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宋代交子與歐洲紙幣的來龍去脈

政府的強勢決定了貨幣的強勢,強勢貨幣成為政府調動社會資源、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紙幣率先在中國出現,暗合了中國的社會形態,也預兆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結構。

約在2600年前,金屬貨幣最早起源于位于今天土耳其西部的呂底亞國。紙幣則起源于中國的成都,約在1000年前。在金融史的意義上,紙幣的創造是一個重要標志,它表明了貨幣化程度、交易手段的復雜性、紙張的發達和管理的細致,而且表明了政府信用能力和社會繁榮的狀態。歐美國家都是在工業革命發生時的17世紀末才使用紙幣,中國紙幣的早期應用和消亡便成為迷津一段。

前文我們提到過,宋朝于960年建立,965年吞并了后蜀,并試圖用銅錢取代當地流通已久的鐵錢,并要求當地用銅錢支付稅款。但四川銅礦不足,鐵錢被廢、銅錢昂貴,流通貨幣奇缺導致市面冷落、經濟萎縮,民間便出現了許多便利商人經營的“交子鋪戶”。商人把周轉錢幣存入,用時支付保管費用提出,這些存款憑證即“交子”,泛指用于交易的票據。交子和交子鋪戶均是民間商人操辦,依賴商號和鋪戶的信用立足,交子作為票據可以在市場上抵押、轉讓,獨立于銅錢流通。它的出現,便利了大額交易,也節省了銅錢的使用,盡管有少量的偽造和欺詐出現,但交子的流通還是受到了民間歡迎。

交子在發行和流通上的成功引起了官方的重視。1005年,面對戰后金屬的匱乏和經濟的萎靡,時任益州(今成都)知府的張詠選擇了16家商號,把他們的票據收齊,由政府統一印制,并且在上面蓋上公章,統一發行交子,這一舉動代表了政府信用。用政府信用支持商業信譽,使得交子獲得了巨大成功,商業票據得以脫離發行商家的信譽和償付能力,作為通用支付手段,并且超出商家市場范圍,在政府管轄領地作為法定支付工具流通。

宋代交子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紙幣,它的超越時代性,注定了結局的慘淡。

北宋朝廷為了保證交子發行的成功,出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法規和政策,其大致內容為:第一,交子的流通期限一般以兩年到三年為一界,稱為“兌界”,期滿后必須兌換為下一界交子方可使用。創立“兌界”可能因為當時交子是楮紙所制,容易出現破損和偽造品。第二,每界的發行總量限定在1256340貫,其面額通常為一貫、五貫、十貫等。第三,每印發一界交子,必須備有一定的準備金,以保證紙幣能得到自由兌換。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僅私自印制交子的人要獲刑罰,甚至連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告者都要牽連入獄。第五,限定流通區域,開始時,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區,后來擴大到陜西和京西等地。

1023年,政府建立了交子專門管理機構“益州交子務”,次年,開始在全國統一發行交子。首屆交子發行1256340貫,備本錢360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為鈔本),準備金相當于發行量的29%。至此,世界上第一種紙幣正式被確認。

中間有一個插曲,在史書記載中,中國早在唐朝時期就有被稱為“唐飛錢”的商業票據作為貨幣流轉,比交子早了300多年,但它只是貨棧之間的買賣憑證,并不能付現使用。例如一個商家虧欠對方的貨款,被欠者又是其他人的欠債者,處于中間位置的人就可以使用上家的欠條來付給下家,這樣一層層往下,到最后一家,憑借欠票兌現。盡管它在實際上也屬于一種貨幣,但只在商家和產業鏈中流通,并沒有被更廣泛的市場所接受,既不面向普通消費者,也沒有政府的支持,缺乏強制力,因此,從這兩個角度來講,它又不是貨幣,只能稱為發達的商業票據。所以交子在得到政府背書(1)后納入發行,才成了紙幣真正的里程碑。

交子的出現產生了許多積極影響,但是北宋政府不能有效地控制紙幣發行量,在政府需要巨額財政開支時,便利用手中權力,無限制地發行紙幣。例如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益州交子務在沒有準備金的情況下,在陜西發行交子60萬貫,用來支付糧草費。交子的泛濫和政府信用的喪失導致了通貨膨脹,這也是北宋積貧積弱和最終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069年,在北宋社會經濟出現重大問題的時候,丞相王安石曾以富國強兵為由推行了一次改革,試圖提升國家對政治經濟的控制能力,紙幣當時同樣成為重要的手段。王安石主張稅賦貨幣化,增加銅錢生產并擴大紙幣發行。在過度發行導致交子大幅貶值到不足面值10%后,再通過國家管理機構發行新的紙幣“錢引”,與以鹽、茶等商品為依托的鹽鈔和以軍需品為依托的各種代金券等多種紙幣同時流通,這種做法一時形成中國紙幣發行的最高潮。

王安石是一個強勢丞相,他上臺后進行的經濟改革,實際上就是在全國范圍發行統一紙幣以取代各種官方和私人的地方紙幣。他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首先,官員薪水和軍人軍餉都使用官方紙幣發放;其次,土地補償糾紛也使用官方紙幣;最后,官方紙幣在全國范圍推廣,政權范圍所及的地方都在推行中央紙幣。混亂的發行體系和在外敵入侵下分崩離析的宋朝管理格局,不僅使王安石變法失敗,而且也使政府信用崩潰,導致民間出現“錢荒”,老百姓大量囤積銅錢。本來試圖通過變法扭轉社會經濟頹勢的王安石,卻進一步加速了紙幣貶值和經濟萎縮。

交子的產生并不是孤立的。北宋和南宋都曾在商業發展和政治混亂中產生了各種商業票據的貨幣化現象。例如在杭州出現了“會子”,也是商人交易中取錢的憑證,多在售貨、賒賬或典當等交易中形成,在民間流通,也取代了銅錢的功能。朝廷曾嚴令禁止這些地方紙幣,但無法生效。1160年,杭州知府錢端禮沿用交子的經驗,干脆將會子收為官營,設立了會子庫,將會子作為官方紙幣發行并管理,在江南一帶流通一時。

宋朝衰敗之后,金朝和元朝更是以掠奪資源和財富為導向,變本加厲地發行“交鈔”“中統元寶交鈔”等紙幣,并且面值不斷加大,含銀價值不斷降低。盡管進行了金銀本位和記賬銀本位等各種穩定幣值的嘗試,但是,在內亂、外戰和嚴重通貨膨脹的環境下,整體經濟趨于崩潰,金銀貨幣藏入民間,市場竟然在元末時期倒退到物物交換的原始地步。

其實王安石在變法期間意識到了貨幣規律,最終的失敗是由于急功近利和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背景造成的,而中國真正的惡性通貨膨脹出現在金朝和元朝。金、元是游牧民族,而非農耕民族,他們習慣的是掠奪性的邊塞經濟,進入中原后,發現拿紙片就可以換東西,完全沒有成本,卻并不明白紙片背后的奧秘。有史料記載,元朝皇帝在通貨膨脹時用紙幣發放軍餉,導致軍人嘩變,沖入京師搶劫,皇帝因此逃亡失蹤。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立即明確恢復銅錢本位制度,但苦于一時不能有充足的銅礦和錢幣供應,不得不發行“大明寶鈔”,但嚴格限制在財政收支使用上,不能與銅錢和其他貴金屬兌換。不過,經過300年無節制的紙幣發行和政府竭澤而漁的歷史,中國民間對于紙幣已經毫無信心,紙幣不僅沒能進入民間市場,最初在政府與軍隊中也受到了排斥。結果,慘淡維持了200多年后,“大明寶鈔”在1522年被皇帝下令廢止,正式停用。

白銀再次登上歷史舞臺,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貨幣。歷史的奇妙之處在于,中國本來稀缺的白銀儲藏和日益壯大的市場規模,恰到好處地與全球白銀時代交會。從拉美、日本和東南亞三個方向,白銀源源不斷地通過貿易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相對豐富的手工業商品——陶瓷、茶葉、絲綢、布匹等,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大量的民間走私貿易真正撕開了閉關自守大國的面紗,這是后話。

中統元寶交鈔 入主中原的蒙古皇帝,或許認為大量發行紙幣才是掠奪財富的最高境界。然而,他們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局。

如同造紙術一樣,紙幣的概念也是從中國傳入了歐洲。當時來東方旅行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和羅馬教廷使者盧伯魯克(William of Rubruck)把中國市場上流通的紙幣介紹給了歐洲人。他們發現的不同之處是,中國商業票據的支持者是政府,而西方同樣的商業票據支持者則是發行商家。幾百年后,歐洲商業票據也轉化成了紙幣,但始終是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的,直到最近100年才被各國中央銀行加持追認。

第一張歐洲的紙幣是由斯德哥爾摩銀行(瑞典銀行前身)在1661年發行的。不過,由于過度發行,無法用金屬貨幣兌付而導致銀行3年后停業。美國紙幣是在公元17世紀90年代由殖民地銀行首先發行的,而法國紙幣則是在1720年左右才在蘇格蘭人約翰·勞的主導下由法國銀行大量發行。中國在晚清的19世紀60年代才再次出現紙幣,不過,歷史上的教訓拖延了紙幣的流行,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紙幣才真正成為大眾的交易貨幣。

先進的貨幣形態通過政府的強制跨越時代使用,至少有幾個弊端:其一,過早脫離了貨幣與實業發展和消費能力的自然聯系,貨幣蛻變為政府的執政手段和控制市場的工具,導致了貨幣的非貨幣化過程,適得其反;其二,過早的貨幣職能分離導致金融貨幣與法定貨幣分道揚鑣,市場的金屬貨幣荒和政府的紙幣通貨膨脹同時惡化,破壞了政府的執政基礎,宋、元兩代政府的垮臺一直有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其三,通過紙幣來注水成為政府自然選擇,急功近利的行為和大國崛起的幻覺會在一段時間內形成經濟景氣,但從歷史遠期看,會毀壞政府和社會信用,變成商業文明的內傷。有著惡性通貨膨脹歷史的法國、德國和中國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彌合傷口。

對比中國和歐洲紙幣的產生和發展不難看出,中國的政府能量遠遠超過歐洲,控制能力強,軍權、政權集于政府一身。歐洲國家分裂,并且內部還有教權和皇權的分立,因此歐洲的政府信譽遠遠不如中國。在中國,不接受政府信譽意味著犯罪,但在歐洲,如果市場不接受政府信譽,政府就會破產。從貨幣角度講,只要有政府信譽,都可以叫貨幣,但是中國貨幣的統一使其貨幣影響力遠遠大于歐洲,也造成了中國產生通貨膨脹的土壤遠遠超過歐洲。歐洲“小國寡民”式的區域型貨幣使得跨國間的貿易往來仍然必須以金銀來結算,這也從客觀上抑制了通貨膨脹的發生。

還有一點不同的是,早期歐洲除了紙幣兌換,還有貿易和保險、雇傭軍之間的交換等融資手段。在商品經濟發達的背景下,歐洲豐富的融資工具能夠更強地抑制通貨膨脹和分散風險。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由于沒有內外部的博弈,強勢政府控制貨幣和制造通貨膨脹,同促進貨幣形成同樣有力。歐洲的貨幣弱勢和中國的貨幣強勢相比,強勢貨幣更容易成為政府調動一切社會資源的手段,使得政府干預經濟的能力更強,而西方的貨幣弱勢只能是政府干預社會經濟的手段之一,于是給了其他金融工具自行發展的空間,例如保險制度和養老金制度,以及債券和長期資本市場的出現。從中國的貨幣發展以及同歐洲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國家形式能夠刺激官方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壓抑了民間經濟和多元化經濟的發展。

(1)背書:票據的收款人或持有人在轉讓票據時,在票據背面簽名或書寫文句的手續。背書的人就會對這張支票負某種程度、類似擔保的償還責任,之后就引申為擔保、保證的意思。即為自己的事情或為自己說的話做擔保、保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北辰区| 青浦区| 武鸣县| 巴塘县| 六安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安化县| 娄烦县| 湖州市| 鲁山县| 焦作市| 阳新县| 赤峰市| 锡林浩特市| 衡南县| 财经| 合阳县| 贡山| 改则县| 蒙自县| 宣汉县| 庐江县| 察隅县| 肥城市| 临江市| 中宁县| 邛崃市| 大悟县| 城步| 九龙坡区| 澎湖县| 阳江市| 凤城市| 乃东县| 绥滨县| 阳西县| 南宫市| 台前县| 泾川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