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詞曲文章驚天人

詩歌比完,沈行勝!

接下來,開始比試詞,宮奇駿這次沒有給出題目,而是讓他們自由發揮。

這次四大才子不敢再猖狂了,上一次失利,雖說無傷大雅,但對他們的信心,也是一種極大的打擊。

在最擅長的領域,被這個無名小卒給吊打了,這讓四大才子多多少少都有點挫敗感。

沈行這一次,也沒給四大才子多少機會,拿起桌上的筆,開始揮毫,想都沒有想,直接寫出岳飛的《滿江紅.書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成帝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緊跟著,沈行又書寫了一首辛棄疾的《破陣子.壯辭》。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沈行奮筆疾書,書寫的飛快,宮奇駿念的也非???。

詞中金戈鐵馬,氣吞山河,萬里如虎!一腔報國熱血,令人蕩氣回腸!

即使宮奇駿這樣經歷豐富,身為帝師的人,讀起這首詞來,也不由得想披掛上陣殺敵。

更何況其他人,圍觀的眾讀書人,都被這壯烈激昂的詞,給徹底征服了!

沈行將詞中的靖康恥,換成了成帝恥,更是讓人想起成帝被俘虜時的崢嶸歲月。

一腔的報國情懷,躍然于紙上,令圍觀的眾人不由得不動容!

誰都沒有想到,眼前這看起來蔫了吧唧,傻傻的仵作行人,居然滿懷著愛國情操,而且還能寫出如此大氣磅礴的詞來!

難怪宮奇駿都為之動容!

反觀四大才子的詞,整篇都是鶯鶯燕燕,整個一個無病呻吟!

這讓圍觀的這些讀書人,一個個無比汗顏!他們這些人和四大才子基本差不多,寫詞都是風花雪月,很少涉及到國事!

待沈行書完,宮奇駿大喝一聲:

“好,這兩首詞,我一定要拿給陛下看看,這才是讀書人應該要做的事!

你若能再作上一篇,上好的八股文,我便在陛下哪兒保舉你為官!想信我的一句話,陛下還是能夠采納的!”

宮奇駿的話剛一出口,便引來了圍觀眾人的竊竊私語。

那些青樓女子,此時看向沈行的眼光,與以往都有些不同了。

即使韓文靜這樣,眼高于頂的奇女子,此時看向沈行的目光中,都帶著欽佩和仰慕的眼神。

宮奇駿掃了一眼四大才子所做的詞,回過頭來對眾人說道:“詞我看過了,還是沈行勝,接下來考八股文,我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作為考題!請你們答卷!如果這次能優勝者,后面就不用再考了?!?

對于宮奇駿如此評判,四人沉默不語,也不敢反駁,唯有在接下來的八股文章比試中,發揮出超常實力來碾壓對手,才能出了心中這口惡氣!

因為,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科舉,還是為官,都是以文章為錄取標準,來衡量舉子們的真才實學,詩詞作的再好,也難登大雅之堂!

拿到題目后,五人開始同時答題。

這次,四大才子不敢再謙卑了。

他們要聯手上陣,每人一篇文章,四人不相信,四篇文章還搬不回這一局。

四人都是參加過科舉考試的老人,在作八股文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心得體會。

沈行對四大才子如此做法,不與理睬!

任他們如何做答,怎能敵的過自己作弊的手段!

沈行拿到題目一看,發現這段話出自論語的《學而》。

這段話的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沈行從八股要義中,挑選了歸有光的一篇八股文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破題:圣人所以至于道者,亦惟漸以至之也。

承題:夫道無終窮,雖圣人亦有待于學也,學之則不容無漸矣,此其理之固然,而豈圣人過為卑論以就天下也哉。

起講:且夫天下待圣人過高,以為有絕德于天下,而不知夫圣人之所為孜孜而不已者。固吾人之事也,何則,人之心與理一也,人之為學求至于心與理一也。

入題:然學之不可以驟而化之,不可以助長也。

起股:久矣,故自十五之時,始有志于圣賢之道,而從事于鉆研之功。嘗以為志之勿立,則無以負荷乎天地所與者,將不免于小人之歸。是以始之以立志,而是非之介,取舍之極,蓋有所定而不能移也。

迨于三十之年,始有得于矜持之力,而取驗于德性之定。嘗以為守之勿固,則無以凝聚乎性之所鐘者,將不免于君子之棄。是以繼之以定守,而紛華之變,盛麗之陳,蓋有所持而不可撓也。

中股:自十五而三十,積以十五年之功,而意味固已不同矣。

然猶不敢自怠,而至于四十也,則隨事見理,而研旨趣于萬殊,參酌于無端無紀之中,而有得于燦然之妙。物之所以各足其天者,吾固已見之明,而知萬殊之各正。視向之立者,不免參膠于固也。

又至于五十也,則以理視物,而探淵源于一本,窮極于大本大原之中,而有得于渾然之妙。天之所以流通于物者,吾固已見之一,而知帝則之必察。視向之不惑者,不免猶在于物也。

過接:自三十而四十而五十,體驗于十年之間,而意味又各不同矣。猶人也,非天也,君子之學,求至于天而可已乎。

束股:故六十以達耳順之機也,理妙于中,而有以通乎外之所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感之者以天也,聽之者以天也,順于耳而耳不得而與焉。

七十以妙從心之用也,理運以外,而有以出于中之所豫,化而裁之,存乎變,從之者以天也,不愈之者以天也,從于心而心不得而知焉。

大結:夫六十七十所自得者如此,夫豈以年彌高而德彌邵哉,亦以道久而后熟,故日有所不同耳。

是以志者志此理也,不惑而知之者,亦此理也,至于耳順從心,而理與心一焉,君子之學,求到于是而已也。

說起歸有光,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此人生于明正德年間,八歲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母親就丟下三子兩女與世長辭。

歸有光的父親,是個窮縣學生,家境急遽敗落。

就是在這種困境中,迫使年幼的歸有光過早地懂得了人間憂難,開始奮發攻讀。

歸有光自幼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歲時就寫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論》,十一、二歲“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歲應童子試,二十歲考了個第一名,補蘇州府學生員,同年到南京參加鄉試。

“弱冠盡通六經、三史、大家之文”的歸有光,開始時對舉業滿懷信心,但他參加鄉試卻連連落第,五上南京,榜上無名,其間慘淡經營,寒窗十五載。

至三十五歲時,還未更進一步,期間他的主考官張治很欣賞他的才華,將他提至第二名舉子,寄希望他能早點中進士,可惜這次依舊名落孫山。

此后,歸有光一邊研學講道,一邊應試。

幾年間,歸有光便蜚聲海內外,麾下弟子有數百,但依舊是榜上無名。

期間曾有他的學生家長想要幫助歸有光,讓歸有光入堂為官,卻被歸有光拒絕!

他一生雖窮困潦倒,卻不愿與奸人為伍,更不屑于靠瑩瑩茍且做官。

所以歸有光一生光明磊落,正直無私,贏得海內外眾多讀書人的贊譽!

老話說得好,文如其人!

這片八股文,便是歸有光直抒胸臆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做人的標準。

沈行將這篇八股文寫好后,那四大才子還在冥思苦想。

作八股文章,不像寫詩詞歌賦,一有靈感就能動筆。

八股文有一套嚴謹的規格,除了這些,作者本身還要對四書五經研究的很透徹,往往能引經據典!

一篇上好的八股文,必須要言之有物。

從起股到束股講起,每組都有兩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所以稱為八股文。

八股文的主要文義,在于詮釋經書的義理,并要求據題立論,所以,很少有作者自由闡發的空間,而它的重要體裁特征便是對偶性。

沈行能這么快寫出一篇這么好的八股文,靠的就是抄襲!

這可不是四大才子能做到的!

沈行將文章做完,便吹干了紙上的墨跡,然后將文章交給了宮奇駿。

此時,圍觀的眾人都不淡定了!

你說作詩詞能那么快,圍觀的讀書人還能理解。

可八股文依舊能作的這么快,那就只能用天才來形容了。

問題是,這么好的天賦,怎么會出現在一個傻子的身上!

作詩詞一靠靈感,二靠底蘊!

可八股文章能做的這么快,那就有點恐怖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杭锦旗| 永善县| 广昌县| 桃园市| 广饶县| 和林格尔县| 永清县| 时尚| 大同市| 临夏市| 江油市| 武鸣县| 铜陵市| 北宁市| 临西县| 河池市| 六安市| 岢岚县| 宜川县| 富顺县| 修文县| 舒兰市| 贡觉县| 克山县| 凤翔县| 永定县| 江北区| 娱乐| 乌兰浩特市| 伊吾县| 茌平县| 马山县| 湄潭县| 额尔古纳市| 湟中县| 习水县| 治多县| 车致| 高密市|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