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中國婦女研究年鑒》是由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組織編寫,全面反映中國婦女/性別研究進展的學術文獻,也是婦女/性別研究的工具書。《中國婦女研究年鑒》自1995年以來,以五年為一個周期,已連續出版四卷。《中國婦女研究年鑒(2011~2015)》是第五卷。

一 編纂目的

為保證《中國婦女研究年鑒》的學術性、原創性和權威性,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邀請部分全國婦女/性別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組成《中國婦女研究年鑒》編輯委員會,組織近年來在婦女/性別研究各領域較為活躍的學術中堅撰寫研究綜述,并依托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信息中心、中國婦女研究會辦公室、《婦女研究論叢》編輯部搜集整合近年來婦女/性別研究領域的研究文獻和研究機構信息,力求全面反映2011~2015年中國婦女/性別研究成果,努力使本年鑒成為對各級政府決策部門、婦女/性別研究機構以及婦女工作者兼具研究和資料價值的工具書。

二 主要欄目及內容

《中國婦女研究年鑒(2011~2015)》的欄目基本與前四卷保持一致,設有“研究綜述”“研究成果選介”“研究機構和組織、學術活動、學者簡介”及“附錄”四個欄目。本卷年鑒的“2011~2015年中國婦女/性別研究概述”對這五年中國婦女/性別研究的概況、特點、主要研究進展及不足進行了較為整體和全局性的回顧與總結,并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研究綜述”欄目是本年鑒的主要部分,是對中國婦女/性別研究各領域和各學科的研究進展的系統總結,包含“婦女/性別專題研究綜述”和“學科建設研究綜述”兩個子欄目。編輯委員會在認真討論的基礎上,基于《中國婦女研究年鑒》的連續性考量以及2011~2015年婦女/性別研究發展趨勢,對本卷年鑒的專題綜述和學科綜述進行了微調和優化。本卷年鑒的“婦女/性別專題研究綜述”部分共設31個專題綜述,與第四卷年鑒大體保持一致,刪去了第四卷中“農村婦女發展研究”專題,增加了“婦女人權與法律”專題。在“學科建設研究綜述”部分,本卷年鑒共設12個學科綜述,在第四卷基礎上刪去了“女性教育學”學科綜述。

“研究成果選介”欄目旨在匯集2011~2015年婦女/性別研究相關課題/項目、論著以及論文等學術成果,力求讓讀者對這五年婦女/性別研究進展有更直觀的了解。與前四卷保持一致,本卷設“課題/項目選介”“論著選介”“論文選介”三個子欄目。其中,“課題/項目選介”介紹了國際、國家以及省部級大型課題/項目23個,“論著選介”對國內外影響較大、學術質量較高的65本專著進行了介紹,“論文選介”則篩選了學術影響力較強、被引用頻次較高的70篇學術論文。

“研究機構和組織、學術活動、學者簡介”欄目延續了第四卷的編排體例。“研究機構和組織簡介”針對前四卷未介紹過的或較以往有較大變化的12個研究團體和學術機構進行了簡介;“學術活動簡介”呈現了2011~2015年召開的研討會和學術論壇情況。“學者簡介”欄目主要介紹前四卷年鑒沒有介紹過的、具有正高級職稱并在婦女/性別研究領域有較大影響的學者31位。

“附錄”欄目在延續第四卷年鑒“附錄”的“論著索引”“博士學位論文索引”“婦女/性別研究學術刊物及專欄名錄”“婦女/性別研究網站名錄”“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研究會中國婦女研究優秀成果獎、優秀組織獎獲獎名單”“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性別研究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獲獎名錄”六部分內容基礎上,增設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與性別相關項目索引”。

三 編纂體例和選用原則

(1)本年鑒“研究綜述”欄目所采用文獻資料是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公開出版或內部發行的研究成果(個別例外另作注明)。

(2)“研究綜述”欄目遵循本年鑒首發原則,在年鑒出版前,未發表于任何公開出版物。

(3)“課題/項目選介”是以2011~2015年國際項目和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為重點,兼顧研究選題內容、地域和研究機構分布,并注意民族、代際均衡,最后由年鑒編委會討論決定。資料來源以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性別研究基地和各研究中心為主。

(4)“論著選介”欄目的論著篩選主要根據選題、內容、學術質量和社會影響力,注重學術性和創新性,在突出重點和熱點研究領域的基礎上,兼顧各學科、各民族和代際、性別及累年成果的均衡,盡力展現新領域的學術成果。是否獲得省部級獎勵也作為考量因素。資料來源以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華女子學院圖書館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信息中心館藏的中國大陸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出版的婦女/性別研究專著為主。

(5)“論文選介”以論文的學術影響力、被引用頻次、被下載頻次為主要標準,注重學術性和創新性,在突出重點和熱點研究領域的基礎上,兼顧各學科、各民族和代際、性別及累年成果的均衡。資料來源以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數據庫為主,并參考數據庫未收錄的《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婦女研究》以及部分以書代刊的連續出版物,時間范圍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6)“研究機構和組織簡介”對于前四卷年鑒已經介紹過的研究機構原則上不做介紹,但個別變化較大的學術機構和組織除外。資料來源于中國婦女研究會辦公室。

(7)“學術活動簡介”主要來自中國婦女研究會、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信息中心和各婦女研究組織提供的信息,以及從相關報刊、網站等媒介的信息源中篩選出的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間開展的影響較大或有特色的學術活動。

(8)“學者簡介”主要介紹前四卷年鑒沒有介紹過的、截至2015年底具有正高級職稱,并在婦女/性別研究方面有較多學術成果和較大學術影響力的學者。選介的學者以各地婦女研究中心推薦的學者為基礎,并補充了未推薦地區和學科中有代表性的學者作為候選,最后由編委會討論決定。

(9)“附錄”欄目中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與性別相關項目索引” “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研究會第三屆中國婦女研究優秀成果獎、優秀組織獎獲獎名單”“中國婦女研究會第四屆至第五屆婦女/性別研究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獲獎名錄”由中國婦女研究會辦公室提供。“論著索引”是在搜集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華女子學院圖書館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信息中心館藏和部分出版社、圖書網上商城書目的基礎上,通過參考圖書分類號,大致閱讀論著內容,根據本年鑒的“研究綜述”專題編輯分類而成。“博士學位論文索引”是在中國知網博士論文數據庫的基礎上,參照上述圖書館館藏,基本按照本年鑒的“研究綜述”專題和學科分類而成。“論著索引”和“博士學位論文索引”中文獻排列順序也基本參照“研究綜述”欄目的專題和學科排列順序。“婦女/性別研究學術刊物及專欄名錄”“婦女/性別研究網站名錄”是在前四卷年鑒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依托《婦女研究論叢》編輯部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信息中心,新增了2011~2015年新開辦或以前未介紹過的期刊、欄目及網站,刪除了這五年中未繼續開設相關專欄的期刊以及這五年中關閉的網站。

四 致謝

《中國婦女研究年鑒(2011~2015)》的編撰得到國內婦女/性別研究同仁和有關機構的大力支持,我們在此向本卷年鑒所引用的各類文獻的作者、資料的提供者、學界同仁、有關協助單位和部門的負責人表示真誠的感謝!各個專題和學科綜述撰寫工作十分繁重,作者們不厭其煩數易其稿,付出了艱苦的努力。編委會專家在組織策劃及稿件外審中貢獻良多。中國婦女研究會辦公室的吳菁、李海燕、高倩同志和婦女研究所信息中心的林丹燕、郭月青同志承擔了部分數據的收集和資料整理工作。在劉亞玫、杜潔同志的直接領導和指導下,《婦女研究論叢》編輯部的宓瑞新、史凱亮、楊玉靜同志在方案策劃、組織撰寫、召開作者交流研討會、聯系作者、補充核對數據、編輯、校對、返校以及年鑒出版中承擔了主要工作,并撰寫了前言、2011~2015年中國婦女/性別研究概述的初稿,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此,我們向年鑒的所有直接和間接參與者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同時,我們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本卷年鑒出版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2011~2015年是中國婦女/性別研究持續發展、不斷進步的五年,我們盡力在本卷年鑒中全面反映這五年中國婦女/性別研究的進展和不足,但由于收集材料、數據的渠道限制,以及人力和精力的不足,難免掛一漏萬,甚至還有不少錯誤,歡迎廣大讀者提出寶貴的批評和建議。

編者

2018年1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遵义县| 辉县市| 肃宁县| 双峰县| 安塞县| 玛多县| 蒲城县| 高淳县| 怀宁县| 望奎县| 金山区| 鲜城| 富顺县| 含山县| 通榆县| 定州市| 子洲县| 凤台县| 通道| 桂东县| 三河市| 荔波县| 绩溪县| 上高县| 油尖旺区| 宣城市| 剑阁县| 黑龙江省| 历史| 平原县| 哈密市| 洛宁县| 林周县| 门源| 伊吾县| 咸阳市| 邳州市| 陈巴尔虎旗| 仁布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