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前的深圳,街道兩旁掛滿了紅燈籠。我站在“星辰小屋”新址的施工現(xiàn)場,看著工人們安裝那塊星形玻璃天窗——這是擴建后的核心設(shè)計,讓陽光能像星光般灑落治療區(qū)。
手機震動,喬昔發(fā)來照片:她正在BJ參加全國醫(yī)療改革座談會,身旁坐著的不茍言笑的老者,竟是衛(wèi)生部的副部長。“領(lǐng)導(dǎo)說要推廣‘星辰模式’!”文字后面跟著一連串驚嘆號。
這半年來,一切像按了加速鍵。紀錄片《星辰》獲得亞廣聯(lián)大獎;艾莉和馬克在紐約成立了分部;林小雨拿到哈佛錄取通知的同時,還收到了央視《開講啦》的邀約。
“邱老師!”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思緒。轉(zhuǎn)身看見小宇推著電動輪椅過來,身后跟著他媽媽。男孩已經(jīng)長高不少,懷里抱著個紙箱:“送給新小屋的禮物!”
箱子里是幾十個玻璃瓶,每個瓶中都懸浮著不同顏色的折紙星星。“我們班同學一起折的,”他驕傲地解釋,“藍星代表安靜,紅星代表快樂,綠星……”
“代表成長。”我接上他的話,想起這是喬昔最早設(shè)計的治療符號體系。翻開箱底的卡片,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長大后我也要當星辰老師”。
施工經(jīng)理湊過來看熱鬧:“這地方以后不得了,聽說要打造成國際示范基地?”
“只是想讓更多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光。”我笑著把紙箱放到未來的“星辰角”位置,那里已經(jīng)預(yù)埋了林小雨設(shè)計的聲光互動裝置。
回家的地鐵上,手機彈出視頻通話請求。喬昔的臉擠滿屏幕,背景是酒店房間,她正敷著面膜:“猜猜今天誰找我合作?云南納西族東巴音樂傳人!他們有種‘治病歌’,跟我們的理念不謀而合……”
她的興奮透過屏幕傳來,我?guī)缀跄芸吹疆斈昴莻€為音樂癡狂的高中女生。視頻突然晃動,切換到另一個畫面——白發(fā)蒼蒼的納西族老者正在演示一種奇特的弓弦樂器,樂聲如泣如訴。
“準備增加‘民族音樂療愈’子項目,”喬昔的聲音重新出現(xiàn),“明年帶團隊去采風,你要不要……”
“當然。”我打斷她,“記得帶上艾莉送的樹脂琥珀,據(jù)說能保佑fieldwork順利。”
掛斷電話,地鐵正好到站。走出站口時,暮色已籠罩城市。小區(qū)門口,喬爸爸正指揮工人安裝新年裝飾——不是傳統(tǒng)的紅燈籠,而是星月造型的LED燈。
“你媽的主意,”他看見我,擦了擦汗,“說咱們家要有點特色。”
電梯里遇見抱著快遞箱的鄰居:“又給你們家樹寄東西了?這次是哪兒的?”
箱子里是阿拉斯加寄來的包裹,馬克附了張字條:“極地苔蘚標本,據(jù)說能促進植物抗寒。”我們把這團毛茸茸的綠色植物安放在樹根處,像給老朋友添了件新衣。
夜深人靜時,我坐在書房整理《星辰故事集》的續(xù)篇素材。電腦旁擺著這些年收集的“星辰”——波士頓的雪晶照片,巴黎的星形松餅?zāi)>撸⒗辜拥氖袷€有今晚小宇送的紙星星。每件物品背后,都有一段閃光的故事。
喬昔的視頻突然彈出,她顯然剛結(jié)束應(yīng)酬,臉頰微紅:“知道我在想什么嗎?當年要是不堅持學音樂治療……”
“那你現(xiàn)在可能是金融街的喬總,”我打趣道,“或者硅谷的碼農(nóng)。”
她搖搖頭,鏡頭轉(zhuǎn)向窗外BJ的夜空:“我是說,幸好我們堅持了。看到今天的會議資料嗎?明年全國要建二十家‘星辰小屋’示范點。”
這個數(shù)字讓我們同時沉默。曾幾何時,那個在伯克利宿舍熬夜寫方案的女孩,已經(jīng)改變了整個行業(yè)的版圖。
“對了,”她突然壓低聲音,“小雨剛告訴我個秘密——她在哈佛的導(dǎo)師,居然是史密斯博士的老同學!”
命運的這種奇妙連結(jié),總是讓我們會心一笑。就像那棵歪脖子樹,從波士頓到深圳,從兩個人的秘密到一群人的星光,它的年輪里刻滿了不可思議的緣分。
春節(jié)前夕,新“星辰小屋”終于落成。開張儀式上,喬昔彈奏了新譜寫的《星河》,中西方樂器與納西族歌謠交織,通過5G技術(shù)同步傳輸?shù)郊~約和波士頓的分部。當三地患兒同唱副歌時,直播間的點贊數(shù)突破了百萬。
回家的路上,我們買了春聯(lián)和窗花。喬昔堅持要自己寫橫批,她用毛筆蘸金粉,在紅紙上寫下“星火燎原”四個大字。
“貼哪里?”我舉著還濕漉漉的春聯(lián)。
她指向陽臺:“當然是樹上。”
于是那年春節(jié),我們家有了一棵戴著“星火燎原”的樹,它在夜風中輕輕搖曳,枝葉間掛滿來自世界各地的星光裝飾。深圳禁燃煙花爆竹,但鄰居孩子們帶來的電子煙花棒,在陽臺上劃出一道道明亮軌跡,宛如微型流星雨。
零點鐘聲響起時,視頻通話提示音此起彼伏——艾莉和馬克在阿拉斯加的極光下舉杯;小雨在哈佛圖書館展示她剛拿到的課題經(jīng)費;史密斯博士身后是波士頓的“星辰墻”,上面已經(jīng)貼滿中文賀卡;甚至奶茶店老板娘都發(fā)來祝福,背景里隱約可見我們高中時代的照片還貼在“愛情墻”上。
喬媽媽端著餃子出來,突然驚呼:“看!樹發(fā)芽了!”
我們湊近觀察,在樹冠高處,幾簇嫩綠的新芽正破繭而出,在寒冷的冬夜里倔強伸展。喬昔伸手輕觸那些嫩葉,突然笑了:“像不像當年我們埋下的時間膠囊?”
窗外,深圳的夜空被城市燈火映成暗紅色。但我知道,在更高更遠的地方,在浩瀚宇宙的某個角落,永遠有星光穿行。就像那些看似微小的夢想,終將照亮更多人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