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農村金融精準扶貧的背景

第一節 金融支持對精準扶貧的作用和意義

金融支持是精準扶貧重要的保障措施。中央出臺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將“加大金融扶貧力度”作為一項重要保障措施納入脫貧攻堅支撐體系。為了貫徹中央精神,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分級召開了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專題會議,印發了《關于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號召金融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將扶貧開發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創新工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金融扶貧的廣度、深度和精準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金融支持是精準扶貧重要的資金來源。盡管中央和省里對貧困地區的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僅靠有限的財政資金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扶貧攻堅資金需求,這就需要我們放寬視野,整合資源,進一步拓展和擴大金融渠道的資金來源,特別是要打好金融扶貧這張牌,通過金融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引導各類資金向貧困地區流動聚集。

金融支持是精準扶貧重要的動力引擎。有學者指出,小額信貸[1]就是迄今找到的能夠保障貧困農戶獲得信貸這一基本人權的最基本選擇,[2]小額信貸有助于改善窮人獲得資金財產的能力與機會,[3]它是反貧困的一個有力工具,當窮人使用金融服務時,他們能夠提高收入,積累資產,并減輕外部沖擊。小額信貸能使貧困家庭不再著眼于每天的生計,而是籌劃未來,如改善營養、居住條件、健康和教育。[4]小額信貸是為貧困和低收入人口以及微型企業創業者提供的金融服務。它既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扶貧方式,又是一種金融創新,是以市場經濟的方式減緩貧困的有益嘗試。“微型企業金融”“小額貸款”“村銀行”都是指小額信貸。為推動小額信貸的發展,聯合國將2005年確定為“國際小額信貸年”,其目的是通過推動小額信貸的發展,增進公眾對作為均衡發展重要組成部分的小額信貸的認識和理解,促進能為所有人提供服務的金融部門的發展,為貧困和低收入人口提供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通過鼓勵創新與合作,建立成功的小額信貸模式并擴大規模。

許多文獻都強調了信貸在扶貧中日益增長的作用。[5]政府權威部門也肯定了小額信貸機構對扶助貧困者和弱勢群體的積極貢獻。[6]有研究顯示,只要信貸成為可能,這些工具和其他的扶貧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改善家庭環境、管理企業、增加產量,并提高其收入。[7]還有研究顯示,在信息足夠對稱的情況下,所有的結果都表明小額信貸在成員的收入、財產和生活的安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改善和提升功效。[8]小額信貸對那些善于利用扶貧項目更好地進行投資的人而言,效果則更明顯。諾貝爾基金會表示小額信貸的目標人群(target population)已經向乞丐擴展,按照他們的能力制定每期還款金額和還款期,乞丐可以獲得大約12美元的無息貸款。這種貸款使5000名乞丐脫離乞討生活。Yunus認為,許多窮人就是因為參加了格萊珉銀行小額信貸項目,成為其成員,從而擺脫貧困的。[9]在我國,盡管小額信貸項目實際瞄準的是中國貧困地區中等收入和中等以上收入的農戶,但這些項目仍然對扶貧做出了積極貢獻,因為中國貧困地區的中等收入和中等以上收入的農戶仍可被視為貧困戶,這些農戶的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0]

長期以來,扶貧工作“重資金投入、輕思想引導”,久而久之使貧困人口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精準扶貧具體到金融支持方面,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場化、可持續的信貸渠道,通過信貸資金的有償使用、抵押擔保方式的創新、征信知識的普及等金融手段,使金融扶貧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從“融資”向“融智”推進,引導貧困群眾增強自我發展的動力和積極性,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改變貧困面貌。

金融扶貧是扶貧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因其參與主體之一為金融部門,對扶貧開發項目的可持續性、微利性有一定的內在要求,這也決定了金融扶貧既不是慈善救濟,也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而是在保持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通過信貸投放,啟動示范和帶動效應明顯的扶貧項目,激發貧困人群的內生發展動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的脫貧和發展。因此,金融扶貧更要在“精準”上下功夫、“造血”上謀長遠,更要扶到點上和根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伊川县| 安丘市| 井研县| 普安县| 宜州市| 罗山县| 宝鸡市| 玛多县| 中卫市| 义马市| 彩票| 淮北市| 嘉定区| 龙游县| 许昌市| 循化| 长顺县| 区。| 工布江达县| 昌吉市| 洛川县| 扎鲁特旗| 太湖县| 类乌齐县| 获嘉县| 连州市| 界首市| 涞水县| 永平县| 陵川县| 扬州市| 潍坊市| 凌海市| 丹棱县| 保靖县| 辰溪县| 永靖县| 桓台县| 大关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