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青少年法律知識學習手冊作者名: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本章字數: 921字更新時間: 2021-05-12 17:51:00
侮辱他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案例分析
一天初中生小王因為自行車車胎被扎,便懷疑是與自己一向有矛盾的同學小張所為。小張得知后覺得自己被誣陷心里很是惱火,便糾結幾個同學去找小王。小王被小張的幾個同學打倒在地,其中一個學生還揪著小王的衣服,學著電視里的樣子要求小王從小張的胯下鉆過,小王感到奇恥大辱但是也沒有辦法只能從小張的胯下鉆過。這件事情發生后,同學們一直都嘲笑小王,小王也成了同學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熱點人物。小王感到非常壓抑,沒有食欲,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經診斷患上了抑郁癥。小王被他人侮辱導致自己得了抑郁癥的事情能否獲得法律上的幫助呢?
小張侵犯了小王的人格尊嚴,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人格尊嚴權,是指公民的名譽和公民作為一個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會對其身心健康、精神狀態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會造成他人自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所以,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特別規定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民法通則》也對此作了專門的規定。小王由于受胯下之辱而精神低迷患了抑郁癥,小張已經對他造成了損害,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但由于小張還未滿十八周歲,應由小張的監護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果小張有自己的獨立財產,應當先由小張自己支付。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深度解析
所謂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是指公民的人格權不受侵犯。人格權是法律上作為權利和義務主體的人的資格,也是做人的起碼資格。人格權包括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等。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都是侵犯公民人格尊嚴的行為,為憲法和法律所禁止。任何人實施了上述行為違法,對他人造成損害的,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還可能觸犯我國刑法,構成侮辱罪、誹謗罪和誣告陷害罪的,還應當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注解與配套(第三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法規關聯大全(2013年版)
- 202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 金牌匯編系列:行政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匯編·含指導案例(202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全書(含全部規章及立法解釋)(2021年版)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行政處罰綜合法律法規
- 網絡管理法律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匯編2017年第5輯(總第243輯)
- 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聯考考試指南(第十九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13年版)
- 人身損害賠償實用法律手冊(第三版)
- 國外處理公民申訴制度法律法規選編(下)
- 法律服務業開放的規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