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自然地理環境概況

1.2.1 地質地貌

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地貌以始于中生代的大羅山和小羅山為主要特征。地質處于祁連山褶皺系與中朝準地臺之間的過渡,地貌由黃土高原向鄂爾多斯高原過渡。

1.2.2 水文

保護區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區,地表水匱乏,河流屬黃河流域清水河水系。羅山東麓的地表水流入甜水河,經苦水河匯入黃河,羅山西麓的地表水經洪溝等溝系流經清水河,最后匯入黃河。羅山上溝壑密集,共有大小溝道38條,這些溝道大部分是季節性沖溝,旱季時干涸,雨季時流水。由于第四系黃土堆積物含水節理和富水性差,每年汛期,瞬間降水強度較大、溝壑的水源較豐富,易形成山洪。

1.2.3 土壤

寧夏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形相對復雜程度低,植被類型在垂直結構上存在一定程度異化。因此,土壤類型要較為單一。根據大、小羅山植被類型、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成土母質等因素可劃分為鈣層土、干旱土、初育土、半淋溶土、鹽堿土5個土綱。土壤的分布與海拔梯度、植被等因素密切相關,在海拔梯度按照由高到低,植被類型依次為森林、灌叢、荒漠草原。土壤類型依次有(亞類)暗灰褐土、灰褐土、石灰性灰褐土、灰鈣土、淡灰鈣土、粗骨土、新積土、風沙土、黑壚土、黃綿土、紅粘土,其中灰褐土、灰鈣土為保護區主要土類。

1.2.4 氣候

根據距離保護區最近的羅山西南側同心縣氣象站數據和羅山東側韋州鎮氣象站數據,分析羅山自然保護區的氣候情況。同心縣氣象站的地理位置坐標E105.54°, N36.58°,觀測場海拔高度1339.3m;韋州鎮氣象站的地理位置坐標E106.29°, N 37.17°,觀測場海拔高度1382.2 m。

同心縣1955~2015年氣象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年平均氣溫9.1℃,年平均氣溫最高10.6℃(1998、2015年),年平均氣溫最低7.2℃(1967年);年平均最高氣溫16.7℃,年平均最高氣溫的最大值出現在1998年,為18.2℃,最小值出現在1967年,為14.7℃,年平均最低氣溫2.9℃,最大值出現在2015年,為4.8℃,最小值出現在1956年,為0.7℃。1955~2015年的年平均氣溫整體呈上升趨勢。

同心縣1955~2015年間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68.9mm,年最大降水量490.8mm(出現在1964年),最小降水量119.4mm(2005年)。降水量年變幅較大,年降水相對變率為23.5%,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在-55%~83%之間;年代際間降水量表現為三個階梯段,21世紀最初十年的年平均降水量最少,僅為228.8mm,20世紀70、80年代以及21世紀10年代的降水量偏少,年平均降水量在250~270mm之間,19世紀50、60、90年代的降水量最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90mm左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雷波县| 外汇| 自贡市| 简阳市| 三亚市| 建瓯市| 扎赉特旗| 霸州市| 延庆县| 丁青县| 蕉岭县| 阿坝| 韶山市| 辽源市| 涿鹿县| 左云县| 济阳县| 湟源县| 绍兴市| 称多县| 洪泽县| 宜城市| 吴忠市| 根河市| 修文县| 来宾市| 长葛市| 定州市| 荆州市| 海林市| 广南县| 齐齐哈尔市| 西畴县| 通城县| 弥渡县| 合阳县| 广丰县| 渭源县| 苍梧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