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金融史:泡沫、戰爭與股票市場
- (日)板谷敏彥
- 1368字
- 2021-04-30 12:30:43
第十六回 達蒂尼的書信——充滿生機的地中海世界
1870年的一天,人們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近郊的普拉托小城,發現了15萬封中世紀意大利商人留下來的書信。這位商人是生于1335年的弗朗西斯科·迪·馬可·達蒂尼,而重見天日的這些書信寫于1370年至1410年之間,包括約500冊會計賬簿、約300冊合作經營的合同,以及保單、船運提單、匯票、支票,還有私人信件。
達蒂尼生活的時代,正處于羅馬教廷暫時遷至法國阿維尼翁,教皇淪為“阿維尼翁之囚”的特殊時期。1328年之前,達蒂尼一直在教皇及其追隨者的大本營阿維尼翁經營生意,這里有更多的商業機會。之后達蒂尼回到故鄉普拉托。當時他并沒有像“佛羅倫薩三大家族”巴爾迪、佩魯齊、阿奇艾烏奧利那樣向王侯貴族提供貸款,因此沒有獲得巨賈的稱呼。但實際上,達蒂尼的業務以羊毛產品為中心廣泛開展,在佛羅倫薩、比薩、熱那亞、巴塞羅那、巴倫西亞,甚至巴利阿里群島的馬略卡島和伊維薩島都開設了分店,如圖4-1所示。

圖4-1 達蒂尼的業務網絡:從佛羅倫薩、比薩到伊維薩島
達蒂尼的經營范圍十分廣泛,他從東方的拜占庭帝國進口鉛和明礬,從黑海進口奴隸和調味料,從倫敦進口英格蘭羊毛和毛織物,從馬略卡島進口羊毛,從伊維薩島進口鹽,從威尼斯進口絲綢,從突尼斯進口皮革,從西西里島進口小麥,從加泰羅尼亞進口甜橙,經辦各類物資。1399年,達蒂尼不顧周圍的反對,在佛羅倫薩開設了銀行,并加入了金融行會“Arte del Cambio”。他將家人留在普拉托,只身前往佛羅倫薩,因此留下了大量與妻子之間的往來書信。
從這些書信資料中可以發現,達蒂尼的賬簿從1384年起,開始由單式記賬變為復式記賬,而不動產以及有形資產的相關賬目已采用折舊和攤銷(逐期分攤債券溢價,從而均勻降低賬面價值)等現代會計處理辦法。另外,壞賬被明確認定為虧損。
當時的伊比利亞半島正處于基督教徒“收復失地運動”的高潮,以阿爾汗布拉宮聞名的格拉納達王國尚未滅亡。地中海南岸為伊斯蘭教地區,埃及為馬穆魯克王朝,東部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處于“伊斯蘭治下的和平”時期。在此背景下,地中海航線船只往來頻繁,船運甚至穿過了直布羅陀海峽直至佛蘭德斯地區和倫敦泰晤士河港。船長也來自英格蘭、德國等不同國家。達蒂尼與之一一小心穩妥地簽訂海上保險合同,進行國際貿易,以此營生。
可以看出,此時匯票和支票已是常見的金融手段,匯票結算銀行構建的國際性結算體系發揮著重要作用。海濱城市國家比薩的關稅表存留至今,那是銀行免費分發給客戶的,上面詳細規定了不同產品對應的稅率。而稅金的出納工作則由比薩的銀行承擔。此外,研究者發現,達蒂尼的生意利潤率僅為8.92%,并不算高,估計這也相應地降低了風險。
中世紀意大利的商業為合營形式,主要采用雙方合伙、以每次航海為周期的“康孟達”(Commenda)契約。這種商事契約模仿了伊斯蘭國家名為“muqarada”(有血緣關系的親戚、兄弟間的共同合資)的模式。后來達蒂尼公司等托斯卡納地區的貿易公司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新的契約形式,稱為“Compagnia”。該詞由拉丁語“com”(一起)和“panis”(面包)合成而來,有“分享面包”之意。另外,合伙人在資本之外可另外籌集資金,稱為“外資本”。這和現代的債券相似,可獲得8%的固定利息而非紅利。以達蒂尼的書信為素材,意大利作家愛麗絲·歐瑞格(Iris Origo)撰寫了研究專著The Merchant of Prato,書中展示了與中世紀歐洲一直以來的“黑暗”形象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描繪了地中海地區商業貿易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