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美好的第一印象
原則2:微笑,微笑。
在紐約的一次晚宴上,一位繼承了大筆財產的女士急于給赴宴的其他客人留個好印象,于是她花大價錢買了貂皮大衣、鉆石和珍珠來打扮自己,但她的臉上寫滿了嫉妒與自私。她不了解一個眾人皆知的真理,即面部表情永遠都比身上穿的衣服更重要。
查爾斯·施瓦布告訴我,他的笑容值100萬美元。而他很可能低估了這條真理的價值,因為正是施瓦布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他非凡的成績,而他人格魅力中最令人愉悅的一點就是他極具魅力的笑容。
事實勝于雄辯。笑容表達的信息就是:“我喜歡你,你讓我感到愉悅。我很高興見到你。”這就是為什么狗都很受人歡迎,因為它們看到我們就會很高興,所以我們自然也喜歡看到它們。
嬰兒的笑容也有同樣的效果。
你是否到過醫院的候診室?那里是不是滿是面色陰郁的候診患者,他們正焦躁不安地等待護士叫號?史蒂芬·斯堡爾醫生是一位獸醫,他講過一個事例。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他的候診室里坐滿了帶寵物接種疫苗的人。候診室里特別安靜,沒有一個人講話,大家可能都在想著與其坐在那里“浪費時間”,還不如去做點別的事呢。他說:“候診室里一共有六七個人,這時一位年輕女士進來了,帶著她9個月大的孩子和一只小貓。她碰巧坐在一位等得十分不耐煩的先生身邊。接下來,女士懷里的嬰兒抬頭看了看那位先生,露出了可愛的笑容。那位先生又做了什么呢?當然了,就像你我一樣,他也對這個孩子笑了笑。很快他就和這位女士聊起了她的孩子,然后他又聊到了自己的孫子。很快,整個候診室都加入了他們的談話,無聊、緊張的氣氛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愉悅與輕松。”
“人與人之間需要一種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樣。不尊重別人感情的人,最終只會引起別人的討厭和憎恨。”
但若只是皮笑肉不笑,會不會也有這種效果呢?不,虛假的笑容騙不過任何人。我們知道這種笑容很機械,也打心眼里憎惡這種笑容。我現在講的是真正的笑容——發自內心又讓人感到溫暖的笑容,這種笑容可以讓你在商場里以便宜價格買到好東西。
來自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姆斯·麥康諾是這樣表達他對笑容的感受的,他說:“無論是從事管理工作、教學工作還是銷售工作,面帶笑容的人的工作效率總是更高,他們撫養的孩子也會更樂觀。一個笑容里所包含的信息遠比一次皺眉要多得多。這就是鼓勵式教育手段總比懲罰有效得多的原因所在。”
紐約一家大型百貨公司的人事經理跟我說,他寧愿雇用一個雖然沒有拿到畢業證書但笑起來很真誠的售貨員,也不愿意要一個有一張苦瓜臉的哲學博士。
笑容的影響力很大,而有時候這種影響是潛在的,不會立刻顯露出來。全美國的電話公司都有一個叫做“電話推銷技巧”的項目,來培訓用電話推銷服務和產品的雇員。在這個項目中,培訓人員要求學員在打電話時保持微笑,因為“笑容”會通過聲音傳遞出去。
羅伯特·克萊爾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一家公司工作,擔任計算機部門的經理。他講述了他怎樣為一個很難招到人的職位招到好員工的故事:
我想盡各種辦法去招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博士,最后我終于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年輕人身上。他馬上要從普渡大學畢業,履歷十分符合要求。在幾次電話面試之后,我了解到他也接到了其他幾家公司的入職邀請,其中好幾家公司比我們公司還大,發展前景也好。我非常高興他接受了我們的入職邀請。
在他開始工作之后,我問他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而不是其他公司。他停頓片刻,然后說:“我覺得是因為其他公司的經理給我打電話時的語氣冷淡而又例行公事,讓我覺得這不過又是一次交易。而你的聲音讓我覺得你很高興接到我的電話,你真心希望我能成為你們公司的一員。”毫無疑問,我現在接電話時依舊面帶笑容。
美國一家大橡膠公司的董事會主席曾經對我說,據他觀察,人們在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很難成功。這位產業領軍人物并不太相信“努力工作是打開理想之門的唯一一把神奇鑰匙”這句老話。他說:“我曾認識一些人,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真的趕上了做生意的好時候。后來,我發現當興趣變成工作的時候,這些人就變了,他們的生意也開始走下坡路。當他們在工作中再也找不到樂趣的時候,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如果你希望別人和你在一起時心情愉快,那你自己必須要心情愉快地接待別人。
我曾要求幾千位商界人士每時每刻都微笑待人,堅持一周,然后在課堂上匯報他們的成果。成果如何呢?我們來看看。這是威廉·斯坦哈特寫來的信,他是紐約的一位股票經紀人。他的案例并不少見,事實上,這是幾百個案例中的典型案例。
“我已經結婚18年了,”斯坦哈特先生寫道,“在這18年里,我很少對我妻子露出笑容,每天起床到出門上班這段時間里,跟她說過的話不超過二十幾個字。我就是百老匯街上那些牢騷滿腹的家伙中的一個。
“當你要求我面帶笑容講述自己的經歷時,我覺得我得花一周時間來練習。所以第二天早上梳頭的時候,我看著鏡子里的苦瓜臉對自己說:‘比爾,你得把這一臉愁容從臉上抹掉了,你得微笑,而且你現在就得開始這樣做。’在我坐下吃早餐的時候,我面帶微笑問候了妻子:‘早上好,親愛的。’
“你告訴過我她可能會大吃一驚,但是你低估了她的反應——她顯得困惑不解,十分震驚。我告訴她以后每天早上我都會問她早安,我也的確這樣做了。
“自從我的態度發生改變以來,兩個月內為我們家帶來的歡樂比去年一整年都要多。
“上班路上,我面帶笑容地對公寓的電梯操作員說早安,也笑著問候了門衛師傅。在地鐵站買票的時候,我也對負責兌換零錢的收銀員報以微笑。當我到達股票交易所的時候,我對那些此前從沒見我笑過的人笑了笑。
“很快,我就發現每個人也在對我微笑。我熱情接待那些找我抱怨和訴苦的人,我笑著傾聽他們的抱怨,然后我發現這些問題解決起來容易多了。我發現笑容可以為我帶來經濟收入,每天都有很多收益。
“我和另一個經紀人共用一間辦公室。他的助理是個很惹人喜愛的小伙子。我對微笑帶來的效果非常興奮,于是前段時間給這個小伙子講了我處理人際關系的新哲學。然后他對我說,我剛開始和他們公司的人共用一個辦公室的時候,他覺得我十分可怕,直到最近他才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笑的時候很有人情味兒。
“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地叫出來,等于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贊美。”
“同時,我也從我的字典里刪除了批評類的字眼。我現在總是欣賞和表揚他人而不是譴責和批評。我不再談論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試著去發現別人的想法。這些事情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現在的我是個完全不同的人,我變得更快樂、更充實,擁有很多朋友并感到幸福,這些才是我現在最在乎的事情。”
如果你不愿意微笑,那該怎么辦呢?有兩個辦法。第一,強迫自己露出笑容。如果你獨自一人的話,就逼著自己吹口哨。或是哼段小曲兒,或是唱歌,就好像你已經很開心了一樣。這些舉動會幫助你開心起來。下面是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對這一現象的解釋:“表面看來,行動是跟著感覺走的,但行動和感覺其實是同步的。行動更多地受意志控制,但感覺不是。我們可以通過規范行為來間接控制我們的感覺。
“因此,如果我們不再快樂了,找回快樂的最佳方式就是開心地熬夜,開心地做事、說話,就好像我們已經很快樂了一樣……”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尋找幸福,而找到幸福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控制自己的想法。幸福并不取決于外部條件,而是取決于內在想法。
“一則古老的格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貢獻出來的好與善,我們都應現在去做。不要遲緩,不要怠慢,因為你就活這么一次。””
你是否快樂,并不取決于你有什么、你是誰、你在哪里或者你在做什么,而取決于你對幸福的看法。舉個例子,兩個人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做同樣的事情,兩人的經濟實力和聲望相仿,但他們之中可能只有一個人是幸福的,而另一個可能會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個悲劇。
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我看到過許多貧苦的農民在熱帶地區辛勤勞作,他們使用的工具十分簡陋,生活也十分困苦,但他們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而在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的高檔寫字樓里,人們天天吹著空調,我所看到的幸福臉龐也絲毫不比那些熱帶農民多。
莎士比亞說:“世上之事本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人們的想法不同而已。”
林肯曾經說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想要變得多快樂就能變得多快樂。”他說得沒錯。我在紐約的長島火車站沿著樓梯向上走時,就看到過一個鮮活的例子。三四十個拄著拐杖的跛足男孩在我的正前方奮力爬樓梯,其中有個男孩還得別人幫把手才行。我被他們的歡笑聲感染了,并和他們的負責人聊起這些孩子的樂觀。那個負責人說:“的確是這樣,當一個男孩發現他將終生殘疾的時候,最開始他會震驚。但接受了這個事實之后,他就會接受命運的安排,然后變得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快樂。”
我覺得我得向這群孩子脫帽致敬。他們給我上了一課,終生難忘的一課。
在公司的封閉式辦公室里,一個人工作不僅很孤獨,而且還失去了與公司其他員工交朋友的機會。來自墨西哥的塞克拉·瑪利亞的工作性質就是如此。每次聽到公司其他同事的閑談和笑聲,她都很羨慕她們之間的友誼。在入職后的前幾周里,每次在走廊里與這些同事擦肩而過時,她都會羞澀地看向別處。
幾周之后,她對自己說:“瑪利亞,你不能指望這些女同事自己湊到你身邊來,你得出去和她們聊天。”下一次去茶水間的時候,她便帶著最燦爛的笑容問候每一個人:“嗨,你今天過得怎么樣?”效果立竿見影。人們紛紛對她報以微笑和問候,走廊里的氣氛立時融洽了許多,工作做起來也順手了。
點頭之交慢慢發展下去,有的就變成了知心好友,她的工作和生活都因此變得更加愉悅而有趣。
美國著名散文家、出版商埃爾伯特·哈伯德對此有個很好的建議。讓我們來仔細品味一下這個建議的精華,但要記住,除非你真正把這些話付諸實踐,否則,紙上談兵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每當你走出家門的時候,要下顎微收,謙恭有禮,抬頭挺胸,深呼吸;要好好感受今天的陽光,微笑著問候你的朋友,真誠地同他人握手。不要害怕被人誤解,也不要在敵人身上浪費一丁點兒時間。試著一直想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認準方向,頭也不回地大步向前。當你的腦海里始終充滿了你想做的那些美妙的事情,你就會發現,隨著時光的流逝,原來自己竟在不經意間就抓住了實現愿望的機會,就像珊瑚蟲那樣,總能在潮汐漲落間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要在腦海中勾勒出自己理想中的形象——能力十足,信心百倍,熱情洋溢,這種想法有助于你一點一點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想法的力量無窮無盡。
要保持正確的思想態度——有勇氣、坦然、快樂,因為正確的想法就相當于創造力。愿望是一切事物的源泉,但只有最虔誠的信徒才會得到上帝的眷顧。當我們堅定信念的時候,距離得到眷顧就更近了一步。下顎微收、謙恭有禮,頭才會昂得更高。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古代中國人十分聰明,他們在處世之道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智慧。中國有句古語說得好:人無笑臉休開店。這句話每個人都應該謹記。
微笑會傳達你的好意。所有看到你笑容的人都會被你的笑容點亮。對于一群愁眉不展、眉頭深鎖的郁悶的人來說,你的笑容就如同沖破云層的太陽一樣溫暖。特別是當他們正處于老板、客戶、老師、家庭的重壓之下時,一個笑容就能給予他們希望,告訴他們世界上還是有快樂的。
幾年前,紐約的一個百貨商店的管理者意識到,在圣誕節期間店內銷售人員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于是,他們在多則廣告中向讀者呈現了這樣一種樸素的哲學:
微笑的價值
它分文不取,卻價值連城。它使接受者生命豐滿,卻不會給施予者造成任何損失。它一閃而過,有時卻會讓人銘記一生。就算再富有,生活中也要擁有它;就算再貧窮,有了它也會受益無窮。在家里,它營造幸福;工作中,它帶來善意;朋友間,它彰顯友誼。它是緩解疲勞的良方,失意者的希望,悲傷者的陽光,煩心事的天然解藥。然而,無論是購買、乞討,還是賒借、偷盜都無法得到它。
因為在它被贈予他人之前,對任何人都沒有任何實際益處。在圣誕節購物期的最后一秒,如果我們的銷售人員累得無法對您微笑,能不能請您給他們一個微笑。沒有人比他們更需要這個笑容了,因為他們所有的笑容都已經奉獻給了您,一點也不剩!