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致貧原因

一 所處區域整體發展落后

1.自然環境惡劣

十八洞村雖然景色優美,但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旱澇災害并存,風災、雨雪冰凍、冰雹等自然災害易發,部分地區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石漠化現象嚴重。這片區域內人均耕地面積較少,且地無三尺平,田地多為“斗笠丘”,承載能力非常有限,如十八洞村人均耕地僅有八分,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限制了傳統農業的發展;區域內地形多屬于山地地形,道路蜿蜒起伏、崎嶇不平,導致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偏高,出行、運輸不便,信息閉塞。

2.區域整體貧困嚴重

十八洞村所屬的花垣縣整體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ㄔh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初步核算的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僅分別增長4.0%、0.1%和0.5%,其中2015年和2016年的第二產業增加值還分別下降了5.3%和1.7%,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增長的緩慢也充分體現在了財政收支數據上,縣級財政收入遠低于財政支出,絕對缺口呈放大趨勢(見表1-1)。

表1-1 2014~2016年花垣縣財政收支數據

縣域經濟整體發展的落后導致所在區域居民收入增長緩慢、貧困人口不能得到充分全面的保障支持。2016年,花垣縣仍有貧困人口4萬多人,占全縣農村人口的23%,是全國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比例的3倍多;全縣有142個貧困村,占整個行政村總數的56%多,比全國行政村的貧困比例高出兩倍多;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5元[4],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4.1%和全省平均水平的59.1%;而且花垣縣在水、電、路、醫療、教育、衛生、人口素質等各個方面的指標都低于全國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二 區域內部發展不平衡、城鄉差異巨大

花垣縣整體發展落后,較大程度上導致了其無力解決區域內部、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甚至拉大了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

1.收入差距大

花垣縣雖然整體收入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收入差距卻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2015年、2016年花垣縣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分別相當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4%、33.0%和34.3%(見圖1-3)。

圖1-3 2014~2016年花垣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資料來源:2014年、2015年、2016年花垣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水平差異大

城鄉之間在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的差異與不平衡在花垣縣也得到了充分體現。花垣縣農村的主要產業還是傳統農業,而傳統農業本身極易受自然因素、市場因素的影響,抗風險能力較弱,所以農民抵御災害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就較弱,加之農村居民無法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醫療、養老、住房、教育、勞動保護、意外災害保險等保障,因此在農村,因災、因病、因學致貧返貧的現象非常突出。我們從十八洞村的問卷調查中了解到,在31戶受訪的貧困戶中,因學和因病在致貧原因中并列第四位,均占受訪戶數的29%(見圖1-4)。

三 個體層面原因

1.客觀上缺少勞動技能、缺乏發展資金

全村勞動力中一半以上都外出務工,村中的留守人口多為老人、婦女和兒童,勞動能力較弱,所以村內產業發展較為單一,基本以種植水稻和烤煙為主,且農業生產的水平也較低。全村整體受教育程度偏低,勞動技能不高、致富能力不強,全村勞動力中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占比不到6%。村里引進的一些企業比如水廠、旅游公司在本村都很難招聘到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不得不降低門檻,比如把學歷要求降低到初中;而且即使勉強招聘到員工,也會由于沒有駕駛執照、不掌握基本的水質檢驗技術而無法完成崗位要求的工作。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村里貧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要低于全村平均水平。在貧困人口的勞動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僅占11.12%,低于全村勞動力12.8%的平均水平;而貧困人口勞動力中,文盲和小學文化程度占比達到35.8%,高于全村34.0%的平均水平。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也表明,缺技術和缺勞力是最主要的兩大致貧原因,31戶受訪貧困戶中分別有14戶和12戶認為缺技術和缺勞力是其致貧的主要原因,占到受訪農戶的45%和39%(見圖1-4)。

十八洞村村民收入非常低,即使部分村民有脫貧致富意愿和創新創業的想法,但也因為缺少資金被束縛了手腳。2013年,十八洞村全村總收入僅 165 萬元,人均純收入僅有 1668元,只相當于同年花垣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903元的1/3。[5]在十八洞村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中,認為缺資金的占32%,僅次于缺技術和缺勞力,排名第三位(見圖1-4)。

圖1-4 十八洞村31戶貧困戶致貧原因調查結果

資料來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十八洞村調研。

2.主觀上觀念保守,意識落后

受交通不暢、信息閉塞等因素影響,村里有相當一部分村民,尤其是留守村民還固守小農經濟、計劃經濟時代的保守觀念:一方面,安于貧困的消極思想或“等、靠、要”的依賴思想較為嚴重,缺乏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對農業規?;洜I、小額信貸、農業保險等現代化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心存疑慮,難以接受和把握旨在扶持其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一些做法和優惠政策。這些保守和落后的思維觀念不僅是很多村民長期陷于貧困的重要原因,也成為其把握政策機遇、擺脫貧困的思想桎梏。

我們在十八洞村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近1/5的受訪者認為“自身缺乏發展動力”是其陷于貧困的原因之一。村民們在婚嫁問題上仍持商品化交易的落后觀念,在女兒出嫁時索要過高彩禮,致使貧困家庭娶妻成為村里的一大難題。據了解,2014年十八洞全村35歲以上的大齡未婚青年竟有38人(截至2017年,其中12人已脫單)。

又如,很多村民受“家中有糧、心中不慌”觀念影響,仍保有強烈的土地情節,不僅每年要拿出三四個月的時間從事耕作勞動,而且不愿接受土地集中流轉、實施規模化耕作或經營的做法。對于支持村民創業或發展規?;a的小額信貸更是持遲疑態度,存在“不敢貸”、“貸了不想還”以及“貸了無力償還”等現象。駐村工作隊的干部告訴我們,截至2017年,村里僅有25戶農戶申請了小額貸款,貸款總額121.6萬元。

受傳統自給自足觀念影響,以及出于對現代保險業的不信任,村民的保險意識也較為淡薄,在降低其防范疾病或災害等風險能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因病因災致貧的風險。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楊姐飯莊的女主人曾養羊十多年,是村里的養殖科技示范戶,家里的羊群數量多時曾高達100多頭(按每頭羊800元的市場價值估算,可為其帶來8萬元的毛收入)。因村里興建停車場需要,楊姐對家里的羊圈進行了搬遷,并借錢新建了羊圈、購置了新的羊羔。但不幸的是,羊群得了羊痘,又沒有購買任何保險,所有的投資損失不得不由自己承擔。


[1] 根據駐村工作隊提供的資料,2017年十八洞全村226戶農戶實測水田面積1259.52畝,旱地面積550.89畝,兩項面積合計1810.41畝,比其對外公布耕地面積多出1.2倍。

[2] 麻建成、張耀成:《百里苗疆寫贊歌——省民委駐花垣縣十八洞村工作組建設扶貧側記》,《民族論壇》2012年第11期,第12~16頁。

[3] 2015年前,十八洞村隸屬花垣縣排碧鄉。2015年花垣縣鄉鎮區劃調整后,十八洞村所屬的排碧鄉與排料鄉、董馬庫鄉成建制合并,撤鄉設鎮后設立雙龍鎮。

[4] 《花垣縣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tjj.xxz.gov.cn/tjgb/xsgb/201703/t20170328_250390.html。

[5] 《花垣縣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tjj.hunan.gov.cn/tjfx/tjgb/xqtjgb/xxgxsq/201507/t20150717_3800815.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盱眙县| 南漳县| 兴山县| 阿图什市| 上思县| 彩票| 什邡市| 砚山县| 承德市| 安福县| 大连市| 昌吉市| 福泉市| 旺苍县| 长岭县| 三门峡市| 洪泽县| 招远市| 平远县| 林甸县| 佛冈县| 岫岩| 汪清县| 贺州市| 新余市| 石门县| 那坡县| 来凤县| 密山市| 宁津县| 蓝田县| 万源市| 内黄县| 六盘水市| 潮安县| 沁源县| 清苑县| 肃南| 托克逊县| 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