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
- (德)愛娃-瑪麗亞·楚爾霍斯特
- 1085字
- 2021-05-11 11:00:48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我告訴你,至少有70%的婚姻根本不必以離異告終,你和誰結婚結果都一樣,因為你最終遇到的還是你自己,那你會有什么樣的想法?
我希望能推動你的思維從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剖析婚姻:婚姻絕對不是將浪漫當作禮品加以精美包裝,它的真意在于能否平衡和調節伴侶間的內在沖突。婚姻一直就是能讓彼此從對方的給予中發現真愛的場所。生活哲學告訴我們: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學校。如果確實如此,那么親密關系和婚姻就是一所培養社會精英的高等學府。在這里,你首先必須面對一場艱難的考試,然后,你才能更多地學習和成長,被更多的人接受……
即便《格林童話》一心想傳達給我們“從此王子和公主就過上了幸福生活”的大團圓結局,但是大自然對一切都自有安排。在婚姻的內在核心里,始終埋藏著生命中最具挑戰性的動力和彼此矛盾的沖突。盡管兩人的親密接觸,使婚姻關系比任何其他形式的關系都要豐富得多,但是同時,這種長期持續的關系所承擔的責任,也會令彼此最大限度地相互消磨損耗。婚姻時常會令我們感到沮喪——睡在身邊的那個人似乎并不是最好的靈魂伴侶,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置身于人類生命的對立統一之中。我們從來就是不完整的。從生命開始的那一刻起,我們也開始了尋找另一半的旅程,渴望與他實現身體上、精神上以及情感上的統一。這種渴望是與生俱來的,來自我們的遺傳密碼。終于有一天,我們碰到了生命中的他,并結為夫妻。驅使我們不斷尋找的內在力量終于平靜下來,我們第一次感覺到完滿合一。
但往往好景不長。結婚幾年后,有多少伴侶能一直相依相偎,始終保持完滿合一?他們還能感到多少和諧與快樂,是否還能深層次地進行溝通?你是否認識一對結婚多年的伴侶,他們仍抱有希望,能通過彼此達到自身的完滿合一?哪對伴侶能將相互間的差異當作使自己變得更加富有同情心、更加慷慨和高尚的挑戰與機遇?哪對伴侶能將婚姻中出現的緊張狀態當作指路明燈,去進一步了解對方?
居高不下的離婚率說明,與另一個人在一起的生活,將隨著時間流逝,逐步變成一種令人無法承受的負擔。與我們結婚時所期望的恰恰相反:一切長久以來我們所渴望的幸福、完滿以及和諧,不僅沒靠近我們,反而使我們完善自身的希望和對另一半的信任漸行漸遠。
本書探討的是關于幸福的主題和伴侶關系中的融洽與和諧,旨在說明幸福與和諧都可能在婚姻生活中逐年增長。每個人都可以為此而不斷努力,但是,你首先必須從一個誤區中走出來:并非只有找到正確的另一半,你才能夠獲得幸福。本書要告訴你的就是,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也只有你能使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變得充實而豐富。但要記住,你必須將尋找的觸角伸向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