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誰去讀書

讀書是人生的大事,不然學區房也不會如此之貴,萬人搶破天了。

學區房的火熱也體現出現代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這種重視背后,卻也彰顯了教育資源的緊張。

面對教育,人們必須用更多的錢,買更好的房子,保證自己劃入更好的學區,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期待獲得不錯的工作……

不知道現在的00后們是否能夠想象小子父輩們讀書時的艱辛。這種艱辛倒不是讀書的辛苦,而是要不要去讀書、兄妹幾個誰去讀書的問題。

一九六幾年的中國,一定程度上來說,仍處于百廢待興的時期,人們忙著填飽肚子,并努力讓填飽肚子這件事不那么幸苦,而讀書的好處或者說讀書是否能帶來好處,能帶來哪些好處,人們不得而知,尤其對于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來講,更是霧里看花,有提供免費教育的地方還沒人去呢………就像人們看不清房價走勢,不知道該不該買房子一樣,觀望態度濃厚……

眼看姑姑兄妹幾個到了入學的年齡,至于當時爺爺、奶奶是如何商議決定讀書的優先順序這一過程,小子不得而知,但卻能猜個大概。因為,最終的結果是,在兄妹幾個中,只有二伯和爸爸讀了書。

所以,也就不難想象當時的商議過程了。

“村支書今天挨家挨戶讓孩子報名去讀書!這飯都吃不飽,真是沒事找事,讀書能干啥?填飽肚子嗎?!一天天的沒事干,真是閑滴慌!哼!沒點子事兒!”奶奶一遍評論,一邊鼻息紊亂的對爺爺說。

爺爺這天正好回到家里,拿個馬扎和奶奶坐在堂屋的那張缺了一角的低矮木桌子兩邊,聽到奶奶這樣說,作為國家干部的他倒是不反對讀書這件事,主要的難以抉擇在于讓誰去。

都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應該無私平均,但一碗水無論如何也難以端平。

“讀書是好事!要去讀………”爺爺慢條斯理的說出這句話,陷入沉思后又抬眼看了看大姑,大姑的眼神對接上爺爺的眼神后,凈是溫柔。但爺爺并未進一步指明或提議誰去讀,也就根本沒有觸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這主要在于爺爺其實是沒有主意的,幾個孩子都是他喜歡的,讓誰去讀,不讓誰去讀,這種抉擇在家庭里是最難決斷的。

在小子看來,從讀書這件事情上,爺爺有沒有想到讀書和他獲取的公職之間的關系就不得而知了………爺爺對子女讀書影響將來命運是否有預判也是小子非常好奇的事情,只不過小子能夠這樣想時,爺爺早已經躺在村子東南角的填土里永遠也不能開口了……

大姑最先開口:“爸爸,我想去,長這么大我也沒有提過嘛要求,就讓我去讀書吧,我保證下學后照看弟弟妹妹再去干活。”這些話雖然是對著小子的爺爺說的,但卻是讓奶奶聽的。

大姑不敢正眼看奶奶,奶奶卻開口了:“哎哎哎!輪不到你哈!你當老大滴,不讓給弟弟妹妹們嘛?你讀這個有嘛用耶!快點滴吧!”

大姑從小逆來順受,聽了奶奶的話,竟怒火中燒:“憑嘛我不能去上學!是老大就要去死嘛?!”說完,惡狠狠的望著奶奶。

奶奶撇了大姑一眼,歪頭望著門口,就像能看到外面的天空一樣,兩只小眼睛滴溜溜亂轉,呼吸開始紊亂:“說了不能就不能,還上學?扯淡!”

二姑對讀書沒有什么概念,稀里糊涂,況且她也對讀書沒有什么興趣,提不起興趣的事情,她向來兩眼一瞪,滿臉一副難以理解的表情。對于大姑想去讀書,她也是難以理解的,她認為這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

最終,二伯首先獲得了讀書的資格,那時他也就只有六七歲的樣子。即使最終獲勝,過程也并沒有那么順利,不想上學始終是二伯心頭的幽靈,時不時出來作祟……對于想上學的大姑來說,求之不得應該是她的第一個人生無奈……人生列車隨即也慢慢滑出正軌………都是命成了大姑的口頭禪。

之后,小子慢慢也能夠理解爺爺奶奶的決策,其一,大孩子要把機會讓給弟弟妹妹,所以大姑和大伯禿子自動出局。其二,女孩子讀書沒用,女孩子要把讀書機會讓給男孩子,所以就只剩下二伯和小子的爸爸國子了。

這種決策烙印著時代背景的因果,倒也未必讀書的一定會比不讀書的混的好。因為,“都是命”一定程度上也是因果。

誰知道,一場暴風雨即將降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丰顺县| 朝阳区| 丹棱县| 贵阳市| 天等县| 甘洛县| 云霄县| 外汇| 九江县| 双牌县| 漯河市| 南召县| 射阳县| 东宁县| 太原市| 汉阴县| 常德市| 屏南县| 长顺县| 贵阳市| 高密市| 荃湾区| 资中县| 平邑县| 专栏| 梓潼县| 涟水县| 当雄县| 芦溪县| 安多县| 河曲县| 东方市| 元阳县| 祁连县| 泰安市| 秦安县| 获嘉县| 壤塘县| 山西省|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