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法律知識學習手冊
-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
- 948字
- 2021-05-12 17:51:00
言論自由權利的行使有什么限制條件嗎?
案例分析
蔣某是某初中二年級學生,父親就職于國家某航空航天研究中心,主要從事數(shù)據(jù)分析等工作。一日,蔣某的父親完成單位分配的機密任務后,和一位外國朋友去了泰國度假。一天晚上,蔣某的父親由于喝多了酒,大肆宣揚自己的職業(yè),說自己能力很強。因為朋友沒有聽到過航空研究的內(nèi)部事情,很好奇,在朋友的追問下,蔣某的父親將工作中一些不能透露的機密宣揚出來。
上述案例涉及言論自由權。言論自由權指公民通過口頭或者書面以及著作等各種語言形式表達其思想和見解的自由。言論自由在公民的各項自由權利中居于首要地位。因為言論是公民表達思想和見解的基本形式,也是交流思想、傳播信息的重要工具。
我國《憲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同時《憲法》第五十一條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币簿褪钦f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民有言論、出版的自由。但是,也規(guī)定了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一般表現(xiàn)為:(1)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譽權,否則構成誹謗;(2)不得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否則構成侵權;(3)不得有猥褻和淫穢等違反善良風俗言論;(4)不得泄露國家機密、危害國家安全。
蔣某父親酒后泄露了國家機密,損害了國家利益,危害到國家安全,依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深度解析
任何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只意味著公民可以做法律許可做的事情。權利必須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才能實現(xiàn),同樣,權利也只有依據(jù)法律行使,才受到國家的保護。超越法律的規(guī)定去行使權利和自由,就必然要破壞法律秩序,損害國家的、集體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也即公民在行使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和自由時,不得損害國家的利益,社會公共生活的利益和集體組織的利益,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任何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的行為,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可再生能源綜合法律法規(guī)
-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最新修訂版)
- 法律法規(guī)全書系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監(jiān)管法律法規(guī)全書·含規(guī)章及文書范本(2023年版)
- 學生常用法規(guī)全書(第18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法·案例解讀本
- 現(xiàn)代企業(yè)法律規(guī)范與約束
- 澳門刑法總論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注釋本
- 金牌匯編系列:行政法律法規(guī)及司法解釋匯編·含指導案例(2023年版)
-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第二版)
- 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中英雙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guī)匯編2015年第3輯(總第217輯)
-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國有資產(chǎn)法
- 鄉(xiāng)村振興專項法律法規(guī)
- 糧食流通法律法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