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阿娜海姆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Anaheim Electronics)是作品《機動戰士高達》中出現MS(Mobile Suit )制造公司,立場為中立,向聯邦軍及吉恩軍,這戰爭雙方提供MS資源。因為不論是軍方、恐怖份子,只要付款,阿納海姆就給予相應的貨物,因此也被稱為“死亡商人”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簡稱AE),本部位于北美加利福尼亞州的阿納海姆。由于公司在月面都市銷售家電用品業績驕人,憑藉一年戰爭契機由聯邦軍之手將軍需業務分拆成獨立部門,專門為地球聯邦軍進行各類電子機械開發工程,范圍包括MS以及宇宙戰艦,以及為兩者進行量產化。

由于AE得到聯邦軍支持,幾乎壟斷宇宙世紀大部份軍事貿易,甚至足以影響聯邦軍政治決策,時人便以企業將公司大部份資本遷往月球,稱之為“月之專制君主”,同時因為AE透過為聯邦軍開發兵器而獲利甚豐,也被稱為“死之商人”。

阿克西斯戰役以后,AE幾乎包攬大部分聯邦軍兵器,雖然如此,公司也曾將新機體賣給少數新吉恩成員,作為反聯邦組織的秘密后援。

作為能在亂世中生存的阿納海姆公司,其強大的實力毋庸質疑,宇宙世紀0022,一直持續到聯邦宣言“消除了地球上所有紛爭”為止的斗爭,結果確立了地球聯邦的國家基礎,也促使社會情況轉移至宇宙世紀。里卡德?馬瑟納斯首相所追求的“與神的世紀訣別”很諷刺地因為他的死而完成了。

此時,變成“已經不存在的人”的賽亞姆,活用這個特性開創了事業。就算進入宇宙世紀,流氓之類的地下社會依然健在,與臺面上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關系構造也同西元時代相去不遠。賽亞姆在其中嶄露頭角,由于介入專利事業的紛爭,使他與總公司位于北美地區的某家企業開始搭上線。

人稱阿納海姆電子的那家企業,當時只是中規模的家電公司,不過因為賽亞姆的協力取得專利之后,突然開始急速成長。這是賽亞姆用“盒子”的力量推動事業,擊倒爭取專利的敵對公司所帶來的成果。而賽亞姆一方面保持與地下社會的聯系,一方面被延攬為阿納海姆公司的干部,并且與常務董事的女兒結婚。

源自舊法拉西貴族的名門家世,對于“已經不存在的人”要再次浮出臺面是很有效的裝置。而當時的畢斯特家,擁有就算是來路不明的入贅女婿,只要有能力就不構成問題的家風。賽亞姆用畢斯特家的名號成立公益法人,表面上是要把美術品或古董品等世界遺產轉送到比地球更安定的殖民衛星環境的財團法人組織,實際上是將事業或投資賺來的錢重新洗過的集資窗口,同時也有提供聯邦高官退休后職業的機能。延續至今的與聯邦的共生關系,以及今天的畢斯特財團,就在這時誕生了。

機體歷史

U.C.0083

阿納海姆實驗計劃(Anaheim Electronics Trial Plan)的具體成果,即AE于00U.C.83年以自己獨立技術開發的試作MS群——GP系列,被稱為聯系著一年戰爭的第一世代MS和格里普斯戰爭的第二世代MS間的“失落的連接”。

U.C.0080年代初期,聯邦軍以軍備再編計劃的一環,而展開次世代高性能MS開發計劃——高達開發計劃(Gundam DevelopmentProject,簡稱GP),由軍方上層高云中將主持,機體開發并非由軍方工廠負責,而是委托給了民間企業阿納海姆電子公司。

AE社為此提出了大量關于次世代高性能MS的設計概念,并最終將所擁有的技術全部投入到4部試作機的開發中,4部機代號1-4號機分別對應泛用型,局地用型,據點防衛型和高機動型。

同時AE的技術團隊也分成兩部分,一邊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先進開發事業部,外號“Club Works”,負責1號機和3號機的開發,另一邊則是以曾參與吉翁公國MS開發,戰后被AE社吸收合并的Zeonic和Zimmad公司的MS技師為中心組成的,負責2號機和4號機。

部門分支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阿納海姆集團分拆的公司

家電部門—經營生產個人電腦、冰箱、洗衣干衣機、洗碗碟機等

通信部門—占領地球八個區域的通信網絡

AE總部“馮·布朗”

兵器部門

地球分社—加里福尼亞支社、利弗摩爾分社

月球分社—馮·布朗分社、格拉納達分社、埃普西隆分社、阿納海姆分社

先進開發事務部—第2研究事務部、第3~~13開發局、吉恩尼古事務部、泰庫尼烏姆工場

殖民衛星分社—SIDE 7分社、甘泉工場、阿納海姆中央技研

玫瑰人生分社

AEI SOLAR—壟斷太陽能發電業務

AEI 建材工業—專營殖民衛星預制組件

AEハービック社

AE.克雷迪商事—專營商業貸款的金融企業

亞那海姆·娛樂公司

此外AE尚有其他業務,旗下企業多達150間以上。

參與戰爭

一年戰爭

據說在一年戰爭以前阿納海姆電子已經開始接受聯邦軍的小型兵器訂制,另一方面,作為于吉恩勢力下的月面都市為業務基地的阿納海姆電子同時還為吉恩提供兵器。

0080—0083年

一年戰爭終結后,吉恩公國改組為吉恩共和國,AE購并吉恩尼克、哈維克公司等等,獲得大量軍需相關技術、以及研究設施,令AE成為稱霸全宇宙的軍工業王者。其后AE將總部由地球遷往月面都市“馮·布朗”的郊區,除了在地球亞那海姆市、以及利弗摩爾、以及月面等建立工廠,0080年代更建成集維修開發設施于一身的巨大宇宙碼頭即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迄至U.C.0083年,在聯邦軍支持下,AE開始新系列機動戰士開發計劃—GP系列(GP系列四部高達,第四部“卡貝拉”暗中售予西瑪,為掩人耳目,將外觀大幅改修,成為AGX-04卡貝拉·提特拉)。提坦斯抬頭后,GP系列以“計劃從未存在過”而被抹消。

格利普斯戰爭

0087年,AE透過資助反提坦斯的奧古,提供機動戰士及戰艦,以及售賣武器及戰爭物資而賺取豐厚利潤。另一方面,亦暗中免費向提坦斯提供各種物資,包括機動戰士“瑪拉賽”(Marasai),此行為被視作AE為穩定公司在戰爭中的利益,透過同時提供軍事兵器予雙方,繼續維持AE兵工廠的角色,以及藉此占領市場及控制全球經濟復蘇。特別在格里普斯戰役終結后,集團更進占提坦斯昔日領地。因此在戰爭期間,不論敵我雙方,均有使用AE制作的產品。

吸收吉恩系企業后,AE將總部遷至馮·布朗市郊,標志企業已經成為月面勢力的權益代表,然而提坦斯封殺GP系列存在,繼而排除AE角色,以聯邦軍技術,自行開發以高達Mk-Ⅱ為首的新一系機動戰士。由于提坦斯控制聯邦軍,此舉動意味著AE將面對聯邦軍中止合作、以至影響企業盈利。

在企業存亡攸關的關口上,AE改而支持奧古,企圖籍此將提坦斯推翻,重新建立其壟斷地位。結果便開展名為“Z計劃”的新銳機動戰士開發計劃,先后將系列首部機體里克·迪亞斯交予奧古,以及收集從提坦斯手中奪走的三部高達Mk-Ⅱ的數據,得到當時聯邦軍最新研發的可活動骨架,開發出后來成為奧古主力兵器百式及Z高達,表現積極。后來提坦斯被推翻,奧古與AE,遂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不過,在協助奧古同時,AE原本已協助提坦斯開發新型MS,但是于格里普斯所發生的“高達Mk-II強奪事件”,AE受到懷疑、為保中立,逃避問責,把原定配給予奧古的瑪拉賽,加快趕完工成,再改為讓予提坦斯,同時無條件向旗艦亞歷山大艦隊提供當中六部、并將型號改為RMS-108、作為格里布斯開發基地所開發的第8種機體而量產,成為該時期的提坦斯主力MS。主要用作為高扎古隊的指揮官機。除此以外,AE社長メラニー?ヒュー?カーバイン,更曾親自向戰事中第三勢力、以哈曼·卡恩為首的阿克西斯直接交涉。

第一次新吉恩戰爭

AE繼承格利普斯戰爭時期與奧古建立的友好關系,先后將新型機動戰士ZZ高達以及S高達提供了后者。另一方面,為維持企業利益,亦暗中將原定作為奧古新型機體、里克·迪亞斯后繼機颶風戴亞斯,轉為售予新吉恩,并成為伊莉安部隊成員專用機。

第二次新吉恩戰爭

U.C.0093年,又名為“夏亞的叛亂”的第二次新吉恩戰爭爆發,AE繼續其左右逢緣以維持壟斷的政策,同時為聯邦軍及新吉恩提供及開發機體,AE勢力達至全盛時期,甚至雙方陣營的最強機體ν高達以及沙扎比,同樣是由AE制作。

拉普拉斯之亂

U.C.0096年,圍繞“拉普拉斯之盒”以及“獨角獸”高達展開的一系列戰亂之中,不論聯邦還是新吉翁殘黨黑袖章均有大量AE制造的MS登場。在拉普拉斯之亂中最為搶眼的RX-0獨角獸高達及其同系列機報喪女妖高達,均為AE幕后的畢斯特財團操縱制造。

除為聯邦繼續生產杰剛(包括新型的杰剛D、杰剛A2等)系列之外,AE還為聯邦外圍部隊隆德·貝爾隊提供了靈格斯的后繼機種里歇爾、杰剛的上位機種杰斯塔等一些列新銳機型。另外黑袖章使用的基拉·祖魯、基拉·祖魯親衛隊式樣、“夏亞再世”伏盧·伏龍特爾的旗機新安洲也都是來自AE。

馬夫迪動亂

U.C.0100年,繼續作為聯邦軍主要兵器供應者,直到五年后“馬福迪動亂”爆發,AE乃協助反地球聯邦組織“馬夫迪”,提供最新型機動戰士Ξ高達,同時為聯邦軍提供另一部新型機動戰士“佩妮洛佩”。(閃光的哈撒韋)

最后Ξ高達被擊落,馬福迪動亂結束,事后在公眾聲討AE資助叛軍的罪名時,因為聯邦軍仍需要倚靠AE提供新型機體,結果追究事件不了了之。雖然如此,AE資助馬法迪軍,在當時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桑斯卡爾帝國叛亂

由于U.C.0123年后,機動戰士小型化開發敗予S.N.R.I,聯邦軍乃減少對AE的軍事投資,因此只負責量產機ジェムズガン以及ジェイブズ的開發。另外,公司亦轉而開發民用機動戰士以及各種制造業。

機體介紹

AE開發生產的機動戰士數量眾多如GP系列,“Z計劃”中的Z高達和百式,ZZ高達,RX-93ν高達,JEGAN系列,“UC計劃”中的RX-0獨角獸高達,杰斯塔和杰斯塔加農等均出自AE之手。

RX-78 GP01

機體名稱:ゼフィランサス/玉簾/Zephyranthes

機體類型:泛用試作型MS /宇宙戰用試作型MS

內部環境: 1名駕駛員,GP01高達使用標準配置座艙結合尚未完美的核心調節器系統所制造出來的“FF-XⅡ核心戰斗機Ⅱ”作為機體的駕駛艙兼脫出裝置

尺寸:頭頂高:18.0米/頭頂高:18.5米

全高:18.5米/全高:19.5米

重量:本體重量:39.7噸/本體重量:43.2噸

全備重量:65.0噸/全備重量:74.0噸

發電機出力: 1790KW / 2045KW

推進力: 2×42000KG+2×12000KG=108000KG / 45000KG×4+13500KG×4=234000KG

加速度: 1.66G / 3.16G

地上速度:165千米/時

裝備及設計特征: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0.9秒/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0.8秒

固定武裝: 60mm火神炮×2,彈鏈供彈,安裝在頭部兩側;光束軍刀×2,收藏在背部充電座上,手持使用

選用武裝:無

選用手部武器: XBR-BOWA M-82A光束步槍,額定輸出功率1.5MW,能量由可更換式“e-pac”彈匣供應,兩個備用“e-pac”彈匣收藏在盾里;90mm機槍,彈夾供彈,20發/夾;專用伸縮盾

遠程武器:無

傳奇機師:浦木宏,地球聯邦軍少尉,前聯邦軍澳洲特林頓基地所屬MS測試駕駛員,高達ACE(王牌)機師,有“幻之擊墜王”的稱號。

最初作為以宇宙中作戰為主要用途而被開發生產,而在重力環境下運用則沒被充分考慮。雖然在一年戰爭中也有針對重力作用下的運用性進行測試并確保活動力,但這并不足以應對地球上各種環境。吉翁軍在降下作戰成功并擁有壓倒性優勢情況下無法維持優勢,并最終敗于聯邦軍,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體現。

而聯邦軍在MS設計開發方面,最開始就是針對可在地球與宇宙兩方面充分發揮戰斗力的機體而展開的,于是誕生了泛用型的名機RX-78。不過RX-78在性能上有著許多不必要的部分,所以排除這些不必要部分的量產化機體RGM系列,才會有著各種局地戰類型存在。

GP系列1號機便是以泛用型為目標的機體,而且AE也從聯邦獲得了RX-78的資料和數據。而為了避免RX-78的不必要部分的高投入,在實驗階段采取的方案就是空間戰斗用選擇性裝備換裝。這個思想就是來源于原Zeonic人員帶來的大量MS-06系列資料中高機動型扎古的設計。

試作1號機在實驗階段的空間戰斗用原型機,代號proto-type 1。此設計案和后來的完成型GP-01Fb在外形上已基本無太大差別。

遵循上述換裝思想,試作1號機被設計并生產出來。沒有配備宇宙用裝備時,本機就是重力下作戰用泛用型MS,番號RX-78GP-01。

本機相對于作為資料參考的RX-78,大幅強化了探測器(這個從頭部可看出)。而沿襲RX-78-2的設計,出于確保機師安全和數據回收的考慮,本機使用了核心戰機系統。新式核心戰機與MS本體的組裝由原來的垂直方式改為水平方式。

當為GP-01配備上宇宙用戰斗裝備——全方位推進器時,機體就轉變為宇宙戰用MS,番號RX-78GP-01Fb。此形態在外形上與先前的proto-type 1沒有太大的區別,當然,還是有著許多改進的地方。

宇宙用試作1號機在胸部位置,并沒有采用聯邦軍傳統的散熱吸排氣口,而是設置了姿勢制御噴嘴(原因是機體動力爐裝置在了背部推進器),只是proto-type 1在胸部裝置了左右各4個一共8個噴嘴,而GP-01Fb則減少為左右各2各一共4個噴嘴。

肩部裝甲位置,由于內裝輔助動力爐,所以裝甲上安裝了相當于小型推進器的噴嘴,不過proto-type 1是左右兩邊各2個,而GP-01Fb則是增加到左右各5個噴嘴,使機體可作出更復雜的動作。背包方面,高機動性是試作1號機宇宙型的一大特點,所以高推進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實驗案中,設計人員給機體安裝了超大型推進背包,有兩個大型動力爐裝置在內,共有4具大型噴射口,而在最后設計改良時,設計人員考慮到實戰的實用性,決定犧牲一些加速性能和最大速度,將大型背包改為了兩噴射口的一般款式,從整體上看也更協調。作為宇宙型顯著特征的全方位推進器,由于采用了剛開始研究設計的可動骨架技術,實現了可動功能。

實驗案為了測試機體的加速性和最大速度,在每個主推進器上裝置了3個噴射口,而在GP-01Fb中,每個推進器上只有1個噴射口。最后在腿部方面,實驗案中小腿部的連接了內藏增裝燃料槽的噴射口在最終設計里被取消了。

武器方面,GP-01Fb除了高達型機體的基本裝備外,特別配備了XBR-BOWA M-82A型光束步槍,能量由可更換式“e-pac”彈匣提供,兩個備用彈匣收藏于盾里。

通過以上的種種設計和改良,GP-01Fb在性能方面遠超出同時期其他機體,聯邦軍“次世代高性能MS”的要求也基本滿足。

RX78-GP02

機體類型:特殊攻擊用試做型MS

內部環境: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頭頂高:18.5米

全高:19.5米

重量:本體重量:54.5噸/全備重量:83.0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月神鈦合金(Lunar Titanium)半固定框架結構(semi-monocoque frame)

發電機出力:1860KW

推進力:4×32000KG+4×6800KG=155200KG

加速度:1.87G

裝備及設計特征:RX-78 GP02A高達試作2號機作為戰術核裝備機體而進行再設計后,使得其泛用性極端下降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1秒

固定武裝:核彈火箭筒1門所帶核彈頭“Mk.82”(戰術級核子武器);頭部60mm火神炮×2;光束軍刀×2,收藏在腰部

選用武裝:收納核彈發射器專用大型盾牌(強制冷卻劑排除裝置)

一年戰爭時,吉翁軍的MS開發技術被認為領先聯邦軍10年之多。雖然后來大部分資料被聯邦接手,但是仍有大部分資料隨著對聯邦有著強烈抗拒感的技術人員來到了阿納海姆。試作2號機便是由這部分人員為核心設計開發的,也因此成為聯邦的RX-78資料和吉翁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圖1

2號機的基本開發構架是就是吉翁軍的MS-09系列。雖然MS-14系列相對更接近RX-78的設計,但在以局地戰為大前提下,MS-09是被設計成只需要變更少許規格就能夠換裝地上用或宇宙用,而且一年戰爭中積累的實戰資料亦是很豐富,所以設計人員理所當然的選擇了09系列。

當然,作為以09系列為基本架構,試作2號機繼承了許多吉翁的技術,其中之一就是腳部氣墊噴射行走機能。雖然一年戰爭中RX-78-2也有著進行氣墊噴射行走的記錄,但出于維修性和穩定性考慮,2號機還是采用了09系列的設計。而且據說2號機最初設計時腰部是有設置裙狀裝甲,從輪廓上看幾乎就是MS-09。

另外,作為試作2號機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肩部可動式推進器,設計將動力爐和推進器合為一個獨立單元,并可靈活活動,同時也能作為輔助的AMBAC使用,成功提高了機體的機動性,也因此,2號機不需要其他MS所裝備的背包推進器,這樣又增加了可擴充空間。這點設計則是參考了MS-14,可以通過更換各式背包以迅速應對各種狀況。

實驗案的試作2號機,代號proto-type 2。實驗案最初設計為上文中提到的酷似MS-09的設計與外形,后來經過改造,基本外形應該就是圖1中的機體,后來又進行了以為應對核戰為前提的第2次改造,并更改了涂裝,就得到了完成型,番號RX-78GP-02A。

試作2號機的頭部與以往的高達型機體有著顯著的不同,因為是由原Zeonic人員為核心開發,所以有著很濃的吉翁風格。

2號機的胸部裝甲從外形上看,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它的駕駛艙是后來成為標配的球形駕艙,其實只是2號機在胸部采用了球形厚重駕駛艙門設計,不過后來經過核用途改造,形狀略有改變。

作為試作2號機最大特征的肩部推進器,其設計靈感還是來源于試作1號機肩部裝甲的小型推進器式噴嘴,將其大型化后,內置了動力爐,并且和推進器相結合,再加上使用了剛起步的可動骨架技術,可以靈活運動,使得推進器還可作為輔助AMBAC使用。

從某種意義來說,試作2號機的這個設計是0080年代后期MS所設置的平衡推進翼的起源……后來的GP-02A在外形上做了改變,使得使用更靈活。這樣的設計,把2號機背包給解放了出來,使得機體無需安裝背部推進背包,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配備不同裝備。

不過最后改進是為了應對核戰用途,在背部裝備了核彈發射裝置,而背包則作為了核彈的格納庫,而發射核彈的炮管,則收藏在2號機巨大的盾內,盾除了防御和收納炮管用途外,還內藏了強冷卻裝置,以免機體因為使用核武器而產生過熱。

最后試作2號機的腿部,采用了高達型機體絕無僅有的小腿罩結構,并且腳部的氣墊噴射行走裝置也是很容易看得出來,這都充分體現了2號機的設計來源于吉翁軍的MS設計。

UC 0083年10月,試作1號機GP-01和試作2號機GP-02A隨著聯邦軍新型戰艦阿盧比昂號抵達澳大利亞多林頓基地。然而就在2號機裝填好核彈頭的當天晚上,吉翁殘黨迪拉茲艦隊的阿納貝爾·賈圖,綽號“所羅門的噩夢”,強奪了GP-02A。

聯邦軍少尉科·烏勒奇(浦木宏)駕駛GP-01阻止未果。隨后阿盧比昂隊展開了追蹤行動。在回到宇宙后,賈圖駕駛GP-02A在原所羅門,現名位金米島區域,用Mk82核彈摧毀了正在舉行觀艦儀式的聯邦軍2/3的艦隊。而GP-01則在希瑪艦隊進攻時被希瑪·卡拉豪駕駛MS-14FS大破后換裝GP-01Fb。然后,在GP-01Fb與GP-02A的單挑戰斗中,兩機同歸于盡。

此后,賈圖駕駛著由AXIS提供的MA AMX-002露維·杰露繼續戰斗。而阿盧比昂隊則不得不向阿納海姆索求新機體,這便引出GP系列另外兩部機體。

RX78-GP03

RX-78 GP03D/S 石斛蘭/雄蕊

高達試作3號機(雄蕊)

機體番號:RX-78 GP03S

機體代號:

日文——ステイメン

英文——Stamen

中文——雄蕊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0083星塵的回憶

機體類型:宇宙戰用試作型MS

制造商:阿納海姆

所屬:聯邦

初次配備: U.C.0083.11.11

根據最初開發計劃的要求,試作3號機的用途是據點防衛,但是這項任務并不應該由MS單機來擔當。可是為了追求象征次世代高性能MS的可能性,為了實現這個規格要求,于是阿納海姆的開發人員將眼光投向了一年戰爭中吉翁軍所開發制造的MA上。高機動性和高出力的光束武器,正是能夠滿足據點防衛的要求。3號機便在使MS具有MA級的機動性和火力的前提下開始開發設計。

但很快問題就理所當然的出現了,要達到MA級的機動性和火力,MS的動力爐和推進器都無法滿足,而一定要達到要求,則不可避免的將會使機體大型化。

在無數次的試驗后,開發人員設想了擴張核心區塊系統的方案,即將MS本身作為巨大武裝貨柜的管制核心來運用。除了復雜化的武器管制系統問題,接著便是操作系統軟體的問題了,能執行MS和MA兩種完全不同運用方式的系統軟體。不過經過努力,這個問題出乎意料的快的解決了。剩下最后的問題就是合適的機師了……

試作3號機的MA形態設計從最初實驗案到后來最終的GP-03S+Orchis的設計有著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就是除了MS以外的巨大武裝貨柜形態改造很大。

在實驗案proto-type 3中的武裝貨柜后部裝置了以MS胸部和手臂構成的輔助臂組件,以用來輔助操作貨柜內部收納的武器,而在后來完成型中,則取消了這個設計,代之以在GP-03S的手臂裝置折疊臂,與Orchis組合后通過折疊臂來操作收納武器,如取出收納的雙重火箭炮。而在實驗案組合后的MS左手上裝置了小型雷達碟,右臂裝置雙管光束炮和光束加農炮。

另外還有兩點比較大的不同,一個是在GP-03D的下部安裝的巨大機械爪,可以使用能大型光束劍,而在實驗案中并沒有這個設計;另一個就是在GP-03D左側巨大的圓筒狀的I-Field發生器,可以使GP-03D使用Beam Barrier抵御光束攻擊,而實驗案中暫時未發現有此裝置。

作為核心區塊的MS,RX-78GP-03S。

雖然本機主要用途是作為巨大武器庫的核心系統,但是在性能上亦是相當出色。設計人員在機體各部位安裝了許多姿勢制御用火箭,所使用的使用的光束劍等外部武器以“同形”的方式收納于機體內。機體還取消了頭部火神炮的設計,換上了更高級的傳感器和電子設備。由此可見,本機在設計上有著驚人的超前意識。不過由于火力不高的原因,本機在戰場上并沒有創下多少戰績。

另外據說,本機在設計之初本機是被設計成核心戰機區塊系統的,并且最終生產出一臺完成型機體,在守護玫瑰皇后號時還和Orchis組合成GP-03D,以一機全滅了吉翁殘黨的MS小隊。不過由于MS本身作為GP-03D的核心區塊,再加載上核心戰機,使得系統操作對于機師的負擔特別的大,所以在那次戰斗后,作為機師的萊歐娜幾乎筋疲力盡,就在毫無防備情況下,與GP-03S被尚未完全摧毀的吉翁殘黨用MS-14一擊摧毀。

所以后來在新機的生產上,開發人員取消了核心戰機系統,換之以全周天駕駛艙,這樣既減小了操作對機師的負擔要求,同時還提供了沒有死角的視野。這種駕駛艙設計也成為了以后MS開發的標準配置。阿盧比昂隊最后從阿納海姆獲得的便是這部機。

GP-03D的機體右側的是Mega光束加農跑,而左側圓筒狀則是I-Field發生裝置,分別就是GP-03D使用Beam Barrier抵御戰艦Mega粒子炮時的情況和火力全開的情況。

GP-03S,球形駕駛艙非常明顯的表示出來,同時標出的還有后部的疾風推進器。

是GP-03S和Orchis組合以后的情況。

UC 0084年,阿納海姆公開了一架全新的試作3號機,但是資料方面只有MS部分。

就是于0084年公布,以0083年迪拉茲之亂中參戰的GP-03為概念基礎設計的更精簡更實用的機體。該機與GP-03S的不同在于,將肩部裝甲上的噴射區塊加大,取消了手部機械臂的設計(由于本機是MA單位小型化的實驗案,所以沒有必要),在背部裝備有疾風推進器等等。總之本機是整體構造上以proto-type 3實驗案為基礎,設計上則加入了完成型GP-03S的概念。

GP-03在迪拉茲之亂后期參戰,主要對手除了賈圖的露維·杰露外,還有就是希瑪艦隊希瑪·卡拉豪駕駛的新型MS——AGX-04紅色角馬。不過這部機體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石斛蘭

機體名稱:ステイメン/雄蕊/Stamen

機體類型:宇宙戰用試作型MS

內部環境: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18.0米

全高——18.2米

重量:

本體重量——41.6噸

全備重量——70.0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高達尼姆合金半固定框架

發電機出力: 2000KW

推進力: 42000KG×2+12000KG×2+40000KG×2=188000KG

加速度: 2.69G

裝備及設計特征: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0.8秒

固定武裝:光束軍刀×2

選用武裝:折疊式盾牌

選用手部武器: XBR-BOWA M-82A型光束步槍,額定輸出功率1.5MW;折疊式火箭炮

遠程武器:——

UC.0081年10月13日,鑒于吉恩殘黨的暴亂活動始終不斷,為預防戰亂再次到來,聯邦議會表決通過了聯邦軍重建計劃。20日,作為重建計劃的一環,在約翰·考文中將的主持下,由當時最大的兵工企業阿納海姆電子(Anaheim Electronics,簡稱A.E.)技術公司展開研制尖端技術機動戰士的“高達開發計劃”。

石斛蘭

本機即是阿納海姆公司參考自舊吉恩軍所開發的MA級的強大火力、高機動力,及兼備MS的泛用性的特點而開發的超級兵器,也是“高達開發計劃”中的三號機,其主要用途為宇宙空間據點防御。RX-78GP-03S Stamen與武器庫系統“Orchis”合體后便成為本機。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很難將本機歸入MS或MA中的任何一類。

技術人員在機體各部總共設置了6 個大型推進器,使機體的總推力達到2265000KG,僅靠速度便能輕易地突破敵軍的防線,然后利用高火力將敵人擊潰。機體右側搭載的長達70米的大型光束炮威力凌駕于戰艦主炮之上;所配備的大型光束軍刀可輕易斬斷戰艦的厚重裝甲;本機還搭載了I-Field發生器,使用時能使光束武器無效化,大大提高了機體的防御力。對于普通的MS而言,本機可稱得上是怪物般的存在。

“迪拉茲之亂”后,有關本機的一切資料均被銷毀,但本機的設計概念對以后的MS開發,特別是Z計劃,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GP系列的各機的正式名稱皆引用花名來命名,取其花語象征。GP-03D的名字為“Dendrobium 石斛蘭”,花語是“任性的美女”;武器庫“Orchis”意思則是“花瓣”。

一年戰爭時期,吉恩在MS的開發技術上取得突破開始著手于制造更為先進的MA即Mobile Armor-機動裝甲。MA在體積上是普通MS的幾倍,早期的MA其機動性與火力強度都與戰艦相似,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機動性超越戰艦而火力又不弱與戰艦的強力MA,但此時戰爭已接近尾聲加之MA的制造成本極高導致了這類機體沒能得到廣泛使用。雖然投入到戰場上的MA數量稀少但也足以讓聯邦軍心有余悸,所以戰后聯邦軍借助吞并了吉恩尼克公司(Zonic)的A.E.來發展自己的MA技術就顯得很自然了。

就這樣,GP系列的三號試作機被定位為具有小行星據點防御能力的MA,令人驚訝的是A.E.運用其強大的開發技術制造出了一架完成度極高的MS與MA的結合體,這架似乎不屬于那個時代的機體在它短暫的服役生涯中演繹了華麗的一幕,便是這架傳奇中的傳奇機體--RX-78 GP03S/D。

由于是小行星據點防御類機體,GP03必須擁有MA級別的火力及防御力,但A.E.卻又不想使其失去高運動性,怎樣才能使體積龐大的MA擁有MS般的運動性呢?考慮再三后A.E.決定采用一種全新的手段來詮釋高火力與高運動性的結合--這就是通過外部擴展設備讓一臺MS轉變為一臺MA,這樣一來GP03的泛用性就大大提高了,在普通戰中GP03可以高運動性的MS形態出戰而當面對敵攻擊小隊或艦隊時就轉變為MA形態,這種兩者兼顧的做法成為了日后可變式MS的思想藍本。

最終形態的GP03是由一架MS--GP03S(別名“Stamen”意為“雄蕊”)和大型武器庫(別名“Orchis”意為“花瓣”)共同組成的,組合后的MA形態為GP03D(別名“Dendrobium”意為“石斛蘭”花語為“任性的美女”)。作為整個機體的核心,GP03S可謂是匯聚了當時最尖端技術的MS,其裝甲與構架與系列其他機體無異,保證了其良好的運動性。

更具有突破性的是,A.E.為了減少所持裝備對機體運動性的阻礙使用了名為“同形”的武器收納方式,即將自帶武器(兩把光束軍刀等小型裝備)通過折疊、隱藏的方式收藏在機身內,這樣一來高度僅18.2M重量41.6T的GP03S看上去就十分小巧簡潔了,當然,比外觀簡潔更重要的便是其出色的運動性了。

也許很多人會想到把GP03S與GP01FB相比,誰的空間運定性和機動性更好呢?GP03S在其背部擁有四個獨立推進器,總推力基本與GP01FB持平;不過令人驚喜的是A.E.在GP03S的機身上布置了很多矢量噴射孔,在維持了機體美觀的條件下令GP03S擁有了超越GP01FB的超高運動性,加之GP03S在擁有光束軍刀和光束步槍的條件下還持有一門折疊式火箭炮及伸縮盾,其宇宙戰能力完全凌駕于GP01FB之上。

其實GP03S上最具超前意識的式是其電腦系統,A.E.本機配備了當時最尖端的電腦系統,其性能大大超越了當時的所有MS用電腦。如此多的尖端技術都運用到了一臺機體上也難怪很多人包括本機的設計者都認為GP03S是不屬于那個時代的強力機體了。

如果說GP03S的單體作戰性能可用超強來形容的話那么與武器庫駁接后所組成的GP03D的戰斗力就是怪物級的了。GP03S在與武器庫駁接后通過手臂內部隱藏的伸縮式機械臂從各個武器倉內取用裝備,“Orchis”中所裝載的武器有光束步槍,折疊式火箭炮×2,導爆索,108連發微型導彈匣,三連發大型導彈匣,大型光束軍刀×2等。兩種導彈匣能夠實現廣泛圍的火力打擊,而導爆索對于目標巨大且移動力前缺的戰艦而言是個噩夢,大型光束軍刀可以輕松切開戰艦的裝甲。

然而更可怕的是GP03D還擁有六個大功率推進器其機動性大大超越戰艦,機身上還裝有對光束武器完全免疫的I-Field,并且此機還配有一門長約70M的MEGA粒子炮,威力凌駕于戰艦主炮之上,這樣的機體對于任何艦隊來說都是可怕的更不用說是普通的MS了。

U.C.0083年11月11日,GP03S/D正式服役于地球聯邦軍,由地球聯邦軍的浦木宏少尉駕駛,僅參戰了一天便迎來了迪拉茲叛亂的結束。然而在這一天內GP03S/D全滅了西瑪艦隊并與敵軍被稱為所羅門的噩夢的王牌駕駛員——阿納貝爾·卡多所駕駛的AMX-002露維·杰露交手,有效地牽制了敵方戰力。

最終由于GP計劃的抹消,GP03S/D恐怕也難逃分解銷毀的命運,然而GP03S/D的制造技術被日后的泰坦斯調出并直接影響到RX-178 GUNDAM MK-Ⅱ的開發,而當可動式框架全面推廣后也能從變形式MS的身上找到GP03S/D的影子。

RX78-GP04

機體名稱:ガーベラ·テトラ/紅色角馬/Gerbera Tetra

機體類型:強襲用試作型MS

內部環境:標準式駕駛艙

全高:18.0米

本體重量:46.7噸

全備重量:73.2噸

裝備狂飆推進器時本體重量:48.5噸

裝備狂飆推進器時全備重量:86.0噸

發電機出力: 1710KW

推進力: 2×56000KG+1×50000KG+4×13500KG=216000KG

裝備狂飆推進器時推進力:2×56000KG+1×50000KG+4×13500KG+2×50000KG=316000KG

加速度: 2.95G

裝備狂飆推進器時加速度:3.67G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0.9秒

固定武裝:腕部2連裝110mm機關炮×2;光束劍×2

選用手部武器:光束機槍

高達試作計劃GP系列第4部機,由原Zeonic和Zimmad人員為核心開發設計。本機是以高機動性,白兵格斗戰為主要用途的強襲型MS,開發代號RX-78GP-04G。但是,試作1號機GP-01同樣是以高機動性為主要特征,所以阿納海姆上層便以設計概念重復而決定中止試作4號機的開發。

然而,這一決定引起了開發團隊,尤其是原吉翁系成員的不滿,因為當時設計案已經完成,生產也正在進行中。不服上層的決定,開發團隊最終秘密將GP-04G生產完成,但是,這樣遲早會被發現,后果也可想而知。

以制造最強的MS為目標,被秘密制造出來的GP-04自然不能送給聯邦軍作測試性能,迪拉茲也不是合適的人選,那么剩下來唯一的選擇,就是跟阿納海姆公司有秘密聯系的希瑪·卡拉豪了。這樣,GP-04經由阿納海姆的技術人員改裝成Gerbera Tetra(Tetra在希臘語里代表“4”,象征著這是GP系列的第四架機體)之后,通過歐沙利邦常務秘密地送給了希瑪,并為了隱瞞聯邦軍而重新命名機體番號為“AGX-04”(這個命名有“阿納海姆開發的GUNDAM試作四號機”之意)。

AGX-04紅色角馬是一部重視強攻戰斗,機動性和運動性都十分優秀,以白兵戰為主具有高戰斗力的機體。

機體背部裝備有選擇性裝備高速推進翼,再加上流線型的機身,使得機體作為MS具有當時最高的機動性,加速性和靈活性。

武器方面,紅色角馬將原先GP-04G的長管光束步槍改裝備為一部可連射式光束機槍。由于角馬的光束機槍上裝置有冷卻劑槽和大量強冷卻劑,使得原本因為高發熱量而無法進行的光束連射得以實現。當然,冷卻也無絕對,因此當機槍過熱時,機槍自身還可以關閉連射功能。

然而擁有如此高性能的機體,命運總是那么的可悲。在與GP-03D最后的交鋒中,由于母艦莉莉·瑪蓮被摧毀,情緒近乎失控的希瑪駕駛紅色角馬不幸撞在了GP-03D Mega粒子炮的炮口之上,被其以零距離光束炮摧毀,成為真正的宇宙中的蜉蝣……

隨著迪拉茲之亂的平息,聯邦軍內部賈米托夫的上臺,Titans的建立,0083年高達試作機群GP系列資料也被永久的封印,成為了第1世代和第2世代MS發展之間失落的連接。然而,資料雖被封印,但是高性能機動兵器開發的技術依然延續發展著,GP系列對于以后機體的開發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如GP-03D適合MS和MA操作的軟體對于日后TMS的開發的影響等等)。不久以后,0080年代中后期MS恐龍般進化的年代開始了……

RX-93ν高達

機體名稱:νガンダム/ν高達/ν Gundam (此處v是羅馬字母讀作NIU)

機體類型: NT專用泛用攻擊型試作MS

內部環境: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22.0米

全高:23.0米

重量:

本體重量:27.9噸

全備重量:63.0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高達尼姆合金

發電機出力: 2980KW

推進力: 4×18300KG+2×12300KG=978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26

加速度: 1.55G

裝備及設計特征: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21300米;搭載精神感應框架

固定武裝:頭部60mm火神炮×2;光束軍刀×2

選用武裝:專用盾牌(內藏導彈×4、光束加農炮)

選用手部武器:專用光束步槍;新型超級火箭筒

遠程武器:浮游炮×6

歷經提坦斯和新吉恩兩大動亂后,地球聯邦雖然能取得最后的勝利,但所付出的代價無可估量。為了在休養生息期間避免新的敵對勢力的出現,地球聯邦軍在各地駐扎和組建了許多戰斗部隊以維持威懾力,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由布萊德·諾亞上校任司令官,王牌機師阿姆羅·雷上尉為MS隊指揮官的外圍獨立精銳部隊--隆德·貝爾(Londo Bell)。

各殖民地表面上雖然服從于聯邦政府,但暗地里隱瞞了關于反聯邦勢力的情況,令本以搜尋新吉恩殘黨為目的而組建的隆德·貝爾一直徒勞無功。終于,由夏亞率領的新吉恩正式對地球聯邦宣戰。

聯邦軍為應付即將到來的戰事需要,加強了隆德·貝爾的戰斗配置,但另一方面卻將其戰斗力量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以防其發生叛亂。雖然得到一批精良的軍備補充,但出于應付日后戰事的升級,隆德·貝爾提出將動亂后封存的以高達為主的各種高性能MS解封使用的要求,但聯邦高層卻因為上述理由加以否決,只是配置由Z計劃發展出來的RGZ-91 靈格斯給予隆德·貝爾作為阿姆羅的指揮官用機使用。

雖然靈格斯繼承了Z高達的多種優點以及改善了不少技術問題,但對比起同時代機體卻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尤其是與新吉恩幾臺試作型機的交鋒后,靈格斯根本無法令阿姆羅的能力發揮出來,從而造成了雙方戰斗力的差距。于是阿姆羅惟有委托月面企業阿納海姆制造自行設計的新一代專用MS--RX-93 ν高達。

一直以來,高達在聯邦軍內都是作為一種王牌的象征。但對于阿姆羅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歸屬感,因為當年就是他駕駛著第一臺高達第一次參與戰斗而成名的,所以為自己量身訂造的新型機自然便是高達,而且在機體外型上也充滿著初代高達的影子。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阿姆羅也是面對來自夏亞的挑戰而希望擁有能與其對抗的機體。在機體結構上,阿姆羅參考了以前各高達的設計。由于從Z高達的可變式到由初代高達發展出來的ZZ高達的核心戰斗機分離式結構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所以阿姆羅決定放棄自己一貫熟悉的分離結構而重新使用一體化結構,并且出于對形勢的預測,也果斷地放棄了部分泛用的特性,以便針對宇宙戰更加發揮機體性能。基本上就是在類人型金屬骨架外表鋪設高達尼姆合金裝甲,各調節噴嘴的設置與之前的高達系列是類似的,而且推進器仍然是傳統的背包式。但在涂裝上卻一反傳統使用了黑色為身體顏色,四肢則仍是白色。

武器配置上則體現出阿姆羅本身的作戰風格,除了火神炮和光束軍刀這些必備配置外,主力武器則選用了阿納海姆引以為傲的連射式光束步槍。連射式光束槍雖然單發威力較小,但其射擊密度卻是一般光束槍所不能比擬的,被其鎖定的目標更加難以逃脫。

另外在背包的凹槽中可攜帶阿姆羅慣用的大型火箭炮,而由于背包左部設計為武器掛鉤,所以光束軍刀只剩下一把。在左手護盾上安置武器其實也是隨大流而來,為了彌補連射光束步槍威力的不足,特意在護盾內安裝了功率較大的小型光束炮。自然地,小型飛彈也少不了,而且也把另外一把光束劍放置在左臂內,這樣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這樣一來應付一般敵人是綽綽有余了,但阿姆羅自然會明白夏亞的有備而來。于是,為了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阿姆羅很自然地聯想到吉恩方面的NT專用武器--浮游炮。浮游炮的強大,阿姆羅自己親身感受過,而在現時來說,能克制浮游炮的武器也只有浮游炮本身。于是阿姆羅便提出在ν高達身上安裝浮游炮的設計。

起初阿姆羅打算用在第一次新吉恩動亂中搜集到浮游炮殘余部件,加上自己在泰坦斯強化人計劃中所作的感應系統測試的資料作藍本制造浮游炮,但始終欠缺最核心的技術。而正在此時,月神五號墜落作戰展開,阿姆羅駕駛利卡茲與夏亞正式交鋒后,擁有浮游炮的希望更加迫切。之前阿納海姆方面也提供了生化感應電腦(BIO-SYSTEM)作為替代品,但經過阿姆羅本人親自調試,發現效果仍不理想。

此時阿納海姆方面卻又突然提供了一項全新的技術--精神感應框架(psycoframe,即塞可繆框架)。安裝在ν高達身上之后,阿姆羅發現可以完全對浮游炮作出控制,但仍有不足之處。為了加強浮游炮本身的控制性能以及延長使用時間,于是阿姆羅修改了浮游炮的設計,增大了體積,并改為長板型折疊式,使用的時候兩邊折疊起來利用磁場壓力產生光束攻擊。因為全套浮游炮共六件并聯放置在機體背包左部的武器架上,就像多了一只翼,所以阿姆羅也將其定名為浮游飛翅炮(fin funnel)。而ν高達也正式成為第一臺擁有浮游炮武器的高達。

不過為何一直宣稱沒有塞可繆感應技術的阿納海姆突然會提供這種操控新型技術是阿姆羅心中一大疑問。其實正是由于新吉恩的機體都是在阿納海姆秘密制造,所以夏亞也得到了ν高達的設計圖。但在相比之下,ν高達與新吉恩幾臺高性能機的差距明顯表現出來。機動力有余卻火力不足,但運動性卻因為使用傳統高達結構所以無法得到質的提升,與夏亞預期的情況大相徑庭。這其實也與阿姆羅被長期封閉在地球有關。

在被聯邦軍軟禁的期間,阿姆羅只是粗略地接觸過幾臺新型的高達機種,其余的也只是依靠資料取得,所以只能了解幾種機體因自身結構而產生的缺點而沒能清楚其運動性和火力的優勢。夏亞卻居然將精神感應框架通過阿納海姆秘密透露給阿姆羅,令其能使用浮游炮等武器。

但精神感應框架是在已安裝生化感應裝置的基礎上加載的,負責監督ν高達制造的工程技師奧克托巴也警告阿姆羅這個系統“可能會引發未知的強大力量”。由于事態緊急之下,阿姆羅并未對整個系統作出調試便緊急出戰,間接導致凱拉·蘇的戰死。

經阿姆羅細心調整后,在實戰中發現精神感應框架因機師腦電波的反應產生異常,浮游飛翅炮竟能放出粒子造成一道光束擾亂膜抵御光束攻擊。不過稍后在與夏亞的沙扎比對戰時,ν高達的先天不足便表露無疑,無論在火力硬碰還是接近作戰,ν高達絲毫占不了便宜,反而處處被動。

畢竟命運之神再次眷顧了阿姆羅,在雙方彈藥耗盡的情況下ν高達靠著一頓拳打腳踢擊敗沙扎比,并且捕獲脫離中的夏亞的駕駛艙。最后阿姆羅以殘破的ν高達獨力阻止阿克西斯的墜落,過程中精神感應框架與二人的腦電波產生共鳴,協同人類心靈的希望之光而產生出強大的力量引領亞克西斯離開地球的重力范圍。而ν高達也伴隨著這種力量與阿姆羅和夏亞一起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RX-0 獨角獸高達

機體編號:RX-0

名稱:ユニコーンガンダム/獨角獸高達/Unicorn Gundam

型號:RX-0

類別:全感應框架型機動戰士

獨角獸模式

機師:巴納吉·林克斯

全高:19.7米(獨角獸模式)21.7米(毀滅模式)

空重:23.7噸

全重:不明

發電機出力:3480KW(獨角獸模式)

測量不能(毀滅模式)

總推力:142600KG(獨角獸模式)

測量不能(毀滅模式)

傳感器有效半徑:22000M(獨角獸模式)

毀滅模式

測量不能(毀滅模式)

裝甲材質:高達尼姆合金

特殊裝備:La+程序

NT-D

武器裝備

光束軍刀(ビームサーベル):左右手背各收納一柄,使用時一百八十度往前轉動,緊急時刻相當有用。后背的噴射背包上也有兩把內藏,在啟動毀滅模式時會升起,可拔出使用。

高出力馬格南光束槍(ビームマグナム):獨角獸的特有光束步槍,有著10MW(一百萬瓦)的功率,媲美大型戰艦的副炮,射擊只是從機體擦過也能將MS破壞。一發使用一個E-CAP(能量彈夾),相當耗能量。有著集束射擊和連射兩種模式,但動畫中并沒有描寫。同期也有極少與此光束槍威力媲美的MS攜帶武器,但并不輕便。不使用時可掛在背部,腰部后方則可掛載兩組E-CAP。

盾(シールド):裝配有小型的I-力場發生器,可發出微型I-力場,使普通光束無效化。(泛指MS級別的光束,戰艦主炮與MA主炮可能會貫通,畢竟還是小型的。)

拉普拉斯程式(Laplace Program):專用OS系統,使獨角獸高達具有通過檢測未知腦波的方式確認駕駛員為NEW-TYPE,從而逐步開啟“拉普拉斯程序”內藏資料。

Newtype-Destroyer(NT-D) System:新人類毀滅系統,可以開啟毀滅模式(Destroy Mode)

但RX-0 獨角獸高達的系統似乎并不如此,它有搭載La+(拉普拉斯程式),而獨角獸的NT-D據稱為NewType-Driver,確認駕駛員為真正的“新人類”,也能啟動毀滅模式。相信認真看過動畫的都會發現,后期并不是單純的殺戮機器。

精神感應框架(Psycho-Frame):具備腦波傳導效能的特殊合金。原理是將電腦晶片微縮至極限后,連同金屬粒子一起鑄造進MS的框架。將駕駛員的意識反映在機體動作上,兩者之間做到高度連動。駕駛員不必再“操作”機體,幾乎光靠思考便能進行控制。一般只鑄造于駕駛艙周圍,發出的光有著不同的顏色。會引發精神感應框架共振,共振可能會造成物理性的損害,也是阿克西斯沖擊的要點。

全精神感應框架(Full-Psycho-Frame):在精神感應框架的基礎上將電腦晶片鑄造進MS的全身,比起塞克繆與精神感應框架來說,擁有更好的性能,但對機師的負載也隨之增大許多。且會發出紅色的光是一種不明現象,據稱是在機體周圍集合“米諾夫斯基粒子”產生I力場,粒子能量的散發。獨角獸變身成毀滅模式的期間,米諾夫斯基粒子會高濃度聚集在身旁,可以反射光束兵器。并且全精神感應框架似乎能強行奪取對方機體的浮游炮控制權。這在與剎帝利的戰斗中得到了證實。

作為劃時代的機體,其全身活動骨架均采用精神力感應框體構成,極大程度地提高了賽克繆系統的腦波擴展能力以及NT駕駛員的機體適應及感應限界,視NT能力的程度可發揮出深不見底的性能。

獨角獸高達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安裝有被稱為“拉普拉斯程式”的特殊OS系統,以及作為隱藏底牌的“NT-D”,即所謂的 Destroy Mode(毀滅模式)。雖然Destroy Mode帶來巨大的性能提高,不過也使得駕駛員的身體與大腦的雙重負擔超乎常人想象。因此Destroy Mode的運作極限也只有5分鐘左右。一般啟動時都會開著限制器,即“獨角獸形態”。此狀態只能使用少量武器,大部分武器裝備只能在“毀滅模式”使用。

宇宙世紀0096年。在工業殖民地“工業7號”上進行了一項秘密交涉。被認為是地球聯邦政府暗中操控的“畢斯特財團”打算將把最高機密“拉普拉斯之箱”交給新吉翁的殘黨軍“帶袖的”。也就是將本機作為開啟“拉普拉斯之箱”的鑰匙交給“帶袖的”。于此同時,因為交易情況的泄露,被地球聯邦軍發現,直接導致了后者軍事介入。

戰火中,巴納吉無意中發現了獨角獸高達和畢斯特財團的第二代當家卡帝亞斯·畢斯特,被對方告知自己的身世后,接受了對方的托付,成為“RX-0 獨角獸”的機師。

隨后,一場圍繞“拉普拉斯之箱”的戰爭開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扬中市| 新乡市| 孟津县| 旌德县| 镇平县| 漳平市| 章丘市| 贵定县| 上蔡县| 益阳市| 庐江县| 邢台市| 乌苏市| 罗山县| 南开区| 商南县| 万载县| 博客| 驻马店市| 宜兰县| 扎兰屯市| 广宁县| 库伦旗| 康定县| 九台市| 仪陇县| 内乡县| 都匀市| 宾川县| 刚察县| 拜泉县| 舞钢市| 莱州市| 沾益县| 延长县| 黔南| 玛纳斯县| 乌恰县| 北流市|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