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機動戰士ZZ敢達

  • 我們的敢達
  • 隨心所欲gc
  • 3543字
  • 2021-12-12 21:10:39

機動戰士高達ZZ

機動戰士ZZ高達一般指本詞條

《機動戰士高達ZZ》是《機動戰士高達》系列作品的第三部電視版動畫。是機動戰士Z高達的續集。

雖然書寫常以英文字的Z來取代希臘文第六字母的Z,但是標題當中“ΖΖ”的正確發音應念為“Double Zeta(ダブルゼータ)”。

故事講述宇宙世紀(U.C.)0088年6月6日,新吉翁軍向地球空降先遣部隊,經兩個月時間的活動,于8月1日正式發動對地球進攻。8月29日,新吉翁占領達卡爾,并將大量舊公國軍及提坦斯殘黨收編。

此后一發不可收拾,10月31日,新吉翁實施衛星墜落戰術,終于迫使聯邦于11月24日同意將殖民衛星群SIDE 3讓給新吉翁,以此作為吉翁從地球撤兵的條件。[1]

中文名

機動戰士高達ZZ

原版名稱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ZZ

別名

機動戰士雷霆一擊

動畫制作

SUNRISE

類型

機戰、科幻、戰爭

故事背景

U.C.0088年2月22日,在地球圈發生了三股軍事力量的大決戰,其最終結果是提坦斯全軍覆沒,來自阿克西斯的新吉翁勢力大傷元氣,奧古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然而,動亂并未因此而結束。

共2張

機動戰士高達ZZ 海報

2月24日,提坦斯一部分殘存的勢力組成以青年將校為核心的武裝,以“新迪賽斯”(簡稱ND)之名發動叛亂。

3月23日,聯邦軍編成以討伐ND為任務的前衛艦隊“阿爾法隊”——a隊。

3月28日,所羅門宙域的埃諾艦隊反叛,與ND合成合流,其后數天攻擊月面都市艾亞茲,至4月2日,月面守衛隊及其所配置的試驗型高達FAZZ被全滅。

4月5日,a隊對ND發動特攻,完成任務,提坦斯之亂終結。

然而,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駐扎在小行星阿克西斯的哈曼·卡恩,此時正悄悄積蓄實力,準備向地球聯邦及其部下發動進攻。這場將要發生的動亂,史上稱為第一次新吉翁戰爭,亦即哈曼之亂。

然而,哈曼的文治武略無法令所有追隨者認同。新吉恩旗下的年輕軍官格雷米,在“獨自振興吉恩”信念驅使下于圣誕節反叛哈曼,率部從阿克西斯獨立出來。

共6張

《高達ZZ》機體設定圖冊

在這一系列重大變動造成的復雜局面中,代表聯邦而戰的軍事組織奧古,在以布萊德·諾亞為首的領導層指揮下,持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成為這一時期奧古主力的戰士,是以名叫捷多·五西塔的少年為首的一群來自殖民衛星的孩子,而捷多的座機,正是當年阿納海姆社以卡繆為中心所進行開發的“ZETA”計劃最后的作品——可變型機動戰士MSZ——010“高達ZZ(DOUBLE ZETA),運送ZZ高達核心戰機的奧古志愿軍少女露·魯卡則搭乘Z高達,其余同伴亦分別乘坐高達MK-II等機種。

與阿姆羅、卡繆一樣,捷多也是一樣強大的NEW TYPE,然而似乎也正因如此,同樣難逃悲劇性事件的圍繞:在戰場上接觸到的新吉恩NEW TYPE少女璞露,以及璞露的克隆體璞露2(讀作“璞露茨”),與捷多產生共鳴并消除敵意,但卻又隨之先后為保護捷多而喪生……在露的激勵下,捷多終于從沮喪中擺脫出來,同時,露亦創下擊斃新吉恩叛軍首領格雷米的戰績。終于,在0089年1月17日,以奧古為核心的聯邦軍,向阿克西斯發動了最后的進攻。

戰斗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為各自所相信的理想,信念而爭個不休,同時進行著對決的捷多與哈曼,在一輪惡斗后,以哈曼·卡恩之死迎來了這場動亂的結束。

隨著和平的曙光再次降臨,捷多與露一起踏上了前往木星的旅途。對他們而言,出生入死的人生經歷已經結束,新的生活正在前方招手。然而對于宇宙間多數平民百姓,真正的和平什么時候才能來到呢?

制作人員

企畫:SUNRISE

原案:矢立肇

原作:富野由悠季

總監督:富野由悠季

人物設定:北爪宏幸

美術:池田繁美

機械設定:伸童舍、明貴美加

機械設定協力:小林誠、出淵裕

設定協力:安彥良和、大河原邦男、藤田一己

總作畫監督:內田順久

攝影監督:斉藤秋男

音樂:三枝成章

音響監督:藤野貞義

音響制作:千田啟子

制片人:神谷壽一(名古屋電視臺)、稲垣光繁(創通Agency)、內田健二(日本SUNRISE)

制作:名古屋電視臺、創通Agency、SUNRISE[2]

演員表

日本

捷多:矢尾一樹

布萊德·諾亞:鈴置洋孝

哈曼·卡恩:榊原良子

露:松井菜櫻子

普露:本多知惠子

普露茲:本多知惠子

莉娜:岡本麻彌

伊諾:菊池正美

比查:廣森信吾

蒙特:鹽屋浩三

艾爾:原ぇりこ

潘帕:立木文彥

瑪修曼·塞羅:堀內賢雄

蘭斯:目黑光祐

尼恩:島田敏

哥登:戶谷公次

阿里亞斯:大瀧進矢

拉坎:大林隆之介

格雷米:柏倉つとむ

伊莉婭:佐脅君枝

雅森:大冢芳忠

小林隼人:鈴木清信

卡繆:飛田展男

花:松岡ミュキ

阿姆羅:古谷徹

阿斯特那奇:廣森信吾

艾瑪莉:藤井佳代子

米莉:水谷優子

梅查:牛山茂

塞拉:井上瑤

西薩:高宮俊介

美妮瓦:伊藤美紀

香港

捷杜------郭志權

捷杜------馮錦堂

波蕾------曾佩儀

波蕾二世------黃麗芳

呂嘉------林元春

嘉美尤------蘇強文

花園麗------梁少霞

阿科------林元春

馬沙------黃健強

阿寶------馮錦堂

布拉杜船長------鄧榮銾

馬士文------魏惠文

古利明.托特------林國雄

基蒙------源家祥

姬娜------袁淑珍

露沙美------蔡惠萍

布朗少佐------林國雄

法斯古.奧蒙------梁耀昌

機體介紹

ZZ高達

MSZ-010 ZZ高達(ZZ GUNDAM)是阿納海姆電子公司與奧古合作、根據“Z計劃”衍生出來的MS,是一臺具有強大火力的可分離、合體、變形的MS。另外,該機是阿納海姆公司設計的第六臺高達型MS,因此也有一個“θ高達”的代號。

ZZ高達

阿納海姆公司當初設計ZZ高達時,是以使用尖端科技制造的Z高達為基礎開發的(其中也包括了神秘的生物傳感器),但也導入了RX-78-2高達所獨創的核心調節器系統概念,使用了新型的核心戰斗機FXA-07GB新核心戰機,這使得ZZ高達成為擁有充分變形能力的機體。其可以變形為重型戰斗轟炸機“G堡壘(G-Fortress)”,與MS形態相比,其巡航速度及巡航距離有了飛躍性的提高。同樣的,G堡壘也可以分離成為核心頂機(上半身部件+核心戰斗機)和核心底機(下半身部件+核心戰斗機),這兩部戰機都能單獨行動。但是,與Z高達的WR模式不同,該機的G堡壘并不能讓ZZ高達擁有單機突入大氣層的能力。

而ZZ高達的盾牌也與此前的高達型MS不同,并非是可選裝備,而是固定在手臂上的。這個盾牌除了可以用作防御外,在大氣層內飛行時,也能起到一個G堡壘和核心頂機的翅膀的作用,以增加流動性。

ZZ高達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它那些使用超高能量的武器了,也為此擁有了一個能產生極高出力的反應堆來提供它們能量。其頭部的特征武器高能MEGA粒子炮(High Mega Cannon)是一門一發就能消滅數架敵機的可怕武器,但同時也是一個用電大戶,再加上2連裝光束步槍、大型光束劍等武器,使得ZZ高達不得不經常在發射完這些武器后檢查機體的剩余能量,如不夠就得撤離戰場補充能量,這就使ZZ高達的作戰持續時間限定在了一個很小的范圍之內,使其不能進行長時間的戰斗。而這一點,也成為ZZ高達的致命缺點。其他武裝方面,ZZ高達頭部的火神炮系統也不同于以往,是一對60mm的雙火神炮系統,也就是左右各兩門共計四門。

此外,由于ZZ高達擁有復雜的核心戰機系統以及變形機構,讓機體的結構顯得有些薄弱。這個問題在MSZ-010S強化型ZZ高達和FA-010S全裝甲ZZ高達這兩個增強版中得到了修正。

該機制造完成后便配備在阿伽瑪號上,由第一殖民衛星“香格里拉”上的NEW TYPE少年捷多·亞西塔駕駛,在第一次新吉恩戰爭的最后戰斗中,在擊破了哈曼·卡恩駕駛的AMX-004卡碧尼之后,被卷入第三殖民衛星的爆炸中而遭到大破,捷多則成功逃生。

機體型號

MSZ-010

中文名稱

ZZ高達

機體代號

ダブルゼータガンダム

英文名稱

ZZ GUNDAM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ZZ -

機體類型

泛用試作型可變MS

制造商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

所屬

奧古

初次配備

U.C.0088

機師名稱

捷多·亞西塔---

機師圖片

收起

內部環境

最新的全景屏幕和線性坐椅技術結合進先前尚未完美的核心調節器系統中所制造出來的“FXA-07GB新核心戰斗機”作為機體的駕駛艙兼脫出裝置。“FXA-07GB”可以在G堡壘模式和核心頂機模式中使用2連裝光束步槍來武裝自己

尺寸

MS形態:頭頂高19.86米,全高22.11米。G堡壘形態:全長30.13米,翼展18.52米。核心頂機形態:全長19.91米,翼展18.52米。核心底機形態:全長22.06米,翼展15.93米

本體重量

-

全備重量

MS形態和G堡壘形態:本體重量32.7噸,全備重量68.4噸;核心頂機形態:全備重量30.9噸;核心底機形態:全備重量49.1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發動機功率

7340KW

推進力

2×21700KG+4×14400KG=101000KG(MS模式下);2×21700KG+4×14400KG+2×17300KG+2×16300KG=168200KG(G堡壘模式下);2×21700KG+4×14400KG+2×17300KG=135600KG(核心底機形態下);2×16300KG+4×5240KG=53560KG(核心頂機形態下);姿勢制御噴嘴數:32

加速度

1.48G(MS模式下);2.46G(G堡壘模式下);1.73G(核心頂機形態下);2.76G(核心底機形態下)

裝備及設計特征

頭部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16200米;生物傳感器系統;可分離變形機構,G堡壘形態可分離為核心頂機和核心底機

固定武裝

大型光束軍刀×2,額定輸出功率1.1MW,收藏在背部充電背包中,僅用于MS形態;2連裝光束炮(由2把光束軍刀組合而來)×1,額定輸出功率20MW,僅用于G堡壘及核心底機形態;21連裝導彈發射器×2,安裝在背部,僅用于MS、G堡壘及核心底機形態;大型高能MEGA粒子炮,額定輸出功率50MW,安裝在頭部,僅用于MS形態;60mm火神炮×2,各備彈400發,安裝在頭部兩側,僅用于MS形態;導彈×2,安裝在“FXA-07GB新核心戰斗機”中,僅用于核心底機

選用手部武器

2連裝光束步槍,額定輸出功率21.2MW(2×10.6MW),既能由MS形態手持,也能裝備在核心頂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鄂托克旗| 石林| 肇州县| 改则县| 山阴县| 井冈山市| 丰原市| 辉南县| 清水河县| 新宁县| 民乐县| 莱州市| 盐亭县| 洛浦县| 青龙| 陵水| 乃东县| 赤壁市| 桂平市| 晋江市| 垦利县| 关岭| 海晏县| 光山县| 枣庄市| 缙云县| 六盘水市| 淮滨县| 牟定县| 毕节市| 太康县| 德惠市| 湘西| 安庆市| 浪卡子县| 泗水县| 清原| 灵璧县| 五大连池市|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