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文化發展報告.2020
- 寧夏社會科學院
- 3字
- 2021-12-22 18:32:18
專題篇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寧夏探索
金 美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夯實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基層基礎,從戰略和全局上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鑄牢黨執政的思想基礎,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把黨的創新理論“種”到群眾心坎里。寧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召開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對常態化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作出全面部署,不斷深化對“四個迫切需要”的認識,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先行先試,緊貼群眾需求,強化工作舉措,合力推進攻堅,大膽創新探索,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和深化拓展提供新鮮經驗和積極成果。
一是高位推動,突出黨委、政府的主導作用。黨中央部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以來,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立足寧夏實際,主動作為、先行先試,及時印發自治區實施意見,從全區22個縣(市、區)中選擇7個縣(區)、17個鄉鎮、65個行政村試點,召開專題會對試點工作全面部署。中宣部、中央文明辦電視電話會后,及時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召開現場推進會,對深化拓展試點工作再部署再推進,切實抓好5個入選全國第二批試點縣(區)同時,再增加7個自治區第二批試點縣(市、區),同步深化拓展試點工作。目前,7個試點縣(區)的20個鄉鎮、67個村(社區)的實踐中心(所、站)已全部掛牌成立,新組建新時代文明志愿總隊7支、志愿服務分隊527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在寧夏大地展現出新氣象。自治區建立“區級總負責、市級抓推進、縣級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建立28個部門(單位)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和宣傳部部務會成員掛點指導制度,把試點工作納入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督導檢查,設立1050萬元專項資金,強力推動縣區一級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鎮一級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行政村(社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達到有機構、有場地、有隊伍、有活動、有資料、有制度“六有”標準,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通過講傳并重、公益幫扶、寓教于樂、典型帶動、實踐養成“五種方式”,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農村落地生根,搭建起新時代培育新農民的新陣地、新平臺。
二是創靚品牌,突出志愿服務的基礎作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健全志愿服務體系。試點縣區、鄉鎮、村(社區)著眼建設一支群眾身邊的志愿者隊伍,探索建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常態化運行機制。普遍依托本級文化館、文體活動中心、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并在縣一級成立志愿服務指導中心,有人員、有陣地、有經費,實體化運行,負責研究制定工作規劃、提出活動計劃、孵化“品牌項目”、評價活動效果,指導縣一級志愿服務分隊、社會公益組織和鄉鎮、村(社區)依托各類平臺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推動實現縣域內志愿服務隊伍管理一個主體、志愿服務活動統籌一個平臺、志愿者表彰嘉許培訓一個責任。縣委書記、縣長擔任志愿服務總隊總隊長。銀川市金鳳區、固原市原州區建立城市志愿服務組織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對共建”幫扶制度,隆德縣建立“縣中心+職能部門+鄉(鎮)所+行政村(社區)站”四級志愿服務組織架構,中衛市沙坡頭區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一條街”特色品牌,開展“志愿服務趕集行動”,推動志愿服務提高專業化水平、實現分眾化服務,精準對接群眾多元需求,持之以恒開展活動。截至10月底,試點縣區、鄉鎮、村(社區)三級共培育特色志愿服務項目314個,在村(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595場,直接受益農民群眾達13.3萬人(次)。
三是統籌集聚,突出資源整合的關鍵作用。試點縣區著眼最大限度挖掘現有公共資源存量,堅持摸清底數,建立“五個平臺”,把縣級融媒體中心納入進來,統籌使用、協調運行。2019年5月初以來,試點縣鄉村三級共整合部門所屬公共服務場所574個,其中縣一級229個、鄉一級81個、村一級264個,通過加掛“新時代文明實踐”標識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等方式,突破部門界限和條塊分割,比較好地打通了縣域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理論宣講平臺、教育服務平臺、文化服務平臺、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和健身體育服務平臺,實現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營造了全社會支持參與文明實踐、倡導踐行時代新風的濃厚氛圍。銀川市金鳳區采取“整合中心、集合基地、聯合驛站”的思路,通過“內向整合+外向聯盟”的形式,區一級整合部門所屬公共服務場所104個,其中:黨群活動中心77個,悅書房4個,地質博物館1個,“三館一基地”4個(雷鋒館、家風家訓館、道德文化館、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鄉村少年宮3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8個,公園4個,特色志愿服務驛站3個。
四是創新探索,突出網上網下的橋梁作用。試點縣區著眼提升志愿服務便捷化水平,按照讓文明實踐活動實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思路,對“互聯網+文明實踐”進行了積極探索。銀川市金鳳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謀劃、統籌建設、統籌使用,實現了新聞、政務、服務“一網打盡”,形成了志愿服務菜單、點單、派單、領單的精準對接。固原市原州區、隆德縣、平羅縣專門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吳忠市利通區、同心縣、中衛市沙坡頭區開發手機APP,及時推送志愿服務信息,收集派發群眾需求,評估文明實踐效果,深化“雙向對接”,因事找人、人隨事走,增強志愿服務的便捷性、長效性,擴大覆蓋面。試點縣區還在線下通過開展入戶征集、所(站)安裝“心愿征集箱”、點亮“微心愿”等,實現網上網下相互促進,增強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文明實踐的感情溫度。
五是聚焦需求,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指出,要打牢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教育引導教眾,真心服務群眾。試點縣區著眼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堅持把組織的要求與群眾的需求相結合,努力做好不同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的相互融合嵌入,讓群眾唱主角,使服務項目契合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使文明實踐活動聚人氣、有活力、見成效,使農民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圍繞“新時代新思想新農村新生活”主題,開展了理論宣講、法律普及、教育服務、科技科普、技術推廣、文化惠民、移風易俗、家風家教、掃黑除惡、體育健康等系列有價值導向、有文化內涵、有感情溫度的文明實踐活動。各試點地方注重把參與文明實踐活動與各種獎勵結合起來,探索運用“積分制”“聯系卡”等方法,配套建設“愛心公益超市”“時間銀行”等,用積分獎勵善行,用減分懲戒歪風,使農民群眾在參與中得到物質實惠、獲得精神滋養,調動參與積極性,激發道德自覺。同心縣探索“4+X+1”文明實踐模式,增強活動感染力,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寧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還存在著試點工作推進不平衡、政策把握不夠精準;資源整合中“軟釘子”多,有效供給不足,陣地資源閑置;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沒有連續性,網上網下“雙向對接”的精細化、互動性不足,缺少常態化、有特色、有影響的活動品牌;志愿服務培訓層次較低、項目培育單一,缺乏系統性、專業性、創新性等諸多短板和不足。
解決這些問題,持續深化拓展,需要我們不斷強化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持之以恒在鞏固提高深化拓展上久久為功、持續用力,推動試點成果效應放大。
一是深化思想認識,提高站位。要深刻認識到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實現偉大夢想、進行偉大斗爭的一個戰略之舉;是回應農村基層群眾盼望科學理論、主流價值“進農村、入人心”呼聲的一個創新之舉;是更好構建農村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新陣地、解決農村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沒人做、不愿做、不會做、做不好問題的一個務實之舉;是我們堅定不移推進農村文化供給側改革,提高文化供給精準化、便捷化水平,實施精準服務的一個利民惠民之舉。
二是聚焦重點任務,深化拓展。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的要求,切實抓緊抓實寧夏5個第二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區)和14個自治區試點縣(市、區)試點工作。要把中心建設成為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鄉村百姓家”;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宣傳宣講黨的政策的堅強陣地,推動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精準落地見效;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培養時代新人的精神家園,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細、落小、落實;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之地,推動農民群眾不斷增強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弘揚時代新風的實踐載體,推動移風易俗發生新改觀;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開展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廣闊舞臺,推動建立常態化運行機制。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短板。要解決好進一步理順體制、明確職責的問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要履行好牽頭組織、督促落實的職責,地級市要建立黨委班子成員掛點指導制度,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具體抓,縣鄉村書記要親自抓文明實踐,帶頭參加文明實踐活動。要解決好試點工作高起點開局、規范化運行的問題。加強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和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實體化建設,在打造有特色、有影響的文明實踐活動品牌上下功夫。要解決好充分利用資源、盤活資源和整合資源的問題。強化縣級文明實踐中心的職能,制定統籌整合公共服務資源的具體方案,要避免上新項目、鋪新攤子。要解決好提高志愿服務效能的問題。把建隊伍、強培訓、嚴管理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百姓“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互貫通的工作模式,加強文明實踐志愿者特別是農村志愿服務隊伍的培訓。要解決好加強保障機制建設的問題。增強保障能力和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常態長效機制。要解決好增強中心持久力、吸引力的問題。精心打造有特色、有影響、群眾歡迎的主題品牌項目,注重加強縣域內不同部門工作內容的整體設計、統籌推進,把不同工作內容相互融合、相互嵌入。
四是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先鋒作用、各類志愿者的生力軍作用、新鄉賢等能人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家庭的基礎作用,形成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同心同向的良好工作局面。要探索創新激勵引導辦法,調動廣大農村千家萬戶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作者簡介 金美,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社會活動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