公司齊上陣。裝貨、配貨、打包,大家從早干到晚,整整7天才能把包裹發完。
2019年我們分析了往年的大數據,預判了各個產品的訂單量,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預打包,搞定了70%的訂單配貨。
11月初,我們反復盤查確認各條產品線的數據和備貨量。11月11日晚上,我和現場的高管說:“我不要求你是干活最多的人,但你必須是最高興的,有精氣神在。我們要做表率!”
工廠里掛滿了紅色橫幅,上空回蕩著歡快的音樂,時不時響起《生日快樂歌》。我們一起為這一天過生日的員工慶祝。
打包正式開始1小時后,我們就打包完成了6000多個包裹。2019年不用再拿著籃子滿工廠亂轉,挑貨找貨浪費時間,大家只需根據新訂單,在預打包好的紙箱上貼面單。流程清晰簡單,工作量也大大降低。第一天,我們打包完成了2萬個包裹。
12日這天,我從早上8點干到晚上11點。我站在桌子上,一邊觀察現場情況一邊打包。我手里的活沒停過,也不知道自己打包了多少,數不過來了。
到了晚上最難熬的時刻,李曉軍站到了桌子上,拿起話筒,給大家鼓勁。他把一天的目標拆分成每人每小時打包60個包裹,高管們也不例外。
11月13日晚上8點,我們把“雙十一”連同當天的包裹全部打包完成。我通知訂單部停止配貨。
晚上9點,工作正式結束。大家在食堂吃完餃子后,便到工廠外的空地上開總結會。所有人都穿著紅色衛衣,盤腿坐在地上。李曉軍站在最前面,向大家報告戰績:
“2019年‘雙十一’,我們完成了2061萬元的銷售額,兩天半時間發完22萬個包裹!”
接著是表彰員工,現場發紅包。2019年有一位表現很突出的伙伴:制單部的負責人桔梗。制單部負責將線上訂單翻譯成配貨單,負責后段流程的伙伴根據他們的單子配貨打包。
她,一個快到預產期的孕婦,凌晨3點就到工廠干活,和大家一樣,干滿整整3天。拿到紅包,她笑著說:“其實我也沒做什么。”
正因為有以桔梗為代表的“藝家人”,藝福堂才有今天的成就,才有一年4億多元的銷售。
看到藝福堂快速成長,我內心充滿喜悅,同時也覺得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藝福堂的發展,離不開公司里的每一個人。我要做的,就是努力為同事們做好服務。優秀100分的孩子也需要愛和陪伴,需要關心。員工也一樣,需要有溫度的關懷。
藝福堂是一個成長的平臺,我期許每一位“藝家人”都可以在這里學到知識、技能、經驗,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在職業上有所成就。我在2016年考取浙江大學在職碩士,持續學習,2017年被湖畔大學CPO(首席人才官)班錄取。在學習的路上,我一直未放棄!
藝福堂能提供給大家的,不止是工作崗位,不止是薪酬,我希望藝福堂能有一個越來越好的成長環境,大家在這里快樂地工作、成長和發展。
我在藝福堂12年,見證了藝福堂從一家草根淘寶店發展成為“互聯網+茶業”的現代新型企業,中國領先的茶業電商品牌,茶葉行業中的佼佼者。
藝福堂就要邁向第12年了,開始全新的時代。在下一個12年,我會和藝福堂家人在一起,為實現藝福堂“成為世界一流的茶品牌”這一共同愿景并肩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