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女正當好年華·人物卷
- 石嘴山市委宣傳部
- 1221字
- 2021-12-22 17:50:45
革命烈士李雙雙
人物簡介:李雙雙(1909—1947),又名李發祥,寧夏陶樂人。1947年6月19日被捕,后被敵人殺害,年僅38歲。
1940年,自幼在家放牧、務農的李雙雙,因家境困難,為謀求生路背井離鄉,前往內蒙古伊克昭盟三段地(現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境內),靠販運土堿養家糊口。在此期間,他經常跟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工作人員接觸,并受到黨的政策感召。
在地下黨的幫助和教育下,李雙雙逐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認識到只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窮人才能翻身得解放。此后,他主動向黨組織靠近。
1942年,寧夏平羅、惠農、陶樂、賀蘭等不少貧苦農民逃荒到了三段地,引起了中共三段地工委的高度重視。在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李雙雙從1943年4月起,在三段地工委田萬生的直接領導下,開始為黨組織工作。
1944年春,李雙雙接受了黨組織交給他的搜集情報的工作。為便于開展工作,他將妻子張玉英和女兒李鳳蘭,以及胞弟李如銀從陶樂遷到了三段地。在三段地工委委員、統戰部部長王延的直接領導下,仍然以販土堿做掩護,在三段地、察汗淖、鹽池、陶樂、三邊等地,搜集國民黨和馬鴻逵各方面的情況,及時向三段地伊西工委匯報。
大廟是陶樂縣通往三段地工委的必經之處,馬鴻逵在此派兵把守,專門盤問通往邊區的人員,搜集共產黨的活動情況。李雙雙經常趕著毛驢,帶上宣傳品、報紙和搜集的情報,冒著生命危險,常年輾轉奔波于這條“生命線”上。為避開敵人的盤查,他每次通過大廟時都是在夜間或風雨天繞道行走,及時把情報送出去。
1945年春,李雙雙經王延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更加積極地為黨工作。在王振剛的精心安排下,他一直與王延保持著單線聯系,及時把搜集到的情報一次又一次地送了出去,受到工委領導的好評。他還主動組織群眾,發展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為黨工作。
1947年3月,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西線馬鴻逵部隊入侵三邊、鹽池后,瘋狂抓捕共產黨員,三段地的中共地下黨組織遭到了破壞,被迫轉移。這時,敵人對李雙雙的活動已經有所察覺和懷疑,暗中派人監視。李雙雙立即把妻子、女兒和胞弟遷回原籍。5月,李雙雙在三段地的身份暴露,黨組織派他回陶樂縣建立黨支部,并擔任支部書記開展工作。6月7日,國民黨寧夏省政府主席馬鴻逵下達秘密通緝令,命令陶樂縣通緝捉拿李雙雙。
6月23日,李雙雙在陶樂縣五堆子鄉被捕。6月25日晚,國民黨保長陳光先在家私設公堂,對李雙雙捆綁并嚴刑拷打,想從他口中得到共產黨在三段地的情況。李雙雙被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但他寧死不屈。
6月26日凌晨,陳光先命令把李雙雙吊在屋里的大梁上。五更天后,外屋的人聽不到李雙雙的呻吟聲,到里屋一看,發現李雙雙早已被活活吊死。
李雙雙犧牲時年僅38歲。
1950年,經黨組織審查批準,李雙雙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次年7月15日,參與殺害李雙雙的兇犯和反革命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983年7月,李雙雙的衣冠冢被其親屬安葬在原陶樂縣月牙湖鄉境內的磨盤山,2005年8月29日,移葬于石嘴山市革命烈士陵園。
李雙雙烈士的事跡永遠感召后人,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供稿:趙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