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邊塞留痕遍塞北

石嘴山地區自古為軍事要地。明代,此地更是抵御蒙古部族侵擾的邊防要塞。至今猶存的長城、烽火臺遺跡等軍事設施便是歷史的見證。然而,還有另一種見證,即使在長城、烽火臺等遺存都消失之后,仍然存在,這便是與之相關的地名。

明代,賀蘭山沿山諸口,大抵都設有關隘,且有駐軍把守。關名往往轉化為地名,以關名稱所在之地。今正誼關即是明鎮遠關音轉而來的一個地名。

明代烽燧遍地,墩臺林立。墩臺即烽火臺,各有其名。有的以其所在處的山口名命名;有的以其所在地的湖泊命名,有的則以其所在地的屯堡命名。例如,沙湖墩即是因為其建于沙湖附近而得名。這個墩臺之名,至今猶可指引人們判斷古沙湖之方位。但是也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墩名轉化為地名。墩臺廢棄后,以其名稱其所在之地。諸如,大興墩、小興墩等,皆是此類。常勝墩所在之地,雖略去了“墩”字,但“常勝”作為村名仍存。燕子墩則是因為該地有墩臺,后來成為燕子棲息之處,人們稱墩臺為燕子墩。當然,這已不是墩臺原名,而是后來的俗稱。此后又以墩名命名,遂有今之鄉名。

既為邊防要地,便必須駐軍,駐軍就有兵營。兵去營空之時,營盤雖廢,營名仍存,只不過是化成了地名。上營子、下營子之類的地名,即由此而來。

明代實行軍屯。軍屯兵士與作戰兵士,同在軍籍,但軍屯士兵稱“軍余”,從事農田生產。屯田之地設堡,堡名大多以帶隊官長之名命名。現存的許多地名就是由明代軍屯的堡名而來,例如,姚伏、周城、五香等。實際上,周城原作周澄、五香原作武祥,皆是以屯長之名命名的堡名,只不過在歲月流逝中用字發生了變化。

關隘、墩臺、兵營、屯堡,這一系列與邊防相關的設施之名,演化成為地名后,是比那些設施更牢固的遺痕。即使地面遺存不復存在,這些地名仍可使人想見石嘴山地區作為邊防要塞之歷史風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磐安县| 大田县| 溧阳市| 高要市| 定州市| 汤原县| 华安县| 开封市| 新野县| 原阳县| 丹阳市| 龙岩市| 铅山县| 射阳县| 杭州市| 塘沽区| 迭部县| 万山特区| 禹城市| 屏边| 信宜市| 荥阳市| 沈阳市| 舟曲县| 濮阳市| 丰台区| 安岳县| 新安县| 灵石县| 布拖县| 巴马| 汕尾市| 金华市| 雷山县| 延庆县| 全南县| 城口县| 图木舒克市| 明水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