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的重要舉措
- 新聞記憶:新聞實踐與理論探索
- 農文成
- 782字
- 2021-04-25 17:02:20
——二論學習宣傳貫徹落實《貴州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
方法引領方向,舉措凝聚力量。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舉措,用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匯磅礴之力、收長遠之功。
《貴州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貫徹落實國發〔2012〕2號文件的重要舉措,是對民族法制、法治體系建設進行探索性的創新和突破,對全面推進示范區建設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為貴州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條例》的起草論證,是對貴州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再認識的全面深化和全新升華,《條例》從提出到調研到起草再到反復論證,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省人大常委會有關專委會、省政府法制辦、省民宗委等會同有關省直部門、專家學者等,圍繞如何把貴州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貴州全面深入推進示范區建設的堅持和拓展,具有貴州特色的創新與實踐。
民族團結進步是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條例》第六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建設,鼓勵各民族間相互交往、交流,促進各民族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團結;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部隊等創建活動。”示范區建設的核心要義,就是要推動多民族貴州的繁榮發展穩定,推動各民族同胞在這片土地上團結和睦、和諧相處。示范區建設牽涉面廣,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條例》對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機制、經費保障、政策措施、民族地區發展等都作了具體要求和規定。這些法律準則為全面推進示范區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奠定了堅實基礎。
立治有體,施治有序。貴州率先在全國開啟用法治保障民族團結的時代篇章,必將強力助推貴州早日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
(《貴州民族報》2015年5月,合作者:杜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