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長江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依傍北緯30°附近的充足水源、溫潤氣候、廣闊腹地等,人類繁衍生息、城市群聚崛起、文明繁榮復興,大河文明由此成為人類原發性文明體系的核心支撐。兩河流域文明、尼羅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黃河流域文明等人類四大古文明,是世界大河文明譜系的代表。

中華文明,江海通達、水陸兼具,因“兩江互濟,南北耦合”的文明發展形態,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消失或斷層的大河文明。在新時代,中華文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內核,包括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180萬平方公里區域所創造的文明的總稱,自古涵蓋了上游巴蜀文化、中游荊楚文化、下游吳越文化。隨著時代發展,長江文明內涵不斷充實豐富,成為集成中國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先進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華文明演化發展的精神標識。

(一)長江文明是中華文明體系的萌生要素

長江流域的“稻作文化”、黃河流域的“粟作文化”,是長江、黃河成為中華文明兩大發祥地的重要佐證。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交融互補,但始終獨立發展。長江流域上、中、下游文化雖渾然一體,但也一直保持著各自特色。隨著黃河流域因墾殖過度、氣候轉向干冷、胡馬南征等漸趨衰落,長江流域憑借自身是全國糧食、衣被、財賦主要供應區以及自然資源稟賦、人文集聚優勢,逐步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長江文明承擔起農耕文化發展重任,為中華民族綿延傳承、中華文明歷久彌新提供了不竭動力。

(二)長江文明是中華文明發展的支點

長江流域構成中國的生態支點、經濟支點、交通支點和文化支點:長江流域歷來是中國生態安全屏障,承擔國家生態文明核心區建設的重任;長江流域覆蓋20%的國土面積,擁有超過全國40%的人口數量、GDP總量,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脊梁;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江交通體系是全國最重要的大交通體系之一,為文化交融協同提供了連通干道;長江全域有諸多的歷史文化遺址,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8座,高等學校數量和在校生數均占全國36%以上,文化產業位于全國前列。

(三)長江文明蘊含中華文明典型的精神要義

自春秋戰國以來,長江流域孕育了大批思想、歷史、文化精英,引領中國各時代發展風潮。在長江文明精神特質中,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開放包容精神,篳路藍縷、自強進取的開拓創新精神,舍生取義、敢為人先的愛國奉獻精神,庇民安民、為民謀福祉的民本務實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深度和諧理念等,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成長記憶、價值元素和文化符號,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突出體現了世界大河文明特有的“交匯—融合”的精神要義,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具包容性、可持續的人類文明體系發展新范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毕节市| 玛多县| 盐源县| 洛南县| 宝坻区| 满洲里市| 砀山县| 湘乡市| 岳阳县| 靖西县| 安陆市| 新泰市| 文登市| 高平市| 土默特右旗| 曲阜市| 巫山县| 应城市| 儋州市| 绥棱县| 子洲县| 来凤县| 通化县| 汶川县| 汝州市| 门头沟区| 海南省| 长垣县| 茂名市| 克什克腾旗| 从化市| 五台县| 安化县| 海原县| 东阿县| 揭西县| 泾源县| 阿巴嘎旗| 独山县|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