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戀人格:媽媽,我想讓你看到我很優秀

謝晨珊,女,29歲,攝影師。

今天早上我很早就起來做包子,是因為他昨天說過要吃洋蔥醬肉包子,他說他突然回憶起大學時代吃到的那個洋蔥醬肉包很好吃,所以想再回味一下。

昨天晚上就把面發起了,今天早上來和面,搟面皮,切洋蔥,拌肉丁,包包子,上蒸籠,忙活了一個早上,看到包子在蒸鍋中膨發成很正常的包子的樣子時,心里就知道,這個面是發成功了。關火以后,自己先嘗了一口,第一次做洋蔥醬肉包子,沒有任何經驗,可是味道居然像館子里做的,而且還有點驚艷的樣子,就急不可耐地跑去叫他:“快,快來嘗我做的包子。”那個時候他正在洗手間洗臉,表情很是冷漠地看了我一眼:“你著急什么啊,沒看見我正在洗臉嗎?”那一刻,我有點愣住了,我很快就回到飯廳,看到他出來到飯廳,就連忙把包子遞給他。他臉上的眉頭是皺著的,充滿了被人勉強著在做一件事情的不耐煩,但還是把包子接過去,吃了,吃了之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包子怎么這么咸啊?”

之前我是吃過包子的,可能是因為包子的其他味道還可以,所以我就忽略了這個咸,但是他不會。

這樣一句指責的話讓我很不舒服,但是我覺得我不能這么小氣,所以馬上又問他:“你要喝椰子奶嗎?”他說:“要喝,任何有水的都給我倒上。”這句話還是在指責包子很咸。然后,我就去給他弄了一碗椰子奶。

然后一起坐在飯桌上的時候,他見我沉默不語,就補充了一句:“這個包子其他都還好,就是咸了一點,下次你不要放這么多鹽就好了。”我低語了一句:“我根本就沒有放鹽,是那個甜面醬放進去太咸了。”他說:“不要自己總是DIY,好像多有創意一樣的,放什么甜面醬嘛!”我就沒有再說話,因為我也不會做洋蔥醬肉包,都是百度給我的步驟,完全照著那上面做的,第一次做,難免會失敗。我驚奇的只是第一次做,還能夠做出包子的樣子,而且除了咸了一點,味道也還可以。

看來,我對自己的評價永遠是高過別人對我的評價。但是,我心里更清楚的是,他不高興可能是因為我看到自己的成果的時候那種激動,他覺得我不該那么激動,而且那么渲染自己的激動。

是的,那個時候,我就如同一個5歲的孩子,急于要把自己感覺到成功的作品,比如繪畫,比如捏橡皮泥,呈現給我的媽媽,希望她可以夸我幾句。然后我就會對自己小小的成就感到開心,覺得自己是能干的、勝任的。

小的時候,每當我這樣去向媽媽表現我的成就的時候,媽媽都流露出一副不屑的樣子,有時候還會貶低我:你看,你做的丑成那個樣子還好意思說。你看看人家琦琦做的,比你做的好看多了。

一次又一次,我耷拉下頭去,黯然地離開媽媽。心中很是不服氣,憑什么你要這樣說我呢!我下次一定努力,一定要讓你看到我行的樣子。

小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其實無論我怎么做,媽媽都不會對我滿意。

現在,男友對我做的和當年媽媽對我做的一模一樣。

那個時候不明白,一個人的語言為什么都可以這么暴力,這么傷害人?現在明白了,覺得語言的暴力也應該被算作家庭暴力。

他是我的初戀男友,后來我們分手了,分手的原因是我覺得他總是喜歡打擊我,打擊我穿的衣服不好看,打擊我體形偏胖,打擊我做的東西不好吃。我身上好的地方他視而不見,專門盯著我不好的地方,我本來就比較自卑……

最開始被他吸引,我懷疑是因為他真的是和我媽媽對待我的方式一模一樣;最后選擇離開他,也是因為他和我媽媽太相似了。

我發現我一直在追尋一個東西,那就是別人對我的贊揚,我對這個東西樂此不疲,無論有再多都是不滿足的。我的存在似乎是一個空無,而那些贊揚是這個空無的填充物,沒有這樣的填充物的時候,我很容易就癟氣下去,陷入抑郁狀態之中。

有時候我會感覺到很羞愧,因為我會不遺余力地去展示自己,哪怕是在火車上或者飛機上剛剛認識的人面前,我也會去展示自己許多的才能和技巧,唯恐那個人不知道我是優秀的,就會在內心貶低我一樣。

但其實每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感覺到別人看我的眼神更是怪怪的了,我從那里看不到羨慕,看到的似乎是在審視一個怪物一樣,這讓我更加的羞愧。

有時候,我會在心里去對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人做一番貶低。因為只有這樣,我才會覺得我們倆是平等的,他沒有理由瞧不起我。

難道我是把那個喜歡貶低我的媽媽裝在了我的頭腦里,然后看見全天下的人,都仿佛是我的媽媽,都把這樣一個會貶低我的人的意象,投射到他的腦袋里去了嗎?

當別人批評我的時候,我臉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實際上內心早已經炸開了鍋,里面五味雜陳,通通向我涌來,讓我防不勝防。或者說,在聽到批評的那一刻,我如同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在等待那種帶有侮辱性質的譏諷和嘲笑,里面的每一個評判,都像是把我自己平時精心武裝好的那個還有點良好感覺的自我,用一顆原子彈摧毀一般。評判聽完,我的自我在那個時刻就不復存在了,需要好長時間,我才能稍微恢復一點……

其實仔細想想,對待后面的幾個男朋友,我也常常用我媽媽對待我的方式,無情地在內心貶低、嘲笑、譏諷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其實是不行的。然后,這個時候我的感覺很好,因為我們扯平了。

有時候我覺得我很病態,但是又覺得這個病態如同一個循環,我是這樣的人,我特別害怕別人這樣對我。但是,我又不知不覺地會去這樣對待別人……

解析

其實,謝晨珊很希望初戀男友這樣對她說:你第一次做這個包子,能夠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下次少放點鹽啊。

但是,她興沖沖地跑到洗手間去叫男友的時候,男友因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被強行打斷,也充滿著對于自己不被共情的不舒服,他也急于要表達這種不舒服。所以,他是不可能看到另外一個人的情感需要的。

她希望男友看到她的努力,看到她已經成功的那個部分,然而,男友看到的永遠只是她做得還不好的那個部分。

他和她互動的模式是指責,男友是那個拿著語言的槍指著她的人,一個人總是被對方掃射,心中肯定是不痛快的。

在咨詢中,她逐漸地了解了自己的委屈和憤怒,初戀男友對她的不共情,喚起了當年媽媽和她互動的痛楚。

這個場景,就叫作“原初情景的再現”。

在每個成年人那里,都有一些原初情景,每一個原初情景對應著童年時期的一個創傷。后來一旦出現和原初情景類似的場景,就會激活這個創傷。

在一個孩子心里,希望得到媽媽的肯定,然后用以增加自我價值感,增加自尊心和自信心。這對于一個孩子的心理的正常成長來說,是一個必需的過程。這個過程,大約發生在一個孩子3~5歲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需要,向父母和周圍人展現自己的能力,而且孩子會特別需要周圍人的關注和肯定。這就是自體心理學里所說的鏡映性的需要,如果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欣賞,他就可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自戀。

我曾經在電梯里看到一個3歲多的孩子,很努力地跳著要去按他們家的樓層按鈕,但是,跳了兩次,沒夠著,爸爸就幫他按了。但是這個孩子很不高興,就又跳了一次,把爸爸按的取消了,然后,自己再跳了一下,按成功了。

我看到孩子臉上滿足的表情。我知道孩子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有一種對于自己能力的肯定,他不需要別人幫助他,因為那會讓他感覺到自己很沒有用。他非常需要別人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能夠勝任一些自己可以勝任的事情。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能夠鏡映他在各個方面的發展上的成就,包括第一次學會系鞋帶,第一次學會捏泥人,第一次畫出他滿意的作品。父母的欣賞與認可會內化為孩子對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源頭,成為他以后自己表揚自己,肯定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源頭。

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沒有得到這些東西,孩子的自戀力比多就會固著在這個階段。他因為沒有形成核心的內聚自體,所以他不得不仰賴于環境來鏡映他的存在感。

這個孩子終生都會特別在意環境對他的評價和評判。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說,這個孩子的自信受損了。他對自己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沒有感知能力,他需要環境去為他實現這個功能,仿佛環境是他的自我功能的一個延伸,是屬于他的一部分一樣。他就會病態地倚賴環境給他提供的贊揚與欣賞來滿足自己的自戀。如同當年的父母缺失了這個鏡映,他就一直需要環境來彌補這個部分。

這樣的人會特別脆弱,因為環境不可能隨時都能夠那么溫暖地理解他,共情他。當環境不能理解他或者共情他的時候,他就容易產生自戀暴怒,去攻擊他所在的環境中的人。

所以他的人際關系總是會充滿沖突,他會成為一個很容易生氣或者暴怒的人。因為他比較敏感,容易受傷,會更容易感受到別人忽視他的信息。

他嫉妒別人比他好的地方,并且無情地攻擊別人。他喜歡和人競爭,并且只能勝利不能失敗。

他幻想自己有特權,超越許多的人,成為眾人都喜歡和欣賞的人。這一點就仿佛是為了他小時候的缺失而過度地補償一樣。

他對別人的感受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如同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時候對他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一樣。這使得他的人際關系都比較膚淺。

和他們相處,最開始總是愉快的,因為他們具有一種可以快速地吸引別人眼球的技巧,他們看起來聰明迷人,有強大的魅力。然而,深入交往下去,他們總是能讓你感覺到自己不重要,而他們卻隨時需要你鏡映出他們很重要,一旦你在某個時刻的鏡映失敗,他們又會很苛刻地指責你。

他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特別有創造性的人,他會去發展許多技能,比如攝影、繪畫、鋼琴、寫作,或者其他科學技術方面的才能。他希望別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才能,然后夸贊他。他會不斷地把自己覺得可以秀的東西發朋友圈,表現自己的各種優越;他會去統計朋友圈里點贊和評論的數量,并陶醉于其中。

其實他內在能夠明白這些東西是一個虛無,但是如同他沒有形成的核心自體那樣,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虛無。所以,虛無的人做虛無的事情,好像這樣可以填補虛無一樣。

專欄 自戀性人格障礙簡介

精神分析學是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診斷系統的,在這套診斷系統下,可能會呈現出和別的診斷不一樣的風范來。

在科胡特那里,一切的精神病理都是自體障礙。大部分的人格障礙的基礎,都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而在科恩伯格那里,大部分的人格問題都屬于邊緣型人格體系的范疇。

根據我的感受,在一個注重面子觀念的民族里,自戀受損或許是我們集體無意識里的共同創傷。所以我們都會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常常為了別人的看法犧牲我們自己的感受。這并不是我們真的很會共情,而是因為一旦激怒別人,我們的生存會遭遇想象中的危機。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常被誤解的復雜人格障礙,基本特征是對自我價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對他人的共情。自相矛盾的是,在這種自大之下,自戀者往往長期體驗著一種脆弱的低自尊。只是由于自戀者的自大總是無處不在,使我們更傾向于將其非人化看待。

在現實生活中,自戀者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他們的自尊心非常敏感,對其他人的評價非常在意,不切實際地期望別人能夠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對于別人的否定則反應過度,雖然內心充滿了怒氣,不過表面上看起來是冷漠的,他們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在幻想的世界里,自戀者憧憬自己擁有智慧、財富、魅力,所以自戀者會滋生一種特權意識,要求別人給予自己特殊的待遇,而對于那些比自己更加出色的人,自戀者會充滿了嫉妒;由于自戀者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他們無法覺察和感受別人的情緒,他們交朋友是從功利的角度考慮的,因此自戀者無法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

自戀者關心的只有自己,在他們看來,自我與外界事物之間是沒有邊界的,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與自我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他們對外部世界充滿了敵意,但又希望外部世界能夠給予自己認可和肯定。所以,自戀者的情緒波動劇烈,時常走向極端,他們的行為也具有很強的破壞力。

我們應當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在任何一種愛的關系中都存在自戀,不過,正常情況下的自戀與病態的自戀是有本質差別的。正常人會把對方當作一個獨立的、有自己想法與需要的人,雖然正常人也會把自己的心理需要投射給對方;而自戀者則是把對方當成一種媒介,對方是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存在。因為他們的心理是不成熟的,所以他們建構的愛的關系也是不成熟的。

心理咨詢師的建議

1.走出自我中心的陷阱

朱迪斯·維爾斯特在《必要的喪失》一書中提出:“一個迷戀于搖籃的人不愿喪失童年,也就不能適應成人的世界。”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核心特征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意味著自戀者的心理行為退行到了嬰兒階段,嬰兒就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我們可以從嬰兒的表現出發,來矯正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者不妨將自己不被其他人認可的個性特征進行一番總結,然后加以分析,并與嬰兒的表現進行對照。

經過對比可以發現,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征在嬰兒階段都有原型。所以,對于希望完善自己個性的自戀者來說,應該自覺地提醒自己: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必須付出努力,取得成就;我要通過付出來得到自己應該擁有的東西,而不是徒勞地嫉妒別人擁有的東西;我是一個成年人,一切應該靠自己,不能期望別人都圍著自己轉,為自己服務。

2.發展成熟的愛

在《愛的藝術》一書中,弗洛姆提出:嬰兒的愛是“我愛因為我被愛”,成年人的愛是“我被愛因為我愛”;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而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愛就像嬰兒的、不成熟的愛,所以,自戀者要走出自我中心的世界,發展成熟的愛。通過給予別人真誠的關系和幫助,贏得對方的感激、尊重,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癥狀會潛移默化地得到改善。

3.學會肯定自己

自戀脆弱的人其實很容易貶低自己和他人,所以,當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責怪自己,這樣心情容易不好,容易低落,容易抑郁。所以,在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要學會安撫自己;當自己做得不錯的時候,也要學會鼓勵自己。

當自己的自尊心水平得到提高的時候,自戀的人對于外界情感索求的水平就會適當降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扶风县| 聂拉木县| 濮阳县| 隆昌县| 南华县| 资中县| 夏津县| 吉首市| 郓城县| 克山县| 虹口区| 横峰县| 东平县| 保康县| 德州市| 明溪县| 浦城县| 额尔古纳市| 集贤县| 曲周县| 永靖县| 涟源市| 满洲里市| 乌拉特中旗| 鲁山县| 高清| 永川市| 子长县| 旬邑县| 西丰县| 贵定县| 开原市| 岳阳市| 维西| 门头沟区| 那坡县| 屏山县| 永寿县| 雅安市|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