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退出昂貴的投機游戲坐享屬于你的財富蛋糕

成功投資的全部真諦不過是常識而已。正如一位哲人所言,盡管這些常識很簡單,但是要化為現實卻并不容易。通過簡單的數學計算我們就可以知道,成功的投資策略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擁有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事實上,這已經為歷史所證明。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在市場上坐享通過股利和收益增長所帶來的全部回報。

實施這一策略的最佳途徑非常簡單:購買一只涵蓋這種市場組合的基金,然后永久地持有下去。這種基金被人們稱為指數基金(Index fund)。指數基金就是一個包含很多很多雞蛋(股票)的籃子(投資組合),這樣,我們就可以模擬任何一個金融市場或是市場板塊。不容忽視的是,構建指數基金的基礎也可以是債券和債券市場,或是那些“少有人光顧”的資產類型,比如說商品或不動產。今天,我們甚至可以把全部財產都轉換為指數基金的形式,當然,前提是你有這個想法。這些指數基金涵蓋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經濟中各種各樣的資產類別。標準的指數基金應該是一個涵蓋整個股票市場的籃子,而不僅僅包括其中的某一部分雞蛋。因此,這種基金可以消除個別股票、市場板塊以及基金經理的決策所帶來的風險,只留下整個股票市場的固有風險。不過,股市風險也夠你承受的了。令人欣慰的是長期回報總能彌補短期結果帶來的陣痛。

事實上,這并不僅僅是一本探討指數基金的書,它注定可以轉變我們對投資的看法和觀念。因為一旦你領悟到金融市場的機理,你就會發現,要獲得屬于你的那份收成,指數基金是唯一的投資方式,而且在神奇的復利面前,這些與日俱增的收益永遠也不會讓你感到驚訝。

我們在這里所討論的是標準指數基金,它在投資范圍上具有最廣泛的多樣性,在高達15萬億美元市值的美國股市中,它應該持有全部的或是絕大多數股票,還應具有最低的經營管理費、零顧問費、極低的換手率以及非常高的稅收效率(1)。指數基金的操作并不復雜,你只需持有美國企業的股票,并按各股票市值與總市值的比例買進每一只股票,然后永久性持有。

千萬不要低估復利對投資回報的影響。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美國企業的年均資本收益率為9.5%,如果每10年按復利換算一次,最初投資的1美元就可以變成2.48美元;20年之后就會變成6.14美元;30年后變成15.22美元;40年后變成37.72美元;50年后變成93.48美元。此處的累計金額以名義美元計算。未考慮對美元購買力長期下跌進行調整,在整個20世紀,美元購買力的平均年貶值率為3%。如果采用真實美元(按通貨膨脹對購買力進行調)的話,上述收益率將從9.5%下降到6.5%。因此,上述期間的1美元初始投資的累計金額應為1.88美元、3.52美元、6.61美元、12.42美元和23.31美元。由此可見,復利的魔力的確神奇莫測。簡而言之,美國企業穩定的增長、高效的生產率、敏銳的智慧再加上源源不斷的創新,讓資本主義的財富創造成了一場正和博弈。在這種情況下,股權投資自然演變成了一場勝利者的游戲。

企業的經營收益歸根到底要轉化為股市的回報。我當然不可能知道你在這些收益中分到了多少。但是,學術界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是一個典型的個股投資者,你的年收益率很可能要比股市平均收益率低2.5個百分點左右。基于這個水平,按照S&P500指數以往25年內12%的年平均收益率,你的年回報額還不到10%。最終的結果是:你在這個市場得到的收益僅僅是你原本應該拿到的80%。此外,我們還將在第5章里談到,如果你是一個典型的共同基金投資者,你的結局將會更糟糕。

到底誰才是投資游戲中最后的贏家

如果你還不相信這就是絕大多數投資者的境遇,那么,你不妨靜下心來,用冷酷無情但又公正無私的算術規則來認識這個問題吧。只有這些鐵打不動的規則,才是這場游戲的主宰。作為一個整體,全部投資者的回報就是股票市場的整體收益。作為一個集體,我希望你能接受這樣一個近乎殘酷的現實:我們只能拿到平均數。在這個由所有投資者組成的大家庭里,任何一個人多賺到一點回報,就會有另一個人少拿到完全相同的收益。因此,在扣除投資成本之后,股票市場上的游戲也就變成了一場零和博弈。

但我們都應該認識到,投資游戲的成本在減少勝者收益的同時,卻增加了輸家的損失。那么,到底誰才是最后的贏家呢?我們都心知肚明。只有站在那些贏家和輸家之間的人,才是這場投資博弈中唯一的勝利者,也就是那些躲在他們中間的經紀人、做市商、投資銀行家、基金經理以及這個金融體系中的運營部門。也就是說,我們這些游戲中的主持人,永遠都是最終的勝利者。在賽馬中,勝利永遠屬于跑道;而強力球彩票的贏家當然是政府。投資也不例外。在扣除投資成本之后,股票市場上的博弈自然也就成了一場輸家之間的游戲。

沒錯,在支付了金融中介成本之后(我們一直在年復一年地支付著各種經紀人傭金、組合交易成本和基金管理費、投資管理費、廣告營銷費以及法律服務費和托管費),戰勝市場就不可避免地演變成了一場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之爭。市面上的投資專著層出不窮,告訴你在股市上賺錢有多么輕松,多么容易,但投資者永遠都只能淪為最后的輸家。事實上,如果再考慮到購買這些自我救助式投資大作的成本,投資便更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輸家游戲。

復利收益的神奇魔力造就了美國企業長期居高不下的生產率,也成就了股票市場上同樣令人嘆為觀止的復利回報,但是在強大無比的投資成本“敲詐”下,這些收益也就不足掛齒了。對這場游戲中的任何一個投資者而言,實現超額回報、取得非凡成就的幾率都是微乎其微的。不假思索加入這場游戲,只能讓普通投資者享受股市長期收益的一部分。

大多數投資于股票的投資者都認為,通過詳盡調查,了解企業和股票,在交易時捷足先登,就可以讓他們逃避投資過程中的種種禍患。但是在現實中,交易最清淡的投資者往往有機會實現大盤收益,而交易最頻繁的投資者卻注定成為輸家。一項學術研究表明,在交易最活躍的前1/5投資者中,月平均換手率超過21%。在1990~1996年股市最火暴的這段時間里,市場的年均收益率高達17.9%,但6.5%左右的交易成本卻導致這些交易活躍者最終的年收益率只有11.4%,僅相當于市場收益率的2/3。

共同基金投資者也喜歡盲目相信自己的無所不能。他們依據基金經理的近期優異表現或是他們的長期優秀業績來挑選基金,甚至雇用投資顧問幫助自己作出選擇。不幸的是,投資顧問的成功率更低(見第8910)。此時,基金投資者似乎已經忘記了成本,他們心甘情愿地支付巨額交易費用,承擔著高昂的基金費和管理費,在極度活躍的組合換手率背后,是不可忽視的交易成本。基金投資者們堅信,他們能輕而易舉地找到超一流的基金經理。但遺憾的是,他們錯了。

相反,如果投資者買進股票之后便把它們扔在一邊,而且絕不承擔任何不必要的成本,成功的幾率將比頻繁的交易要高上許多。原因何在呢?僅僅因為他們擁有的是企業,而作為一個整體,這些企業憑借其資本創造收益,并向所有者支付股利。誠然,很多公司并沒有成功,不完善的經營理念、刻板僵化的經營戰略和薄弱無力的管理,最終讓他們成為資本主義競爭的本性—“創造性毀滅”(2)—的犧牲者,讓他們只能屈服于競爭對手。但是從總體上看,在起伏中前進的經濟必將促使企業不斷成長。

最簡單的,最賺錢

本書將告訴你,絕對不要對金融市場上的操持者有任何惻隱之心,因為他們每年都會從你以及和你一樣的投資者手里賺到4 000億美元。本書還將告訴你,只需要買入股市上的所有股票即可。然后,持有它們,馬上離開這個大賭場,遠遠地站在一邊靜觀其變。只需要永久性地持有這個市場組合,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這個投資理念的優勢不僅在于它的簡潔明了,它所依據的算術規則也是無可爭議的。但是要真正落實這些原理卻遠非易事。

只要我們投資者接受混亂不堪的金融市場現狀;只要我們依然沉浸在股票交易的興奮中卻不管代價如何;只要我們還沒有意識到市場上還有更好的投資機會,這樣的投資理念就永遠是反直覺的。但是我希望你能認真思考一下本書所闡述的諸多論點,它們也許會讓你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激情。

有了這本書,你便能加入這場投資革命,以一種更經濟、更有效、更坦誠、收獲更大的新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堅持投資者利益至上的方式去投資。

當然,要指望一本書便點燃一場投資革命,顯然有點自視過高。在一個時代的傳統主導意識面前,任何一種新思維都將招致懷疑、嘲諷甚至是畏懼。事實上,早在230年之前,托馬斯·潘恩(3)就曾面對同樣的挑戰,他在1776年創作的《常識》(Common Sense)一文就是燃起獨立戰爭的星星之火。托馬斯·潘恩在文中寫道:

對于下文所闡述的觀點而言,其影響力顯然還不足以使之成為民眾的寵兒;長期以來排斥異己的趨同意識,讓我們已經習慣于不加批評地接受傳統。于是,周遭的一切都披上了真理的外衣,任何背離傳統習俗的觀點都會受到當頭一棒。但喧囂和吵鬧瞬間消逝,時間終將改變世俗的信仰。與之相比,理論的力量就顯得孱弱無力了。

在下面的段落中,我所講述的無非是事實、平淡無奇的論點和常識而已;只要拋除偏見和先入為主的意識,讓思維和情感擺脫世俗傳統的枷鎖,即使沒有任何理論基礎,也一樣能理解并接受這些常識;任何人都注定將皈依到人的本性,至少不會背離這一本性,因此,讓思維的翅膀擺脫時代痼習的約束吧。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托馬斯·潘恩這些朗朗上口的偉大論斷依然為世人所傳誦。獨立戰爭造就了《美國憲法》,時至今日,它仍然主宰著美國政府和公民的責任以及美國社會的組織結構。正是受他的啟發,我才把1999年出版的書命名為《共同基金常識》(Common Sense on Common Fund),并在書中要求投資者放棄偏見,不要讓眼前的成規限制自己的視野。在本書中,我仍然重申這一觀點。

在《共同基金常識》一書談到理想中的自我時,我還提到了邁克爾·凱利(Michael Kelly)講過的一句話:

“理想主義者最大的夢想就是有足夠的人傾聽他的教誨,而且他的教誨又足夠詳細,足夠深入,有足夠的思想性——遲早有一天,他會突然發現,每個人都將接受他的觀點,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而本書就是我嘗試著向眾多和你一樣的人去講解金融體系的奧秘,因此,我自然希望你能足夠認真地傾聽,足夠深刻地去領悟,足夠用心地去感知,有一天,你將會突然茅塞頓開,接受我的觀點。到那一天,纏繞在你身邊的問題將迎刃而解,同時,你將作好參與這場游戲的準備。

有人也許會認為,作為先鋒集團(1974)和世界上第一個共同基金(1975)的創始人,我自然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勸說你接受我的觀點。我確實有這樣的動力!但真正促使我這樣做的,絕不僅僅是財富的力量。相反,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那些曾經在多年之前創造了先鋒集團根基的所有要素,它所擁有的全部價值觀、構架和策略,也能讓你走上財富之路。

在指數基金剛剛誕生的那段日子里,我覺得自己的聲音是那么的微弱,但也不是沒有極富遠見和思想的人,就有那么幾個令我備受尊敬和感激的人對我的觀點深信不疑,正是他們的想法激勵著我堅持下去,繼續追逐我的夢想。今天,很多睿智成功的投資者讓指數基金的概念更加豐滿并趨于完善。而在學術界,指數基金已經成為公認的投資準則。不過,你也要聽聽成功投資者們如何“談股論金”。不妨聽聽這些毫無企圖、只是想探究投資真相的專家是怎么說的。在每章末尾,我們都可以聽到他們的聲音。

比如說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4),他的贊譽讓我備受鼓舞:

“博格對指數基金的深入認識,可以讓無數人受益無窮,20年之后,我們就會成為周邊鄰居羨慕的對象,與此同時,我們的投資卻可以逍遙自在,輕松自如。”

不過,也可以引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詩:“這是使你平淡的禮物,這是使你自由的禮物,它將灑落在屬于你的每一處。”如果把這句詩用到投資上,無非是在告訴我們:如果僅持有指數基金,你就幾乎可以免除這個金融體系強加給你的所有多余的成本,日積月累,你的財富自然會與日俱增,當時機成熟的時候,它們就可以為你所用。

沒錯,金融體系當然不會一成不變。但是,不管變化有多么的冷酷無情,都無法阻止你照看好自己的財富。你根本不必讓自己置身于這場昂貴而愚蠢的游戲之中。如果你想在游戲中成為贏家,擁有實實在在的資產,而不是參加一場企圖打敗市場但最終必輸無疑的游戲,首先一定要動用自己的常識,去認識和理解這個體系,按照盡可能消除一切不必要費用的原則去投資。然后,不管我們的企業在未來將創造怎樣的回報,都會毫無保留地反映在股票和債券市場上。于是,你就可以坐享應屬于你的那份蛋糕。當你認識到這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實時,你就會發現,所有這一切不過是常識而已。

約翰·博格

寫于賓夕法尼亞州福吉谷


(1) 稅收效率(tax efficiency):稅款總額與稅收總成本之比。—譯者注

(2) 創造性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創造性毀滅”一詞源于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于1942年編寫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指以效率更高的技術和勞動者,更新和取代效率較低的技術和勞動者。——譯者注

(3) 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年,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政治思想家。——譯者注

(4) 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1915年出生,他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是當今世界經濟學界的巨匠之一,其研究的領域廣泛,是世界上罕見的多能學者。其巨著《經濟學》流傳頗廣,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制定經濟政策的理論根據,并被許多國家的高等學校列為專業教材。他于1947年成為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的首位獲得者,并于197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譯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凤台县| 郯城县| 辽中县| 上思县| 石阡县| 乌什县| 石河子市| 乐都县| 万宁市| 治县。| 丹阳市| 霍邱县| 宝坻区| 南和县| 阜新| 通江县| 台州市| 张北县| 安化县| 北宁市| 鄯善县| 遂川县| 民乐县| 镇巴县| 齐齐哈尔市| 英吉沙县| 永泰县| 琼海市| 黄龙县| 台南县| 连云港市| 兴宁市| 宜昌市| 永昌县| 崇礼县| 霍林郭勒市| 卢湾区| 襄汾县| 康定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