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9章 春申君7 伐秦

  • 七十列傳
  • 墨九9
  • 1686字
  • 2021-08-24 18:08:05

秦昭王信心滿滿,親自統帥大軍前去滅趙,結果不提防,被信陵君插了一腳,功虧一簣,秦軍最近十幾年戰無不勝的神話,也就此被打破。

趙魏聯軍乘勝追擊,連續收復了失陷的大片土地。秦軍兵敗如山倒,在趙魏聯軍的追擊下,一敗再敗,最后退守函谷關。韓王見秦軍潰敗,有機可趁,立刻起兵,收復了上黨地區。

秦昭王辛辛苦苦十幾年奪得的土地,結果在幾個月之內,全部物歸原主。天下局勢在突然之間,由秦國一家獨大,又回到七國合縱連橫之態,達到戰前的微妙平衡。

秦昭王自然是異常惱怒,不由想起武安君白起,在自己執意要圍攻HD之前的諫言。可惜白起已死,現在后悔也于事無補,只能面對現實,暫時沉靜下來,等待機會,重頭做起。

在救趙這場戰役中,春申君雖說也領楚兵前來救援,卻始終沒有出擊,否則秦軍傷亡更大。對此,秦昭王大感欣慰,加上目前的局勢,更需要加強與楚國友好。因此,秦楚兩家并沒有因為這次的戰役而心生嫌隙,聯系愈加緊密起來。

秦昭王的一腔怒火全部發泄在魏國和信陵君身上,認為若不是信陵君竊符奪軍,悍然出兵,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HD之戰怎會一敗涂地?

只是信陵君救趙之后,客居趙國,一時也不好找他出氣。但魏國還好端端地在那里。所以,秦軍休整數年之后,便開始不斷地侵吞打擊魏國。

魏國實力不濟,面對秦軍的攻擊,魏安僖王竭盡全力、勉勉強強抵抗了十年,最后實在擋不住了,只得與客居趙國的信陵君重歸于好,拜信陵君為相,將軍隊的指揮權交付于他,請他抗秦。

信陵君因為救趙一事,聲望很大,他回到魏國,立即聯合趙韓燕楚組成五國領軍,發動伐秦大戰。

這個時候,秦國已是秦莊襄王執政,比起他的祖父,這位秦王多有不如。因此,這番五國伐秦,秦軍被打得大敗,只能固守函谷關而不敢出來。

五國聯軍圍困函谷關,對這座雄關也是一籌莫展,雙方對峙幾個月后,五國聯軍在關下耀武揚威了一陣子,然后各自撤軍回國。

雖然這次沒有打入秦國本土,但是將秦軍打到不敢出來應戰,這等功績也夠炫耀好久了。信陵君因此名聲大震,天下皆許其為第一人。

他的威望有點過于高了,導致魏王心生嫌隙。秦王也乘機派間諜混進魏國施展反間計,造謠挑撥。信陵君迫于無奈,辭去相位,沉湎酒色,郁郁而終。

信陵君去世后,秦王又開始攻略天下,勢如破竹,列國為之憂心不已。

這些年,楚國的發展非常迅猛,國力增強,列國都認為,唯有楚國能和秦國抗衡。于是,趙魏韓燕都派使者來見楚王和春申君,一致請求再行合縱,共同討伐秦國。

楚王在各國使者的如簧巧舌勸說之下,想起祖父楚懷王被秦囚禁至死、想起國都被秦將白起焚燒一空、想起秦國奪走原屬于楚國的巴蜀之地、想起秦國歷年來欺辱楚國的深仇大恨,禁不住悲憤交加,拍案而起,同意了再行合縱、五國伐秦之議。

大家共推楚王為縱約長,春申君為上將軍,總攬五國聯軍,討伐秦國。

春申君身為五國聯軍統帥,一時間也是雄心萬丈。他心道:當年信陵君就是這樣,統領五國,一戰而聲震天下。我需比他更強才是。

春申君仔細謀劃,定下伐秦之計。與四國大將商議道:“以前伐秦,都是要打函谷關。秦國經營函谷關多年、重兵防守,地理位置險要,易守難攻,伐秦大軍往往在這里就被阻擋不前,在函谷關下遷延日久,勢必對我們不利。《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我想,這次伐秦,繞過函谷關,走另外一條路,雖然路途比較遠,但我們人多,穩扎穩打,一定可以攻入秦國本土,滅掉秦國。”

另尋一條路,那就是取道蒲坂,由華州而西,襲擊渭南城,攻克潼關,直取咸陽。這條路,除了路遠,沒有太難啃的骨頭。

四國軍隊的大將都久經沙場,與秦軍交過手,知道函谷關的厲害。說實話,對攻打函谷關都是心存畏懼。現在聽春申君如此說,皆是大喜,都道君相此計大妙,就照此執行。

五國軍隊兵分五路,前后呼應,都按照此路,果然殺入秦國。秦軍雖強,但以一國之力抗衡五國,還是力有未逮,好在是在本土,后勤兵源的補充源源不斷,秦軍邊戰邊退,直退到渭南城,憑借堅城方才喘了口氣。聯軍圍困渭南,日夜攻城。

只要打下渭南城,攔在聯軍和咸陽之間的險要之地,只有潼關。潼關失守,咸陽城就暴露在聯軍面前。

自秦王遷都至咸陽,這座秦國的王都,還從來沒有被敵國軍隊這么近威脅過。

春申君對此,感到一種按奈不住的得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毕节市| 黄龙县| 平顺县| 涞源县| 仁寿县| 乌拉特后旗| 社会| 治县。| 边坝县| 芜湖市| 理塘县| 台湾省| 凌海市| 仙桃市| 贵港市| 台中县| 霍林郭勒市| 水城县| 修文县| 得荣县| 桂林市| 锡林郭勒盟| 海宁市| 龙江县| 建水县| 洛川县| 西充县| 平潭县| 托克逊县| 甘德县| 益阳市| 崇礼县| 牟定县| 永定县| 苏尼特左旗| 吴忠市| 桂阳县| 和平区| 北海市|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