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上的蠟燭已經燃燒殆盡了……
從蠟燭的燃燒程度可以看出來時間已經過去的有一陣子了。
慶鎮已然離去許久,就像慶寒說的那般。
雙生子注定了要有一個人俯身于黑暗里,這是慶氏不能違背的規矩。
慶鎮強迫不了慶寒……
“他走了”?
先前的小板凳上此時此刻正坐著一個看起來頭發花白,但精氣神卻特別足的小老頭。
雖然他身上的衣服和慶寒一般寒酸不堪,可偏偏從他那深邃的眼神里透露出一股無以言表的氣質。
“他走了,他說等我十八之后他親自來接我”。
老頭聞言搖搖頭露出一絲笑意。
“果然還是小孩子的感情真誠一點”。
慶寒對老者此話露出不屑,開口反問道:
“你覺得他這一次來真的只是找我,或者是想帶我回去”?
“哦?難道你從他身上還看出了其他事情”?
慶寒點點頭。
“他只不過是一個七歲大的孩子,按照慶氏對他的重視程度,我并不覺得他們會讓他一個人到流民聚集地來”。
“更主要的還是他區區一個孩子哪里來的手段查到這里”?
慶寒口口聲聲說著慶鎮不過只是一個七歲大的孩子,可是他卻忘記了自己也不過七歲大而已!
老者眼中露出欣賞。
的確!
既然慶氏選擇讓慶寒來做那個隱藏在黑暗里的棋子,那么他的存在就不會有太多人知道。
慶鎮只是一個孩子,如果沒有人刻意為之,恐怕他連城都出不了。
心緒思考到這里其中的問題已經不言而喻了。
要是兩個兄弟十八年沒有見過了,那以后的事情可就不好說了。
這個隱藏在黑暗里的棋子要是不服,或者不愿意輔佐陽光里的棋子呢?
所以!
慶鎮今天才會到這里來!
如果說慶鎮的目的只是單純的來看看弟弟過的怎么樣的話。
那么故意安排慶鎮到這里來的那個人就是想幫未來的慶鎮牢牢的抓住慶鎮這顆棋子!
“有意思”!
老者想到這里忍不住贊嘆一聲。
他不在乎慶鎮背后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贊嘆的是慶寒年紀小小就有如此思維!
“可堪大用”!
老者看向慶寒好奇到:
“既然你知道這些,那么你心里難道就真的愿意成為一顆棋子嗎”?
“慶寒”!
“你要知道你哥哥慶鎮可是從小錦衣玉食,左右更是圍繞著無數關心他的人”。
“而你這三年來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就連玩伴都少的可憐”。
“你不羨慕”?
“不嫉妒”?
慶寒臉上浮現出一絲冷意,不過他很快就壓制了下去。
“嫉妒和羨慕只是沒有用的情緒,這些會影響到我思考問題,所以我并不會有這些情緒”!
“我只知道我姓慶,我生在了西南第一財團“慶氏”的家里”!
面對慶寒這模棱兩可的回答老者眼里對慶寒的贊許再加幾分!
三年的調教沒有白費!
這一刻起他已經不需要看透慶寒了,因為今天的慶寒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城府!
……
思考了慶寒的問題老者不免聯想到慶鎮的身上。
“慶鎮”?
老者搖搖頭。
“感情太過于豐富了,簡直和那個人一模一樣”!
當初他也是慶氏家主的影子,他也有個雙生子哥哥。
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共同為了慶氏繁榮昌盛而燃燒著自己的生命。
只不過后來有了慶鎮,慶寒這兩兄弟他才從高墻大院里搬到了這流民聚集地來。
他叫慶年,在這人口大約兩萬的流民聚集地里可謂是無人不知的存在。
不過沒有人叫他的名字,甚至連知道他的名字的人都少的可憐。
“先生”!
人們總是親切的稱呼他為“先生”。
慶年做為這里為數不多賦有學識的老者,他經常教導流民的孩子學習一些簡單的知識。
所以人們才稱呼他一聲“先生”!
本來流民就非常卑微,整天除了種地挖礦以外就沒有什么其他的活動,更別提什么學習知識了。
不過慶年的到來卻給了這些流民一個希望。
大字不識一個的流民或許這輩子可以依靠著挖礦種地來過活,可是他們的孩子呢?
難道也像他們一樣繼續卑微下去嗎?
人是有上進心的,哪怕是卑微的流民也是如此!
這一輩人不能做到的事情,那就寄托在下一輩人身上吧。
兒子比別人過的好的話,那么孫子就有可能過的更好,更甚至進去城市里成為市民也不一定……
流民們口口相傳的知識總是比不上慶年這種專業的知識分子。
所以流民就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慶年這來,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
雖然不能像城市里那些孩子一樣擁有自己的畢業證,但好歹也算學了兩天書,以后可以去流民聚集地的辦公室當個公務員,也好比過下礦挖煤炭來的輕松些……
然而這僅僅是他們的想法罷了。
慶寒都有自己的城府,慶年豈會沒有?
不止是慶年,慶氏的每一個人做事情都有自己的道理,他們絕對不會白費心思去做一件事。
這些流民或許以為自己的孩子能學習到知識是賺到了。
可是慶年難道是大好人不成?
“呵呵”。
一個家族的崛起單單靠的絕對不是一個兩個人,更不是一輩人就能做到的。
慶氏當初之所以能屹立在西南的巔峰之上也是靠著慶氏的家主帶領著無數人一起奮斗的緣故!
當然!
雖然大家是一起奮斗了,可是“王”卻永遠只能有一個!
而其他人不過只是隨從罷了!
慶年交那些流民的孩子讀書寫字同樣是這個目的!
以后光靠著慶寒自己去把慶氏發揚光大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慶年現在教的這些孩子就會起到關鍵的作用。
他們以后長大了或許會成為慶氏軍團的一份子,也有可能是某個科技領域的權威專家,亦或者是被遣送到其他財團的情報人員!
今天慶年“不求回報”的教他們讀書寫字,其實就相當于為以后做的一部分鋪墊而已。
慶寒經常和慶年一起去聚集地的學堂里教導孩子們讀書寫字,自然是早就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了。
因為是慶年孫子的關系年紀小小的慶寒就是全部孩子的“小領導”!
“你今天去學堂了”?
慶寒搖搖頭表示沒有。
慶年見狀疑惑到:
“平時你不是第一個到學堂的嗎”?
“怎么今天……”
“哦,我今天有事情耽擱了,所以沒有去”慶寒解釋。
“今天張二虎家里被人偷了,一家三口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口糧全沒了,這個冬天恐怕是很難熬過去了”。
慶氏屬于西南地區,所以冬天特別寒冷,再加上土地貧瘠糧食還要上交到慶氏手里,所以流民手里能有的糧食其實并不多。
慶年沉默。
這年頭不好過,慶氏年年戰亂不斷,北有宗氏覬覦,南有李氏狼顧。
戰爭一打起來第一個遭殃的只能是這些流民。
家里糧食不夠的只能吃老鼠,蟲子,稍微慘一點的連老鼠,蟲子都沒得吃,只能去偷別人的去搶別人的。
這種情況也導致了許多慘劇發生,像偷糧食這種事情慶年早就司空見慣了,更絕一點的為了一口糧食可以半夜摸進別人家殺人吃肉的也不是沒有。
異子而食成了流民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那你是怎么做的”?
慶年疑問。
慶寒擺擺手:“還能怎么辦,畢竟都是老熟人了,平常張二虎和我關系也不錯,我拿了一袋谷糠和半袋面粉給他們”。
慶年嘆口氣。
“一袋谷糠,半袋面,你小子是不當家不知菜米油鹽貴”!
“咱們家里糧食也多不到哪里去,平常人家看在我教孩子讀書寫字的份上不動咱們家也就算了,你還有閑心管別人的瓦上霜”。
“那也不能見死不救啊”慶寒無奈。
“見死不救”?慶年反問。
“人吃人的時代里還有見死不救這一說法嗎”?
“他們家里枕頭底下難道沒有藏著刀子”?
“別人既然能偷到他們家,那就是他們家自己沒有防范好,怪不得旁人下手狠”。
“那是張二虎前兩天出去抓鳥的時候把刀子弄……”慶寒還想解釋什么,不過轉念一想卻聳聳肩到:
“反正我糧食已經給了,要肯定是要不回來了”。
慶年:……
“小混蛋”!
慶年是無語了,剛才自己還贊許慶寒有了些許城府,沒想到這小子現在居然還耍起無賴來了。
“哎”
慶年搖搖頭。
本來自己打算隱居來的。
平時沒事為慶氏培養一下情報人員就算了,自從這小子出生之后自己貌似就又有事情做了。
“慶氏啊慶氏”
慶年望著“慶南市”低聲喃喃道:
“這輩子為你操勞了大半輩子,沒想到到老了也閑不下來”。
“或許要等到這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
起源篇基本結束,相信各位已經大概了解到背景情節了。
慶氏“雙生子”,一人居于陽光燦爛的高位俯瞰山河起伏,而另外一人則臥于黑暗的幕后決勝千里!
還蠻像那么一回事的……
慶寒:
“哎,我就是不拋頭露面,就是隱藏在幕后”。
“哎,就是玩兒”!
慶鎮:
“別玩了,等一下我還要去開見面會,軍部的事情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