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反直覺投資作者名: (美)邁克爾·J.莫布森本章字數: 373字更新時間: 2021-05-11 10:56:00
不以一戰定輸贏
1979年,丹尼爾·卡尼曼(2)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3),揭示出經濟行為與理性決策的一致性。該理論的根本觀點在于:人們在對諸多風險性結果進行選擇時,對損失存在著嚴重的厭惡感,而不管損失多么微小。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發現,損失對人造成的影響程度是等幅收益影響的2.5倍。換句話說,對于同等程度的損失和收益,人們因損失而產生的低落感遠超過因收益而產生的愉悅感。
這種表現在行為上的客觀現實意味著,只要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就能體會到更多的快樂。有趣的是,做對事卻并無法保證投資組合的回報率總能超越市場基準收益率(上面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具體而言,增加上漲股在投資組合中的比例并不一定會帶來組合整體業績的提升;相反,決定組合整體表現的是價格變化幅度。個別股票的大幅漲跌對業績的影響往往遠大于成分股能否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