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摩擦與宏觀經濟波動:理論與政策分析
- 喻崇武
- 593字
- 2021-04-23 17:52:06
第四節 貼息貸款和直接補貼的比較
在實際操作中,貼息貸款和直接補貼并沒有明晰的界限。但為了嚴謹和便于建模討論,這里嚴格界定兩類政策。這里認為,貼息貸款指的是企業家從投資者獲得貸款的利息由政府財政政策全額或者部分補貼,企業家只需償還本金和少部分利息。而直接補貼指的是政府通過財政政策對企業家的一次性轉移支付,增加其投資的自有資金。
從企業家獲得貸款的必要條件式(3.1.4)出發,假定不論是直接補貼還是貼息貸款,政府的轉移支付金額都相同,記為T。首先,在相對簡單的情形下討論直接補貼,將政府轉移支付T代入式(3.1.4),可以得到:

因此,直接補貼的一個直接效果是,降低了企業家成功獲得融資的自有凈資產需求,降低幅度等于政府轉移支付幅度T。
接下來討論比較復雜的情形,即貼息貸款。先假定通過貼息貸款政策,企業家獲得貸款。通過貼息貸款,企業家面臨的有效利率為:

將式(3.4.2)代回式(3.1.4),可以得到企業家獲得貸款的新的必要條件:

經過一系列代數運算,可以證明存在一個正的,滿足:

這意味著,當項目資金需求量比較大時,貼息貸款政策更加能夠降低企業家所需自有資金的門檻;而當項目資金需求量比較小時,直接補貼更加能夠有效降低企業家所需自有資金的門檻。兩種政策看起來各有優勢,但在實踐中,難以獲得融資的企業家通常是創業者或者小企業主,他們投資項目所需資金常常較少,即小于相應值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基于本章的理論,直接的直接補貼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